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 法以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2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均实施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肺栓塞、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椎体低粘度PMMA注射量如下所示:PVP 注射量是3.17±2.09ml,Sky成型器注射量是2.51±2.72ml,冠龙球囊注射量是3.71±2.89ml。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疼痛评分是5.47±1.29分,术后2周疼痛评分是2.12±0.79分,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是1.54±0.37分。术后2周、1个月疼痛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愈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为临床常见骨科疾病,前驱动力引起椎体前伴部分压缩变形,表现为活动受限、腰部疼痛等[1]。临床在治疗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常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本文将以2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2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所有患者中,男、女各11例与9例,年龄为71-84岁,年龄平均值为(78.81±2.25)岁;受伤到手术时间为9-143天,平均时间为(65.27±18.94)天。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损伤,熟知本次研究,并自愿参加。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实施局麻操作,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体位,在透视定位下,确定进针点,术前,使用C 臂机透视定位椎弓根影,一般情况下,进针点在正位透视影像中椎弓根外侧缘外侧。侧位透视状态下,对穿刺针方向进行调整,与病变椎体的中线保持一致,且具有一定内倾角,确保骨水泥在椎体中央分布,弥散至两侧。在PKP治疗中,进针到椎体1/2处,球囊扩散,将椎体高度撑起。骨水泥在拉丝时,侧位透视引导下,缓慢推注至椎体,若存在明显渗漏时,需停止注射;在多次透视下,骨水泥向椎体中推入,直到分布满意为止。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实施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肺栓塞、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椎体低粘度PMMA注射量如下所示:PVP 注射量是3.17±2.09ml,Sky成型器注射量是2.51±2.72ml,冠龙球囊注射量是3.71±2.89ml。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疼痛评分是5.47±1.29分,术后2周疼痛评分是2.12±0.79分,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是1.54±0.37分。术后2周、1个月疼痛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3 讨论
胸腰椎压缩骨折为临床常见疾病,可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绝对卧床休息、肌肉功能锻炼等,具有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其治疗效果受到一定限制[2]。
胸腰椎压缩骨折在治疗前,需使用影像学诊断,明确疾病,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陈旧性骨折患者再发新鲜骨折,使用X线片可见伤椎前缘伴随开合现象,使用MRI诊断中STIM抑脂像、T2加权像诊断可见高信号透亮带,部分患者难以判断正常椎弓、伴发侧弯、椎体严重变形等,穿刺难度增加,为手术治疗难点[3]。
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技巧与策略如下所示:首先,明确治疗目标。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快速止痛、避免卧床引起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实施PVP快速止痛与早期恢复已在临床达到共识,为医护人员青睐的治疗方案。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可将此理念与目标灌输给患者及家属,确保其理解医护人员,并树立自信心。在术前,需向患者讲述术前手法复位重要性,重症高龄患者无需进行复位。其次,对明确患者的手术方案。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第一选择术式为PVP或PKP,以及双侧穿刺、单次穿刺。在PVP术式与PKP术式的选择中,以往研究指出,SF-36评分、ODI评分与疗效无明显差异性。与单侧穿刺相比,双侧穿刺骨水泥注入量增多,具有降低渗漏率等优点,但手术时间延长。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随着手术时间延长,风险将逐渐增加,因此,该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采用单侧穿刺治疗,节省时间,有效止痛,改善肺功能,促进患者恢复。本次研究结果可见,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肺栓塞、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椎体低粘度PMMA注射量如下所示:PVP 注射量是3.17±2.09ml,Sky成型器注射量是2.51±2.72ml,冠龙球囊注射量是3.71±2.89ml。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疼痛评分是5.47±1.29分,术后2周疼痛评分是2.12±0.79分,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是1.54±0.37分。术后2周、1个月疼痛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所述,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愈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邓红妹,罗艳.临床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20,26(17):41-44.
[2]陈平,陈海云,杨伟铭.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4):511-511,512.
[3]王亚洲,麻文谦.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0例临床疗效[J].安徽医药,2020,24(6):1187-1191.
[4]卓左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20,(7):125.
[5]邓书洲.弯角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9,40(5):64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