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快,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改善,关于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目前的房屋建设也开始逐渐应用起来了许多的先进科技,例如充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但可以使施工整体成本有效降低,而且还能从一定程度上为工程增添效益,进而提升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和保障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但尽管如此,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多,在混凝土施工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更严重的还会对施工整体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这就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达到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目前,建筑工程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是采用水、无机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等)、粗细骨料和各类外加剂、掺合料等按照对应的比例,通过量重以后拌制而成进入可出售状态的拌合物,用泵车把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场地中,汽车泵或地泵输送进入操作层。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应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开始,直至混凝土浇筑、养护完成,细腻的施工技术、合理的施工工艺,先进的管理措施均有利于提高其施工质量。
1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概述
作为结构工程当中的主要材料之一,混凝土的承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就整个混凝土建设来讲,强度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为水泥、骨料、水以及外加剂等。在实际建设期间,混凝土的强度和水泥质量有着很大的联系,二者之间呈正比的关系,水泥强度越大的话,混凝土的强度自然也就越高。再者,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必须要确保用水干净,防止出现使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等情况,有效防止因为水质的原因而导致混凝土强度和质量下降的现象。并且,混凝土对砂石的纯度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其物理特性,尽可能的将其所含杂质降到最低。
2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材料质量和整体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好施工材料的质量,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这是必备材料,施工人员要充分结合施工要求合理的选择水泥类型,确保水泥质量达标,同时要确保水泥价格合理,避免增加成本支出。其次,骨料也是建筑混凝土施工必备材料,施工人员在选择骨料的时候也要确保满足施工要求。在建筑施工中,选择使用天然、人工骨料均可。最后,在建筑混凝土施工整个过程当中,对于水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但是这却是最易于忽视的因素,导致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施工人员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要确保水质达标,对水的PH值、硫酸盐含量等进行有效的检测,确保满足应用标准,禁止直接使用海水以及其他未经处理的水,保障建筑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
2.2混凝土拌合
将混凝土原材料准备好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搅拌,尽管施工人员从事过无数次的搅拌工作,且积累了丰富的搅拌经验,但是在进行混凝土搅拌中,由于原材料对混凝土施工特性有深刻影响,因此不能按照施工人员的经验随意对原材料进行配对,而是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和顺序进行配料。为了达到混凝土拌合工作的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对混凝土搅拌材料进行取样分析;其次,合理设计出拌合物的配对比例;再次,进行少量混凝土适配工作;最后,将达到质量标准和施工要求的材料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上述四个过程不仅有利于避免错配和少配问题的出现,而且有利于提高混凝土配对效果。
2.3混凝土运输
作为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环节——混凝土运输,其不仅需要施工人员从观念上引起重视,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解决。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不同,采用的运输方式也有显著的不同。尤其是混凝土运输,不可掉以轻心,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的运输方式大概有以下三种,分别为小型翻斗车、提升架和手推车等。而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有效的运输方式为小型翻斗车。在使用小型翻斗车运输混凝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方面,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问题,运输中一定要保持混凝土的均匀;另一方面,为了使混凝土保持良好的状态,运输时间不可过长,最好在其初凝前就用到施工中。
2.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作为建筑混凝土施工重要环节,认真做好浇筑控制工作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基于此,要想更好的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便的工作:首先,要及时的使用泵送混凝土,严格按照指定路线输送混凝土,确保标高都达标,并及时进行整平压光。与此同时,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因此在应用户籍凝土的时候,要借助振动棒做好捣实工作,避免混凝土出现过渡疏松的问题,避免出现是渗漏现象。在振捣混凝土的时候,要合理的控制好振捣频率。除此之外,在浇筑的时候最好保持连续浇筑的原则,这也是降低建筑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问题的重要举措。
2.5测温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受到温度应力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等现象。因此要想更好的保障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重视起测温工作。测温工作的开展,应在晴朗天气下进行,然后利用测温仪器测量将混凝土施工现场温度,了解掌握施工环境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下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据热工计算,混凝土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差应控制在≤25°左右最为适宜。完成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及时的在表面覆盖塑料膜,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要及时的进行蓄水养护,避免内外温差到出现温度裂缝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现场温度实际测量情况展开工作,温差>25°的情况下,应及时覆盖岩棉被等保温材料,避免出现裂缝。与此同时,要设置专人测量施工现场日温,并及时的将测量数据上报给管理人员,进而制定针对性的下施工方案。在完成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时候后,也要及时的覆盖塑料薄膜,避免日晒导致混凝土变形以及裂缝的出现。
2.6混凝土养护及修补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混凝土会自我伸缩,在这期间混凝土中的水分快速挥发,水分挥发后混凝土结构就凝固在一起,及时的进行养护能够更好的保障质量。具体来说,在浇筑完成后,需要将一层薄膜敷设在混凝土上,防护时间为2周,然后定期做好洒水工作,以3~6次最为适宜,待到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即可撤掉薄膜。除此之外,在拆模的时候如果发现建筑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了裂缝、沟壑等问题,施工人员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好修补工作,提升建筑整体施工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属于尤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在其整体应用环节,我们也要严格地按照有关的规章制度展开施工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展开分层浇筑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确保钢筋搭接整体质量,进而在建筑中确保做到能够真正地提升建筑主使用房屋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卞卫平.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农家参谋,2020(9):106.
[2]陈本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建材与装饰,2020(11):19~20.
[3]巫升华.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20(3):113+115.
[4]吕斌.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