身份证号码:43290119811228XXXX 天津 30045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工程实施时所使用的框架结构对最终建筑的整体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需要不断提升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框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具有很多技术问题,使得很多建筑都不符合安全标准。本文深入分析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力求能够全面提升建筑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使得用地紧张与人工密集问题日趋严重。为改善这一现状,建筑行业提出了高层化发展,这一理念,通过最小的用地,获得最大的建筑使用面积。然而,施工难度大,是当前阻碍建筑行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为此,研究人员以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其钢筋工程与模板施工的建设问题,来优化工程项目的施工控制效果。这样一来,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运用,就能以可靠性状态作用于项目开发建设,进而满足地区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内涵概述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施工基础内容,框架结构是指用梁、柱相互铰接而成的承重结构,通过梁柱之间的框架组合,来强化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可以满足建筑的承重荷载需求,并对建筑起到维护作用。结合当前建筑情况来看,工程框架是使用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诸多材料砌筑装配而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可以按照建筑类型分成单跨、多跨结构;按照框架层数可以分成单层、多层结构;按照立面结构可以分成对称、不对称结构;按照材料类别可以分为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木结构框架、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结合我国当前建筑工程需求来看,混凝土框架的使用频率最高,并且非常适用于大规模、高层建筑使用,其施工效率较高、质量非常好。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2.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结合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特点,在具体的钢筋工程施工中应该做好以下三点工作:第一,材料准备。在建筑工程现场,材料的准备十分重要。工程单位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根据框架结构的工程特点,充分准备施工材料,如,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中,要科学绑扎并固定散乱的材料,保证各个框架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避免材料堆放引发的施工隐患。第二,在钢筋工程施工中,项目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焊接准备工作,例如,在具体的钢筋焊接之前,工程人员应该按照框架结构的特点进行焊接实验,并对钢筋的批次进行严格检查,提高工程框架结构中钢筋施工的质量。第三,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中,为了提高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工程单位需要明确放样及下料的施工方案,根据实际的工程经验,进行框架结构衍架、梁等工程的设计,并按照实际工程的需求配置钢筋的收缩量,例如,在受弯构件的总长度≤24m时,需要将放样余量控制在5mm的状态,以增强框架结构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
2.2框架模板施工技术
框架模板施工中应该做到:第一,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在具体的框架结构施工中,应该根据支护模板的安装特点,确定基础性的模板安装方案。首先,在垫层施工结束后,定期测量水平轴线,并利用基础平面尺对工程暗柱进行标记,以便为支护模板的安全、稳定施工提供保障。其次,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基础侧模板安装中,施工人员需要准确掌握支护结构的垂直角度,并将各个模板的安装偏差控制在3mm以下的范围,提高框架模板施工的稳定性。第二,建筑工程的主体模板施工中,工程人员要合理控制支架上层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严格按照支模框架的标准确定模板施工方案,增强建筑工程框架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在主体模板安装中,不能拆除横纵向的水平杆。第三,在框架模板拆除中,需应该先拆除支撑结构,后拆除方木模板,避免模板拆除不合理对建筑工程框架稳定性造成影响。
2.3混凝土工程技术
混凝土原料的严格要求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前提,所以,必须要严格要求。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材料管理人员应该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查,检查材料的性质规格是否符合设计施工要求。此外,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建筑单位要严格控制。根据工程的设计和需要,混凝土的配比都是由严格规定的,不能随便进行更改,如果混凝土的配比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混凝土的硬度和体积以及凝固时间,这样就对建筑框架结构产生严重影响,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对混凝土工程的材料和施工技术应该进行严格管理。
3促进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的有效对策
3.1创新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的监管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有效地实施新的管理模式。企业自身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引进更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效地建立建设项目信息平台,建立相应的工程数据库系统,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为项目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提供有效的收入和科学的管理。同时,建立完善的项目建设工程评价体系,有效地保存和处理已完成的项目建设数据,为新项目管理提供参考和数据参考。需要考虑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现场施工的设备,提高施工效率,提高现场施工的安全性。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施工需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或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施工人员在技术过程中能够预测施工风险因素。实施,制定相应措施,有效解决问题,降低风险。风险发生概率促进建设项目的顺利发展。
3.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队伍素质建设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意义重大。一方面,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来说,在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同时,他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在制定管理制度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施工技术人员来说,在除加强技术培训外,在施工中还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最后,要明确监理责任,在市政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实施监理,要求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并负责监理工作。
3.3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
在施工建设前,施工单位给予施工人员充分的技术交流,使施工者对整个施工方法和要求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把握必要的施工流程,在施工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施工流程进行使之能够进行。通过改善和革新,促进工程顺利进行,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可以实现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要求。在实际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开展各项施工。为了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效益最大化,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各项施工技艺进行明确,全面掌控各项施工技巧,注重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全面强化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叶卫波.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江西建材,2019(2).
[2]肖鑫焱.试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名城绘,2019(4).
[3]刘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工程技术研究,2019(12).
[4]揭林.探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科学技术创新,2019(11).
[5]申程辉.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居舍,2019(11).
[6]谢奎.建筑设计中空间构成元素的应用.四川水泥,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