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公路工程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避免企业被市场淘汰,必须尽快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及时、准确掌握工程项目建设情况,为工程建设保存完整的建设信息资料,最优的解决办法是在工程项目建设初期引入和应用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
引言
目前,我国大批高速公路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开工,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分布范围广、参与单位和人员多、风险大等特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合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文档资料等多方面的工作,众多的参与单位和人员使沟通和协调工作很困难,大量的动态信息需要有效的集成管理,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已经愈显吃力。为及时准确掌握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并为工程建设保存完整的建设信息资料,其最好的解决途经就是在工程项目建设初期就应用先进的工程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化管理利用各类工程信息。
1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公路建设的国际化,公路建设信息化的发展并不容乐观。纵观计算机技术在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关注某专业技术的单机工具性操作管理(如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各类工程设计管理系统)到实现对某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如计量支付管理系统、公文处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再到对单一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等不同阶段。国内有部分软件产商提供了较好的单个子系统的流程化管理软件,但缺乏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标准,没有脱离面向部门、面向报表、分散开发信息系统的传统方法,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库关联度较差,不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集成共享;软件功能子系统主要是面向业务运作层面设计,缺乏面向项目管理和决策层面的功能。目前,我国的一些设计院、施工企业在开始时对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充满信心,但在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又不能接受因信息化所要求的对企业管理方式方法和对企业组织文化改进的要求。结果,有些企业在途中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有的企业虽然努力向前走,投资购置了设备、软件系统,但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显著。使得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最终仅成为一种表面形式。在现代社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问题已不是管理技术方面的障碍和计算机系统方面的障碍,而越来越集中在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的障碍。
2国内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问题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加快,与社会信息化水平的进展,导致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也有了一定的难度。高速公路工程在项目管理工作上对信息技术有越来越多的需求,但在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国产的信息管理软件有较多的漏洞,而部分国外的软件在某些程度上可能不适合我国的工程通用,导致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受到阻碍。我国当下的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上,技术不协调的情况相对常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技术与使用需求。与联网收费联系密切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银行结算等,还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技术水平的统一,缺少统一的数据集与统一的技术标准,各系统之间难以保障整体性与有效性。高速公路在电子通讯网络投入使用后,理论上应将收费、监控、应用通讯、路政、财务等业务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流转度。在实际的高速公路工程管理上,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整合度偏低的情况较为常见,导致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交流,单个系统信息量不全面,而整体系统信息量冗杂,信息的价值难以得到真正的重视。部分高速公路在各项业务管理中电子化程度低,建立的信息系统中缺少管理流程,导致管理工作对系统缺乏依赖性,信息系统无法对高速公路项目的运营管理提供力量。眼下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中,先进的技术与灵活的技术平台是需要关注的内容。部分高速公路工程对相应的技术缺乏了解,导致难以实现面向社会全方位运营。
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工程项目的行政管理模式有直接关联,如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通讯网络与技术平台的灵活性不足,则行政管理模式一旦调整,技术平台就无法适应新的管理模式。行政管理需求的调整会导致计算平台有较大的改造工作量,增加了投资金额,不利于工程项目信息系统的经济收益。
3信息化技术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及发展
3.1优化人员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以人为本是管理的核心,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要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实际生产中,管理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对此在信息化管理中,要加强对人员状态的动态化了解。可以构建人力资源库,根据公路工程项目特点,将劳动力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单位职工、分包队伍及外聘人员。将人员基本信息录入到系统当中,并定期对资料进行更新。同时,还需要根据项目发展情况对人员进行针对性调整,使得人员能够在各个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自我价值。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对人员进行管理,提高劳务素质,以此来提高项目施工质量及效率。
3.2加强生产资料管理,为项目开展提供保障
物资材料是项目施工的基础,与项目成本及效益存在密切联系。公路项目涉及物资资料较多,在管理中,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对材料进行分类,统一建立编号和档案。当管理人员想要了解物资情况时,将其名称输入其中,物资信息一目了然,如购买时间、数量及单价等,为项目施工决策提供依据,且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不良影响。将机械设备性能输入到系统当中,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每天运行状况有所了解,为后续设备维护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能够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且能够创造更高的项目效益。
3.3重视质量管理,保障施工安全性
质量与安全作为项目建设的百年大计,也是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衡量标准。因此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可以将质量安全规章、验收标准等纳入其中,对实际施工数据进行及时采集和比对,及时发现不符合施工规范之处,分析原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改进。同时,还可以构建施工工艺与质量联系数据库,真正做到对质量的动态化监督和控制。管理者通过系统能够对项目进行综合化管理,监督质量安全执行全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3.4强调成本管理,及时施工成本
成本管理对于提高项目效益意义非凡。尤其是面临着激励的市场竞争,成本管理务必要纳入到信息化管理体系中,控制各个施工环节成本,提高节流效果。如用友开发的NC综合的项目管理系统,能够对投标预算成本、目标及实际成本进行整理和深入分析,从不同角度对成本消耗进行研究,各类物资材料细化到钢材、水泥及沥青等。以月为周期,将数据录入到系统中能够自动生成对比盈亏分析报表中,判断出项目的盈亏状况,制定下一步施工计划。
结语
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新兴现代化项目管理手段,尽管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是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但是在国内还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没有创新的基础,更谈不上全面与及时,这往往是导致落后和不全面的根本原因。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的组织文化也必须做相应的改变。现代项目管理的模式、组织和运作模式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方面。这种不适应已是我国发展现代项目管理的最大障碍,而在这方面人们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劲文,张起森.高速公路项目管理[J].中外公路,2001(5).
[2]马力.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发展[J].机械管理开发,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