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土建施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开展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能够促进行业规范性发展,确保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情况的平衡,并使得管理流程更有规律,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安全,避免影响项目各类目标的实现。鉴于现场管理重要性,建筑施工单位加大了对现场管理方式的研究力度。为保证现场施工管理效果,对现场管理问题展开分析,并以问题为引导对有效管理策略展开探索显得极为必要。
关键词:管理机制;现场管理;土建施工;建筑工程
引言
施工单位通过制定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监控,能有效的保障土建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掌握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思路的构建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优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良好的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合理分配,有效的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控制,进而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第二,优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还能进一步保证施工的质量,使每道工序都能按照要求开展,从而保证施工的进度,为施工单位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第三,完善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还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达到环保的效益。在进行土建施工时,难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等等,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对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进行有效的优化,对施工工序、施工技术、施工进度等方面都进行严格的监管,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使建筑工程保质保量按时交工的同时,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所以,为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质量、效率和安全稳定,就必须对施工现场管理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设备及技术管理不到位
机械设备是土建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机械设备及技术进行合理的管理尤为重要。但不少施工单位在人员的选聘时,并没有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考核,使得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得不到有效地保障,在实际施工中很容易由于能力不足而引发安全事故,并且无法有效的解决问题。而管理人员由于对此缺乏了解,从而无法有效地对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同时,管理人员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并没有派专人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导致机械设备常常超负荷运转,进而很容易出现老化和故障,缩短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这样不仅会增加施工单位的成本投入,同时还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影响施工的进度。
2.2管理制度落后
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监督的内容。施工现场管理的同时,需要对整个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以寻找出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缺陷,并予以指正。但在制度当中,并未严格要求施工现场管理的监督,即便介绍了这一方面的内容,也缺乏强制性,导致很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时,未能有效地进行监督,难以发现施工现场管理的缺陷,影响现场管理的效果,降低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成本。二是安全管理的实际作用较差。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在现有制度当中均加入了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一方面内容的应用,提升工程的安全性。但实际应用时发现,不仅缺乏奖励方面的内容,而且惩罚力度并不是很高,导致安全制度难以有效对现场安全管理进行约束与引导。
2.3施工材料管理方式落后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材料,工程材料自身的质地、材质以及质量等都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施工材料管理也势必要成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施工材料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施工材料种类多、数量大且规格繁杂等,涉及工程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特别是现代的工业化材料与设备产品,其质量离散性较小,这就使质检人员或监理面临难题,仅能从书面报告、试验检测报告等来片面地评估材料质量,然而,实际上建筑工程施工的砂石、水泥等材料质量体现出很大的离散性,而且各类材料经历了运输、储存等动态过程,静态的书面检测很难发现问题,使得材料质量难以保证。
3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3.1有效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
土建施工中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而且涉及到的材料、设备种类也相对较多,传统的现场管理模式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施工单位可以充分的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到现场管理中,加强信息化、智能化的应用,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来实现对施工人员、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的管理,实现全方位的实时监控,进而有效的保证施工现场的秩序,提高施工的效率,从而促进施工现场管理的健康发展。
3.2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由于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缺陷,导致施工现场管理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所以,需要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以进一步提升现场管理的效果。首先,建筑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应提升对监督的重视程度,并加入更多与监督相关的内容。一方面,可以进行内部监督,即以现有部门为基础,增加监督部门,由其对施工现场管理进行监督,以发掘出现场管理当中存在的缺陷,并予以改正,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采用内部监督时,经常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导致内部监督无法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而还需要采用外部监督予以配合,即从社会当中,选择专业的第三方机构,由其配合内部监督部门对现场管理进行监督,以进一步提升现场管理监督的效果。
3.3施工材料的优化管理
积极优化施工材料管理前提是要牢固把握采购环节,本着“货比三家”的原则采购物美价廉的施工材料,优选高信誉度厂家的产品,入场材料采取登记台账管理制度,也就是入库、领用、发放等都要及时登记,其中材料要凭出库单发放。入库材料根据其质地、性能等分类存放,而且要重点保护原材料、半成品,科学掌控材料使用量。其中必须重点关注施工材料的质检,质检人员要考虑到施工材料,例如:砂石、水泥、混凝土等质量离散性特点,既要做好书面质检报告核查,又要在不同工序、不同时段采取适合性的质检方式,砂石等施工材料进场时需接受试验检测,施工运用前要再次接受检测,牢固把握每个环节,掌握好各个阶段的质量检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结语
综上,通过本文将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相关内容的探讨,使我们对现场施工管理现状以及管理优化措施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施工单位需要正确认知现场管理工作,应在做好现场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展开针对性优化策略编制,确保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开展可以达到预期目标,能够通过对各种针对性措施的合理运用,高质量展开土建施工工程管理,保证各项工序和合理、有效展开,进而达到良好土建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志远.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20(1):114-115.
[2]耿磊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1):192-193.
[3]文申兵,刘剑,郭小亮,等.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控制措施[J].居舍,2019(35):125-126.
[4]胡彦辉.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9(3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