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工程加以建设,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也会更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要不断地完善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因为在目前的园林施工技术中还存一些弊端,所以对园林施工技术的逐步完善是园林工程施工工程迫在眉睫的事情。
关键词:园林工程;建设;施工技术
引言
园林工程对城市绿化、生态环境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园林工程具有特殊性,不仅要做好施工工作,也要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施工单位应将施工、养护管理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升园林工程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1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园林施工团队素质偏低
目前,在园林施工团队中,施工人员趋于多数是农民工,所以在对园林施工过程中,不免会存在大量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这部分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方面都严重偏低,他们大都没有经过一定的专业技术培养,所以才会使在园林施工过程中不具备专业方面的素养。这样的园林施工势必会导致园林施工的质量得不到基本保障,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一定不好的影响。不仅如此,由于园林施工团队在各方面都是处于不专业的情况,尤其是在园林施工管理过程中,会因为园林施工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非常容易导致园林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会严格遵守有关的管理制度,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表现出涣散的态度,再加上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施工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难度被无形的增加了,最终使园林施工质量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从而给园林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
1.2绿化植物重视度不足
在景观园林施工中,对绿色植物重视不足,是园林施工和养护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少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对植物认知了解不足,难以对其好坏进行辨别。对于植物栽植常常采取单一的方式,没有区别对待特殊植物,栽植技术和相关标准不相符,使得植物栽植一段时间后出现枯萎、死亡等问题,影响后期养护管理质量,使得工程施工成本不断增加。施工人员对于植物缺乏细致处理,很多细节问题并没有注意,使得养护管理内容不够全面。
1.3园林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没有很好的协调
在对园林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与风景园林的设计单位做好相关的沟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对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将风景园林设计师所设计的内涵进行充分表达。但在实际的园林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并没有与风景园林设计师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园林工程的施工人员不能对风景园林设计师所设计的园林工程内涵有准确的理解,造成在对园林施工后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标准,因此这样就一定会导致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严重不达标。
2园林工程建设现场施工技术
2.1施工测量技术
精准的测量技术是园林设计与施工最重要的保障之一。以往,施工人员均采用人力测量,工作效率并不高,测量精度也不准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为测量数据与实际不符造成设计修改和施工方案更改。现在都采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如红外测距仪等,对施工场地进行精确测量,为园林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提升园林设计的合理性,施工团队也可根据场地数据设计出较好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现在主要采用全站仪测量、GPS放样法进行测量,保证测量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
2.2树苗运输
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园林绿化工程所需树苗,主要是在郊区、农村、山区等地进行育苗。根据施工要求处理树苗,并及时运输到对应城市进行栽种。树苗运输工作至关重要,若没有严格管理树苗运输,导致树苗丢失原土或长时间受到阳光曝晒,会降低树苗活性,最终会直接影响园林树木成活率。为此,运输树苗时,必须严格控制每道运输工序,保障树苗运输工作的安全性。
挖取树苗时,需用原土包裹树苗根部,避免树苗根部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原土的包裹可以为树苗根部输出一定营养,避免树苗快速死亡。运输树苗时,需根据树苗大小控制车辆运输密度,避免树苗堆积影响到树苗活性。如对乔木树苗进行运输管理时,可采取定点防线处理,以保证树苗运输工作质量与安全。
2.3树穴的挖掘技术
树穴的挖掘作为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它的技术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行业的规则直接关系到园林工程的整个工程质量。树穴的挖掘技术是提高以栽树木成活的最基本的条件,挖掘工人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植被的特性,根系的深度以及耕地土壤的条件和生存条件来决定树穴的深度以及宽度等。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开挖树穴的季节和时间,比如说乔木适合在春季进行移栽,那么树穴也应该在春季进行挖掘。
2.4栽植、养护要点
第一,施工人员要选择优秀树种。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区位因素选择适合种植的树木,确保苗木的成活率。
第二,施工人员要选择正确的栽种方法。要了解每一种苗木的生长特征与适应性,科学栽植。
第三,施工人员必须做好苗木养护管理工作。要想提高园林绿化水平,仅依靠栽植多种类型的树木是不够的,必须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定期施肥、浇水、驱虫、剪枝。可以对成活率较低的苗木进行动态监测,提高树木的养护工作效率。
3园林工程建设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3.1合理规划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是园林施工、养护的重要依据。在设计方案中充分体现出施工、养护结合要求,发挥两者结合要求的导向作用,规范、约束参建单位的行为,确保园林施工、养护工作实现有效结合。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天气、气候、地质、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做好不同绿植的合理搭配工作,优化绿植规划设计。施工单位依据绿植规划,明确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标准,后期根据绿植特性、气候及地质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优化养护人员配置。同时,注重设计论证活动开展,邀请施工、监理、运维等单位参与其中,研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提出可行的优化、调整方案,保证施工和养护工作有效结合,提高园林工程建设质量。施工单位可从经济性、可行性角度出发,分析工程施工技术条件、资金条件,优化施工方案设计。
3.2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通常情况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团队的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缺少专业的苗木栽植和养护经验,其中大多数人都没有经过系统培训。这成为阻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水平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对此,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施工人员的培训。定期针对施工团队内的人员进行培训,除了让他们掌握不同品种苗木的栽植与养护技术,也要及时更新培训内容,传授新知识,让他们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另外,还要培养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操作,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责任心,用心照料每一株苗木,对于苗木的生长情况给予更多关注。
3.3健全施工、养护监督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园林施工、养护管理质量,保证施工、养护管理工作能有效落实,相关单位应健全施工、养护监督机制。选择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作业人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指导,及时处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构建完善的责任机制,保证责任制度的贯彻落实,将施工、养护管理目标落实到个人,严格执行追责制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施工、养护管理质量,减少施工、养护工作的交叉、重复、遗漏问题,确保施工、养护管理工作规范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工程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取决于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否得当,通过对园林工程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使园林工程的质量有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阿丽.新时期施工新工艺在园林施工中的实践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1):74-75.
[2]马建新,刘静.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0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