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策略研究 陈国伟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国伟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规模、数量的扩大及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身份证号码:13240419800214xxxx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规模、数量的扩大及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年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安全施工的管理,对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预防、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施工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旧城区改造和城市化建设的力度得到了提升,而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随着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当前新兴的建筑工程,其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快捷、高效,与传统的建筑施工最明显的不同点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在工厂内进行大量的预制作业,将完成的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是在2016年开启装配式建筑的全面推广,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且安全性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特点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低碳环保、建设效率高、绿色节能等优势,是建筑施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能够帮助建筑施工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能够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在工厂内进行装配件的制作,并按照既定设计要求,构建好内部的供暖、电力等生活必备设施,将标准化、流程化、集成化等于一体,预制构件完成后,只需将各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即可。(2)节能、环保、低碳。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垃圾。统计资料显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能够有效地减少大约85%的建筑垃圾。(3)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内部设置有保温材料,其保温效果、隔热效果以及隔声效果优于传统建筑技术,并且密闭性良好,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热损失。(4)节约建筑材料。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采用集成墙体材料,与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相比,极大地降低了钢材、混凝土、保温材料的使用量,有效地降低了建设成本。(5)节水效果显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多采用干式作业,能够减少对水的使用。
        2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当今,大部分建筑施工单位过于注重建筑项目所带来的高额经济利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管理控制重点放置在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致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细节方面的处理,为建筑物埋下了安全事故隐患,增加了安全事故频发几率,致使建筑工程施工无法顺利进行。
        2.2施工人员安全素质匮乏
        当前,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本身就没有掌握专业的安全理论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不能明确掌握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内容,导致管理人员所建立的安全施工体系存在多处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各项管理工作很难进行。同时,施工企业在建筑项目开始建设前期没有花费资金用于培养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上,施工队伍成员安全意识均比较薄弱,无法发现施工现场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显性或隐性风险,经常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时出现不合格情况。
        2.3吊装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借助大型的塔吊设备对预制构件进行吊装。在进行吊装的过程中,吊钩与预留钢筋之间是直连形式,但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由于预埋钢筋长度不够或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则极易导致脱钩现象的发生,危及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另外,吊装设备作为一大型机械设备,如果缺乏日常的维护与保养,就会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塔吊设备的操作人员如果缺乏足够的专业技能,或出现操作失误等,就容易导致吊装安全事故的发生。
        3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具体方案
        3.1做好临边防护措施。为了降低临边高处坠物
        发生概率,应将防护栏杆搭设于“四口五临边”位置,并完成安全网的围挡工作。

防护栏杆的整体结构在上杆任何处都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防护栏杆的下部应设置不低于180mm的挡脚板。另外,应沿防护栏杆长度方向刷红白间隔的油漆,悬挂醒目标志牌,充分发挥警示的作用,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高处临边作业区域,施工人员必须使用双钩安全带,并确保在移动时交替系挂在挂点上。此外,禁止上下立体交叉的作业,以及处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此类作业极易发生坠物伤人、高处坠落、机械打击等安全事故。
        3.2协调并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建筑整体施工流程进行把控,首先,在图纸设计阶段要对施工现场环境作充分的调研工作,保证施工图纸比例与实际施工尺寸的一致性,让施工图纸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其次,在施工图纸审核阶段,需要通过分析设计图纸来明确设计师各环节施工设计意图,对施工图纸中各项信息参数进行复核,尽可能避免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再其次,在施工材料质量及储存阶段,必须要选择资质证书齐全、诚信度高、价格公道的材料供应商,依据不同材料的特性调试出最佳的仓库储存条件,以此来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良好。
        3.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要根据当前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人力资源配备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管理工作中,要把这个制度进行充分的落实,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这个管理制度进行实时的调整,把各种风险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环节的监督,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严格的执行各种制度,并且要采用定责的方式,来对各个施工队伍进行管理。尤其是一些特种作业工种,比如上文中提到过的带电作业和高空作业等,要对他们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工作风险。
        3.4加强处理事故的能力和管理施工技术
        安全检查的任务是消除施工中的危险因素,通过检查可及时修灭危险因素,保证施工安全。在建筑施工中,技术施工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安全,因此需要充分重视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内容包括房倒塌,高空坠落等,针对施工强度大和危险性强的项目,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保证建筑安全设备和工艺。在此时期需要严格把控施工设备和工艺,淘汰落后的设备,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若想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人员需要确保电工按照总平面布置电缆、电源开关等。
        3.5基于BIM的施工安全管理应用
        模块设计与应用。其一,基于BIM的施工场地布置。要创建BIM场地布置模型,合理规划施工场地交通路线、机械设备停放及行进方式、预制构件堆放及运输、临时设施等,进行施工场地布置的动态漫游模拟,准确表达施工时间和空间的需求,避免施工时间与空间的冲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其二,基于BIM的施工方案优化。采用BIM进行预制构件生产设计图纸的深化设计和优化,进行预制构件施工过程的模拟和方案优选,确定最佳施工方案。其三,基于BIM的安全教育培训。要以BIM安全信息模型和VR技术为依托,构建基于BIM的安全教育培训平台,利用VR技术创建逼真的三维施工场景,通过三维漫游、安全知识可视化增强员工的“安全体验式”观念。其四,基于BIM的安全应急疏散。可以利用BIM安全信息模型进行虚拟场景的建筑表达,实现可视化的应急疏散模拟,设置应急疏散模拟参数、疏散区域和疏散路径,确定优化的安全应急疏散方案。
        结语
        总而言之,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下,建筑工程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安全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给予高度的认识,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做出改变,制定一个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崔剑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2]李浩,马文文,董润萍,戴承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解析[J].城市住宅,2018,25(10):123-126.
        [3]廖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初探[J].居舍,2018(22):163-164.
        [4]张建.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5(08).
        [5]黎利红.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及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