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预结算中的问题与审核方式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5月13期   作者:梁骏业
[导读] 本文结合当前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如何优化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的促进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如何优化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的促进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问题;审核方式
1   工程造价中预结算审核的主要问题
1.1   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
        在定额中材料的价格有明确规定,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应按照实际价格展开调整,这一过程为预结算审核中材料调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审核过程中,施工方通常使用不同的材料以次充好,调差过程按照高品质材料价格进行。例如审核环节能够发现部分铝合金型材、PE 管等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标准材料之间存在质量偏差,使用轻质钢材以及薄型 PE 管充当质量好的材料。这种偷工减料的行为不但会增加工程造价,而且威胁工程质量,严重时还可产生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在预结算审核过程中,还存在项目变更或者缩减等情况,但是施工方确选择隐瞒不上报,导致工程出现项目减少,而造价不减少的现象。
1.2   巧立名目,签证过程缺乏监督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以赶工为接口,巧立名目,目的是提高施工费用,索要高价,此时若是缺乏严格的审核,就会导致造价增加。与此同时,工程产生的设计变更也是增加造价的影响因素之一。发生变更时或是设计本身存在问题,亦或是建设方考虑不全面,
也可能是设计方联合施工方故意而为之。当工程产生设计变更的时候,此时施工方可能产生非必要的增减,导致工程造价增加。针对以上巧立名目引发的审核问题,需要及时收集和工程相关的各项资料,掌握工程建设过程实际情况,才能保证预结算审核工作质量。除此之外,在签证现场还存在记录不完善的问题,特别是在隐蔽工程记录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现场签证仅由代表人全权负责。此时施工方可能使用各种手段买通代表人使其在不合格的工程上签字,后期造成质量问题,影响工程造价。对此,需要强化监督,规范现场签证流程。
1.3   审核方法选用不当
        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预结算审核包括工程量、各项费用以及定额单价等审核内容。不同的审核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在审核环节如果方法的选取不科学。就会导致审核效果不理想,影响审核质量。审核人员对全面审核、对比审核、重点审核等方法的适用范围不明确,
难以对找出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建材被过度消耗,最终导致审核效果不理想。对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审核重点,合理选取审核方式。
2  工程造价预结算采用的主要审核方式
(一)全面审核法
        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提供的要求,细分工程造价预结算中的每条项目,并且对细分后的每一条细目进行综合检查和全面审查,这就是全面审核的方式。对于工程规模偏小或是结构比较简单的工程来说,尤其针对一些由集体所有制企业承建的工程,全面审核法是比较适合的审核方式,由集体所有制企业承建的工程,其选用的审核方式,一般都和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方式相吻合。
(二)重点审核法
        通过对施工图中要求的明确和确认,以施工图要求为重点制定相应的高效审核方法,就是重点审核法。重点审核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突出重点,大大提高审查效率,被许多工程企业广泛应用,是主要的审查方式之一。不过重点审查法中,需要重点审查的内容较多,还存在工程量大、补充定额的特点。
(三)对比审核法
        工程行业中各个工程的建设用途,以及建设构造各不相同,不过在造价预结算方面,却存在着过程相似的情况,所以造价预结算工作人员要根据各工程的不同,以总体造价预算为基础,挖掘整理造价特点,总结造价规律,将建筑工程项目的标准进行制定和完善,这在造价预结算审核结果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般来说,对比审核法分为定额配比和单方造价等很多种方法,比如定额配比法,在工程项目中,对费用进行按比例划分进行使用,是传统的方式,但是可以起有效控制成本的作用。


(四)分组计算审核法
        分组计算审核是在工程项目中,分出若干分组,以同组数据为标准,对照其它小组数据进行审查工作,具有工作量小、审核速度快的优势特点。具体的工作模式是按照一定的关联对若干个小组进行编组,以同组中相似或相同的基数为标准进行对其它小组的审查工作,准确地判断出工程小组的工程量。分组方式可以参考将楼板体积、底层建筑面积、地面面层划分成一组,计算出底层建筑面积,以此为基数计算其它工程量。
3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的措施
3.1 控制人工费
        (1)要选择优质的分包队伍,力争做到高效、灵活引进外部施工队伍。加大内部骨干队伍的建设,维持施工现场队伍的相对稳定,按照工程特征及施工进度计划,科学配置劳动力,规避重复用工,减少人工费超支等情况。
        (2)加强零星用工的控制,尽可能把零星用工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内容包含到分包合同单价内。针对无法计入分包合同中的情况,应加大零星用工数量的控制,结算时应层层把关后方可确认。针对无产值零星用工的控制工作,项目经理一定要亲自把关、审核、签字确认,一定要做到派工明确,并清晰注明具体部位与派工人数等,作为零星用工结算的依据。
3.2 加强材料的审核力度
        (1)针对与工程材料价格相关的材料,要做到及时采集与整理。众所周知,材料价格数据库是材料价格审核工作的基础。为确保材料审核工作的高效性,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要求工程施工阶段,一定要要求有关人员调动所有有利因素了解、掌握材料单价信息动态情况,从最基础环节促进材料预结算审核工作的科学推进。
        (2)针对材料的定额价、市场价及材差调整等情况,一定要以最严谨的工作态度落实审核工作,尽量将材料成本管理利润最大化。
3.3 做好工程量的准确计算
        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量计算流程复杂、涉及的内容繁多,在审核阶段发现实际量与预算量存在较大出入时,则应快速派遣有关人员与施工现场负责人交流、商议确定。计算工程量阶段应重点落实如下两项内容:
        ①维持工程量核算口径的统一性,即要求施工图纸所反映的项目与计量规则内项目维持统一。
        ②严格按照国标要求完成工程量的计算工作,力争将漏算、错算、少算等情况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
3.4 加强合同与变更的管理
        首先,项目施工阶段,通过劳务招标选定好劳务分包方以后,要求在签订劳务分包合同的前 3d 中,分包方务必将履约保证金提交给项目部,这是应对履约阶段各种风险问题的有效控制措施之一,进而维护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并严格秉持“一合同一缴纳”的规则,在上个项目未竣工时,对应的履约保证金不可以转移到下一个项目中。其次,加大合同条款与招投标文件的管理。工程施工阶段要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注意合同内容与实际施工的匹配度,并要求施工方严格遵照工程合同内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定额、取费标准等[4]。最后,相关单位应积极参与到工程施工阶段,认真审核工程施工内容、设计变更等工作。
结束语
        鉴于以上的简单阐述,不难看出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更多的问题需要建筑工程各方在实际施工中积极发现和解决。而对于审核的方法,从专业角度看不是问题,但是涉及到建筑企业各方的根本利益而言,还需要更多的参与者,依靠自身的实际经验和各种合理的方法进行有意义的审核,从而保证工程造价预结算所处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预结算的审核探析[J].楚伟婷,熊宇璟.住宅与房地产.2019(33)
[2]房建工程造价预结算问题及审核思路探讨[J].安源霞.住宅与房地产.2019(34)
[3]房建工程造价预结算问题及其审核探析[J].许雯玲.决策探索(中).2020(03)
[4]做好工程造价中预结算控制的有效措施[J].赵庆忠.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9)
[5]建筑工程施工预结算工作问题及应对[J].陈国凤.低碳世界.2017(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