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相关标准实施开展工作,监理单位要起到监理作用,落实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推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顺利提升。监理单位在工程中需要对相关问题加以重视,针对问题及时给出解决方案,本文主要对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机构对工程技术管理进行分析,以实现水电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机构;技术管理
前言:水电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监理机构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与管理,以避免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落实自身的监理职能,促进水电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因此,有必要对监理机构的相关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强化监理机构对工程技术管理的能力。
一、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机构的法定责任
我国建筑法规定,现场监督的监理机构或监理单位必须履行自身责任,在监理过程中若发现施工单位未按照相关规定、图纸设计要求等开展相关工作,监理机构或单位有权利要求施工方停止施工,有权责令其即可整改。若发现施工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及施工要求开展相关工作,监理单位或机构需上报建设单位,给出相应的整改计划,以及设计意见。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存在较为危险的工程时,监理机构或单位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做好施工工程监督管理工作[1]。
二、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机构对工程技术管理分析
(一)技术管理方式分析
监理机构需要对施工单位的图纸进行审查,确保图纸设计与施工实际情况相符合,包括材料质量要求、施工顺序要求、施工内容方面等等。若施工图纸与投标图纸存在差异,且差异较大,建立机构必须及时向建设单位询问,并进行审议,对审议内容进行实际的跟踪,确保审计结构及给出的建议合理有效。
施工单位在承接项目工程后,监理机构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确保施工的合理性。同时,监理单位应强化对技术管理的评价,确保施工工艺、施工过程的可靠性,保证施工单位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具体操作如下:
一是,技术责任制。确保技术落实到个人,给技术人员安排的工作需要符合其自身特点,权利落实到个人,确保在实际工作中个人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及责任,尽最大努力完成分内之事。
二是,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与施工存在管理的人员务必深入了解工程的相关特征、技术水平、施工工艺等相关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三是,技术复核。开展技术工作管理过程中,需要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复核,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避免因潜在的隐患影响后续工作。
四是,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每日的施工情况需要做好记录,为后续竣工验收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
五是,施工验收。实际施工过程中涉及众多环节,每个环节技术后要尽早验收,在检验合格后方能开展后续工作。如此不仅保障了当前的施工质量,也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以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
六是,建设档案。在施工过程中,为给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务必将相关技术进行备案,并将所有与施工相关的资料进行存档记录,归类保管[2]。
(二)细化监督管理
采取等级检验制度。一级检验指施工单位内部的历次监察,设立相关质检部门以保证内部检查的有效性。
二级检验指在施工单位内部检查基础上,将相关报验申请单送往工程指挥部,当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后,再开始全面的施工工作。
在等级检验制度中,要不断细化监督管理政策,紧抓关键点。质量、工期、建设投资总额是衡量工程收益的标准,也是工程要实现的基本目标。三个关键因素彼此影响,相互牵制,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要激励监理人发挥主观意识,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加快有效控制投资,确保工程最终经济效益发挥到极致。
在监督管理过程中,质量监控包含多个阶段,每个阶段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一旦在相关环节存在误差将导致多个环节脱节,影响工程质量,影响整个建设工程中监理的工作质量。因此,要想保证所有环节质量符合标准,监理人员要在整个环节中都做好监理工作,包括承包单位的质检人员、工程师、施工技术人员等层次。不仅要确保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更要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确保相关工作记录准确得当,最终才能实现工程质量得到保障,才能促进工程施工顺利运转。
(三)强化监管力度
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不断强化监管力度,定期对项目施工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在监管过程中若发现问题需要及时给出解决建议及意见,促进并指导工程施工顺利展开。在检查工作中,要以实际情况为准,不可脱离实际,在遇到问题时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与组织手段,积极协调各个项目,避免项目施工中发生冲突,甚至拖延工程进度。
在监管过程中,主要的检验内容包括计划执行情况,施工进度以及实施整顿内容,工程进度分析情况,监管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及问题所在。
在发生意外或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时,监管者必须要果断行事,当机立断,必要时组织专家研讨,在第一时间给出合理的有效对策,更改设计计划,促进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在对进度实施进行控制时,要采取网络技术的方式合理控制进度计划,在项目工期内要确保成本投入为最低,既要保证施工进度的合理性,也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低于预期。
(四)重点技术监管分析
除常规强化监管力度外,在监管过程中需要强化关键技术的监管力度,深入分析技术管理内核。
一方面,锚喷支护监管标准。在水电水利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锚杆检查要对常规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且常规部位的永久锚杆检查占全部施工总数的10%。锚梁检测中,检测比例占施工总数的50%,确保单元工程中锚梁数量≥20.监理机构在监管检查工作中,要确保锚杆无损,以提高工程锚杆施工的可靠性。若在监管中检测数量增加,则按照原合同费率与税金计算,超出的费用由建设单位补偿。
另一方面,地下洞室回填。地下洞室回填通常从低端向高端进行,以保障在灌浆过程中气体、水等物质能够全部排出。当高处的排气孔排出灌浆后,需要将低处的灌浆孔堵住,从高处灌浆。完成灌浆后,利用混凝土水泥将两处的孔都封紧。监理在监管过程中,要保证地下洞室回填的完整性,确保两处孔堵塞的可靠性,以免灌浆工作存在漏洞。
结论:综上所述,监理机构在监管过程中,不仅要对施工单位的施工风险进行把控,也要组织施工人员合理安排,对重大危险性工作作出预案,根据相关项目要求严格把控项目的质量。监理机构是确保水电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是降低工程安全隐患,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监理机构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章制度,做好水电水利工程技术管理,确保技术管理结果符合国家要求。
参考文献:
[1]姚挺,黄勇.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9,10(07):29-30.
[2]顾鉴铭.抓住机遇 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改革 搞活水利经济[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9(03):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