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3期   作者:毛德永
[导读] 本文主要讨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为提升其质量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现代化建筑行业中的基础性建筑建设也越来越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还存在很多的技术与管理问题,本文主要讨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为提升其质量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不仅是企业及机构自我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效益的根本条件。重视施工的技术与管理,大幅度提升施工的质量,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建设的重要基础。
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
        1.1导流围堰的施工
        导流围堰的施工是为了解决对河道上游流水的疏导问题,实现对河道水流的科学管理。良好的导流围堰施工能修建出良好的维护基坑,这对于河道下游的工程建筑施工是非常有利的。在施工前,工作人员用详细勘察施工的环境与条件,制定出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从中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不足,及时做出修改或制定应对方案。
        1.2土坝加固的施工
        土坝加固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建设的施工重点,是保证水坝持续使用的重要措施。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水坝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降低自身的安全使用性能。土坝加固就是为了修正土坝变形或渗水等问题,重新提升水坝的安全系统。土坝加固的施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分配坝面的施工方向与施工范围;二是详细坝体的加固工序;三是控制靠土坝加固的工作时间。在分配坝面的施工方向与施工范围时,要综合考虑施工设备的施工要求与坝面的整体面积。施工范围的宽度一般为10~20米,长度则根据机械设备的具体施工要求来定,一般为50~100米左右。坝体加固的工序是由加固的面积、铺料的方式、施工的进度和当时的气候环境所决定的。要综合考虑到上述因素,合理的安排好加固工序。在填筑土料时,要重视施工环境对土料热量的影响。无论是夏季还是东西,若土料与外界温度相差太大,很容易造成热量的流失,缩短了可以作业的时间。
        1.3上坝路面硬化施工
        上坝路面硬化施工的流程大体分为路基施工、泥结石路面施工、砼道缘预制和埋设。先在现有的上游坡面清基,使用80HP的推土机在清基的同时压固路基。放置好测量线,准备回填工作。根据断面的比例采用自卸汽车铺倒碎石,工作人员配合推土机共同完成摊铺。摊铺时应主要铺石的厚度,厚度应大于20厘米,且铺面整体是平整的,每完成30平方米后就需要抽检。完成铺面工作后,在铺筑6厘米厚的土料铺平后洒水,随后在用15T震动平压路机完成碾压工作。预制砼道缘时要选择合适的模具,使用350L的砼料拌和机拌和,并采用自卸车进行运料。使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将砼料搬进仓库,使用平板振动机进行振捣。在进场与使用前,工人需要严格的这些砼道缘的质量,是由质量合格的材料才能被用于施工中。放置好测量线后,采用人工的方式挖槽,开挖到符合工程要求的高度后夯实。在完成打桩和挂线的工作后,开始埋设砼道缘。完成后应定时洒水养护,维持砼的湿度。随后对道缘石两边土方回填,并逐层夯实,直到达到工程的要求。
        1.4城市供水网的施工
        城市供水网是维持人们日常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在长久的使用中,一些供水管难免会出现老化、漏水等现象。在对城市供水网施工时,要先检查整个供水网的情况,对老化或出现漏水的位置进行标注,然后对其进行更换。科学设计更换的离线,避免重复施工或施工计划的不合理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选用材质优良、通用型接口的管道进行更换。

定期对城市的供水网及相关的附件设备进行检修。
2.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
        2.1重视对施工环境的勘察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建设不同于其他的建筑工程项目,常常是在山间或沿着河道所进行,因此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非常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建设施工中,要始终坚持“因势利导”的原则。全面的勘察施工场地的自然环境,评估该地区的河流、泉水、山地、丘陵对工程造成的影响,重视防范塌方、地震等自然灾害。在路面施工中尽量是用沥青砼一类的材料,以方便后期的维护。
        2.2重视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施工方案是整个施工质量的基础,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的效率与质量。在施工前,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各项因素,多与施工人员讨论施工技术,多去施工现场勘查施工环境,大大提升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施工方案都不可能一层不变的。随着施工的进行,施工的环境及非人力因素会逐渐发生改变,对施工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在施工前很难预见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重视观察施工条件及各人力因素的改变,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施工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工作人员要根据当时的环境、条件尽快制定出有效的应急方案,最大限度降低意外情况造成的损失。只有以一种“变”的眼光去看待整个施工过程,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
        2.3重视自然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建设施工都是在室外作业,因此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非常的大。一场大雨或泥石流都会导致施工中段,甚至瘫痪,必须重新开始作业。虽然人力是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其预估,做好相应的准备,尽量降低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施工前,工作人员应详细评估施工环境中的自然因素,对其灾害性做出很好的评估,如冬夏季外界的温度对施工筑料的影响。只有全面考虑所有的自然因素的影响,才能最好未雨绸缪,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顺利施工。
        2.4重视施工技术的综合使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情况,如施工范围出现电缆,或遇到桥梁等。这时就需要施工人员发挥自身的处理能力,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由于有些施工技术已经超出水利水电工程的范畴,因此需要请教专家或相关的技术人员帮助解决。在解决的工程中,工作人员应将之当成一个很好的经验,尽量的提升自己的意外情况的处理能力,重视各项施工技术的综合使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项目,工作人员不应局限与自己的专业中,对其他技术也应该多学习、多掌握。
结论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是一项及其复杂的工程项目,要想提高其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相关企业必须不断地改进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措施,如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建设的重点,重视施工中的技术并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能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克服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努力实现科学管理、安全生产,最终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虽然我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建设仍处于“边计划、边施工”的摸索阶段,但随着相关施工技术与理论的不断成熟,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建设将变得更加科学、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吉华.浅析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J].广东科技,2012,23
[2]李祖荣.刍议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4
[3]叶青荣.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J].山西建筑,2015,23
[4]刘磊.建筑施工管理理念在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