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施工基础内容,框架结构是指用梁、柱相互铰接而成的承重结构,通过梁柱之间的框架组合,来强化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建筑框架结构是由纵梁、横梁、柱组成的,在建筑框架结构施工中,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材料。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工程项目建设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框架主体结构施工质量会对整个项目建设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亟需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必须要进行有效的革新,以此满足当前新的发展环境和要求,为建筑工程领域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内涵概述
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会对建筑工程质量带来重要的影响。对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工艺进行创新,是建筑行业稳步发展一直坚守的目标。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可以满足建筑的承重荷载需求,并对建筑起到维护作用。结合当前建筑情况来看,工程框架是使用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诸多材料砌筑装配而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可以按照建筑类型分成单跨、多跨结构;按照框架层数可以分成单层、多层结构;按照立面结构可以分成对称、不对称结构;按照材料类别可以分为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木结构框架、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结合我国当前建筑工程需求来看,混凝土框架的使用频率最高,并且非常适用于大规模、高层建筑使用,其施工效率较高、质量非常好。
2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施工的具体特点
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施工的具体特点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针对实际建筑当前的框架结构,逐渐向高层、超高层不断发展,而这使得建筑物的竖向构件不断增加,会使得建筑的框架结构需要承受的重力以及荷载也会变大。想要保障建筑物整体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达到标准要求,那么就应制定大尺寸柱体来作为主要的支撑,而且墙体强度也应进一步提升,这也给框架结构技术带来更多的要求。因此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明确增强构建稳定性以及抗压能力的重要性,主要就是强化地震荷载以及风荷载等工作。而且想要增强建筑物质量,就应制定完善的钢架支撑的系统,而针对这一系统虽然没有具体设计要求以及标准,也没有对柱体、横梁等特殊要求,可是在开展高层建筑施工时,也要重视抗剪力问题,结构具体布局以及材料应用等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达到标准要求,才能为增强建筑质量提供保障。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3.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之一是钢筋工程施工技术。结合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特点,在具体的钢筋工程施工中应该做好以下三点工作:第一,材料准备。在建筑工程现场,材料的准备十分重要。工程单位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根据框架结构的工程特点,充分准备施工材料,如,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中,要科学绑扎并固定散乱的材料,保证各个框架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避免材料堆放引发的施工隐患。第二,在钢筋工程施工中,项目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焊接准备工作,例如,在具体的钢筋焊接之前,工程人员应该按照框架结构的特点进行焊接实验,并对钢筋的批次进行严格检查,提高工程框架结构中钢筋施工的质量。第三,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中,为了提高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工程单位需要明确放样及下料的施工方案,根据实际的工程经验,进行框架结构衍架、梁等工程的设计,并按照实际工程的需求配置钢筋的收缩量,例如,在受弯构件的总长度≤24m时,需要将放样余量控制在5mm的状态,以增强框架结构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
3.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之二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也是框架结构施工重要的工序。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首先必须精心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是公的需要,严格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必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而且,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施工技术人员还必须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合理配置混凝土材料的比重,避免因材料配合比失误,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与和易性。但这样也会导致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发生一定的上浮,并且还可能导致用水量出现一定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混凝土体积的变化率。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配合时,必须严格把控材料的配合比,严格控制水泥的使用量,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与和易性,保证施工的质量。在配置好混凝土以后,就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了。在浇筑环节,施工单位必须综合考虑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准备,以保证浇筑的质量。当完成浇筑后,施工人员还必须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混凝土的养护,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3.3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之三是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模板工程施工存在三个阶段,分别是安装模板阶段、主体结构模板施工阶段、模板拆除阶段。a.安装模板。在模板安装时,应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定好模板安装的位置,应确保模板安装稳定性,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出现错位现象。在开展模板安装之前,还应该通过一些措施进行模板测量,切实保障模板安装尺寸的精准性。将支柱进行固定,对模板进行精准定位。b.主体结构模板施工。在此环节施工阶段需要完全掌握立杆施工技术,合理保障安装质量和安装的稳定性,实现模板支撑效果。在模板安装完毕之后,实施模板主体结构施工,并且对每一道施工工序严格检查,保障主体结构模板施工的实际质量。c.拆除模板。为了确保模板的支撑性作用,在拆除模板时切忌出现破坏结构主体的现象,力度要轻,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划伤损害甚至倒塌,将拆除后的模板放置到安全区域内。
3.4内隔墙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之四是内隔墙施工技术。在设置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内隔墙时,应注意避免对基础墙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应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美观度。在内隔墙施工中,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内隔墙施工方式便捷,但是很多业主对于内隔墙施工质量和美观度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需保证内隔墙规划设计位置合理性,并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第二,在选用内隔墙施工材料时,可采用空心砌块,不但能够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而且经济效益比较好。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可以实现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要求。在实际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开展各项施工。为了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效益最大化,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各项施工技艺进行明确,全面掌控各项施工技巧,注重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全面强化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肖鑫焱.试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名城绘,2019(4):364.
[2]刘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26-27.
[3]揭林.探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7,36(11):226.
[4]段兆慧.预制轻骨料混凝土型钢组合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