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5月第13期   作者:汪宁
[导读] 地基基础工程是整个房屋建筑中最主要的工程,也是确保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一般按照相应地质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施工方式。
        【摘 要】地基基础工程是整个房屋建筑中最主要的工程,也是确保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一般按照相应地质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施工方式。在地勘过程中,并不能对拟建建筑所有的地基均做勘探,只是定点取样。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复杂度较高,各种施工方案均不一而足。本文结合从简单的方案入手,简要地探讨了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以期与同行业者共同学习。
【关键词】房屋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点?
        中国幅员广阔,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对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处理以及工程施工增加了难度,提出了大量且复杂的技术难题。由于地基基础设计或施工方案不当而导致房裂屋倒,导致严重损失的实例时有发生,所造成工程建设中的恶性的巨额浪费确实惊人。?一定程度上讲,建设工程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地基基础出现质量事故问题往往是无法弥补的。不管是选择场地、勘察设计,还是施工质量问题,地基基础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往往会引起地基失稳,建设工程整体结构的破坏,是建设工程致命性、毁灭性的重大质量事故,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地基基础承受上部建筑实体的全部荷载,因此一旦出现局部损坏,其损坏程度扩散很快,而事故的发生又往往是突发性的,常常不易被人们发现,这就更加剧了其危害性和严重性。?
2.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2.1重视工程勘查的准确性?
        工程勘察报告要全面反映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要预防地基基础的工程事故,首先必须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做全面正确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要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建筑的使用要求,合理确定工程勘察任务和目的。勘查工作为建筑物的设计提供举足轻重的参考资料,因此决不能忽视而不做,也不能弄虚作假而不考虑是否适用。特别是对复杂的、软弱的地基,更应慎重对待。
        一般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建设单位未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单位可以要求建设单位提供。施工现场相关技术人员应认真研究勘察单位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并结合勘察报告提供的施工建议,采用相应合适的施工方案。?
        2.2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岩土勘察报告是工程建设的技术,设计人员应慎重对待工程勘查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严格计算基础的实际土压力、若对勘察报告的建议值有怀疑,可以再做荷载试验验证。施工人员在天然地基上建造大中型工程时,应复核设计地基承裁力的合理性,方可进行地基与基础的施工;施工完成后,应核对是否达到勘察设计要求。一旦发现地基沉降较大或倾斜,必须立即停工,会同勘查、设计和使用单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基和建筑物发生灾难性破坏或避免留下质量缺陷。
3.加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3.1地基基础的选型?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如果地基的承载力足够,基础的分布方式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可采用独立基础;如果地基非常软弱,建筑物很高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筏形基础,筏形基础有较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它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更高。如果基础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粘土,亚粘土、则采用作支承的人工挖孔灌注桩。
        假设地基承载力不足,属于软土地基,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

软弱地基系由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或其它等构成的地基,那么在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泥沙,为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提供相应参数。在初步计算时最好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荷载,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得到平均的荷载位,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位,则用独立基础可能比筏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位,可选用满铺在全部面积下的筏形基础,如果介于在二者之间,则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
        基础施工的理论,均为结合以往工程经验的结果,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种构造复杂多变,往往还需要我们工程技术人员采取认真严谨的态度,根据所涉及工程的具体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措施?
        当地基土为淤泥,上层土层又较薄时,应采取避免施工中对淤泥和淤泥土扰动的措施。如果是冲填土、建筑物垃圾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持力层。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局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测试,同时为施工质量提供相关依据。地基处理后,建筑地錾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基层法、强夯法、沙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压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等。可以采用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房屋基础处理方案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形式与功能要求、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相邻建筑基础情况、施工条件和材料供应以及地区抗震裂度等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建筑工程应结合地基勘察的实际情况(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施工前应增强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为满足地基和沉降要求,可以采用桩基础或人工处理地基,而人工挖孔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深,且持力层以上无流动性淤泥质土,因此采取桩基础作为本建筑的基础比较理想。
        近年来,复合地基得到大面积推广及广泛运用,经综合施工后的复合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沉降,以解决高层建筑主体和裙房之间差异沉降问题。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如果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极有可能出现裙房与高层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因此如何保证高层建筑物整体使用寿命。除质量安全、材料、工艺要求外,首先要把握好基础施工方案——这是工程施工的关键。?
4.结语
        总而言之,百年大计要以质量作为根本,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不仅跟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在对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时,要将质量管理看作整个工程的关键与核心,只有做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以及监督工作,才有可能建造出更多优质的工程,使得建筑的使用期限以及人们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瑞军.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7):60-61.
[2]王艳丽.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119-120.
[3]贾新军.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四川水泥,2020(03):190.
[4]范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