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5月第13期   作者:谭平礼
[导读] 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管理是企业看中的管理活动, 是企业能够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飞速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但同时,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也日渐显现,出现“楼脆脆”等负面新闻,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外观和功能等方面,更看重的是质量。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管理是企业看中的管理活动, 是企业能够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施工人员;材料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阶段流程, 本文主要从施工项目前期、中期和后期来分析质量控制的原则, 提出影响质量的控制措施, 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
        一、施工项目前期质量控制
        1、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计划,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根据工程前期的立项批复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明确项目建设的功能和用途,并对此制定详细的质量目标、保证计划和措施,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要严格制定详细的质量目标,并均要全面实行到位管理。在实施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中要加强对建筑质量的检查, 其检查结果要实行逐一定量分析并得出结论和经验, 而后转化成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还要综合公司现有资源成立由项目经理统一领导的项目经理部,由项目总工程师协调负责工程的施工质量等各方面工作,同时应设置专门的技术和质检等部门,具体负责和落实施工过程中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以便将质量责任层层落实。
        2、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和施工工作人员资质审查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图纸是核心,能否完全按照图纸施工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图纸会审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并更正图纸中的差错及时纠正图纸中可有可无的施工项目,对施工不方便的内容进行商榷更正,对施工时无法明确的设计意图进行补充修改。图纸会审的重点主要是看设计内容及项目能否符合施工技术要求,如确实需要有特殊技术的施工要求时,技术上能否满足并保证安全施工,施工后达到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规定或要求的施工材料品种和规格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市场上是否有多家供应商;水电安装水暖等各专业之间配合及交叉部分有无重大矛盾。现场踏勘后,还要看现场实际情况是否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原有管口相对位置、标高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等。图纸会审的结果要经建设(监理)、施工、设计三方商谈并形成会议纪要文件,由设计单位修改,建设(监理) 单位向施工单位签发联系单才有效[1]。
        项目主要负责人要审查其证件,是否具备该项目要求的专业资质等级,是否与投标阶段一致等,对于施工单位和现场劳务人员,均应满足持证上岗和具备安全保护措施。对所有的参与施工的人员要提前进行上岗培训,包括质量检查、施工技术、安全防范(专业的三级安全教育)等专业知识及防护知识,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方案,并对施工采购材料进行严格审核
        在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图纸、项目建设地点、质量目标要编制项目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具体分项工程实施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指导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施工单位对拟建工程从施工准备阶段到竣工完成的项目组织、技术配备、经济指标、人员安排、机械设备安排、管理系统等的综合性文件,是现场施工活动实行科学施工管理的一个总体性纲领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施工条件,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等进行编制的。对工作人员、资金、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安排,以便更好地做好工程的施工工作[2]。
        施工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用于施工的材料质量是决定总体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倘若提供施工的材料质量达不到相关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 那么工程质量就不可能合格。

施工材料在前期的控制主要体现在采购方面,一定要按照图纸和规范等要求来采购符合建筑标准的材料,同时也要加强材料进场的检查验收, 对于采购的材料还要进行试验,做到不合规的材料严格拒收的标准,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及构配件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经现场建设单位监理检查抽样, 送试验室复试, 凡未经过检验和验证为不合格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不得投入使用。
        二、施工项目中期质量控制
        1、施工工序中的质量控制
        每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都是经过千万道施工工序交错进行而成,这些施工工序有关联、制约的关系,所以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能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如果上一道工序存在着问题或者安全隐患,那么下一道工序就不能顺利进行,从而也会影响着整个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应该对每一道工序实行严格监控制度,每完成一道工序,都要进行自检和他检,然后由现场质检员进行专业审查验收,确保没有问题后记入档案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
        隐蔽工程通常为存在安全隐患最多的环节,因其完成后均被其他构筑物掩盖,无法核查其是否满足标准,如有差错将直接影响建筑物安全性,因此在这一环节应加大监管的力度。隐蔽工程通常为结构工程。隐蔽工程验收档案既记录了施工过程,又是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着工程总体造价。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验收隐蔽工程,认真做好验收记录和现场签证工作,可以给竣工结算提供准确的依据 [3]。例如: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结束,进行验槽时,应先检验基槽土质、深度、宽度等各种数据,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的要求后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及有关人员签字确认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再例如,对钢筋混凝土隐蔽前的验收,要对照设计图纸详细检查,对钢筋进行抽样强度试验,核对钢筋的品种、规格、焊接和绑扎长度位置等,满足图纸和设计要求;在浇捣混凝土前,应对已布设好的钢筋进行检查,有变位应及时进行了校正等[4]。
        3、加强对现场设计变更和签证的质量管理
        由于地质条件、自然环境、现场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部分工程都会出现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情况,这些对工程的质量和造价等方面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现场发生的变更,如需要设计修改,应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人员共同协商,必要时还需要勘察单位,协商一致在对建筑的质量和功能等不影响的前提下可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均需签字盖章确认并归入施工档案。
        三、施工项目后期质量控制
        后期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 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各方参加的竣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竣工确认,填写竣工验收报告和工程质量验收表;对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应填入《工程竣工预验收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记录表》中,并责令限期整改,直至满足竣工验收条件为止;?全部做好记录并归入施工档案,至此建筑物可移交给建设单位投入使用。
        结束语:
        一个工程项目应该贯穿项目前期、中期、后期这三个阶段的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学习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创新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建立健全施工技术和质量意识教育制度,改进施工工艺,完善培训内容,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实现创建优质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唐献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9,06.
        [2] 秦波.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浅析[J].陕西建筑,2008,11.
        [3] 薛建.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