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2期   作者:朱莹
[导读] 本文详细研究了市政管道工程建设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有效防治,希望能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摘要:市政管道工程的建设施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很难在第一时间内发现、维修与处理,且检修处理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资金。鉴于此,本文详细研究了市政管道工程建设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有效防治,希望能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市政管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前期准备工作
        (一)质量通病
        第一,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的了解不够深入。在进行施工测量前,施工人员没有对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进行调查。导致看不懂图纸上的相关标识、说明和定义。这就可能导致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影响因素时造成疏漏。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后期的质量问题。第二,施工测量精度低。除了图纸之外,施工前的测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是相当重要的。若在施工中出现测量不准的话会致使排污管道的位置出现偏移、滑坡的情况。
        (二)防治措施
第一,施工人员要在施工前充分掌握和熟悉设计图。接到施工设计图纸后要熟悉图纸标识、内容和说明。然后开始初步核对:掌握设计图中规定的管线长度、直径和走向;核对设计图中井位数;明了施工现场人文地质等基本情况,为施工前的测量准备提供精准信息。第二,做好施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严格遵守施工测量规范与准则展开施工测量与验收工作。施工放样需对场地周边的水质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依据埋深与设计要求进行放样,且进行复试检验,降低误差。待复验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交付施工。另外,保证施工严格依据样桩推进。在正式施工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为防止塌方或是滑坡出现,需对施工主体进行加固。施工过程中出现建筑物避让的状况需在恰当的位置布设连接井并应用直线进行连接,减小危险发生率。保证开挖的干燥环境。对放线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测量。提升数据采集速度与准确度,可以应用电脑标会中的线图方法。放线需对边坡系统与中中心线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二、管道工程主体施工
        (一)质量通病
        管道主体施工是整个工程中最重要的。其常见问题有:边坡塌方滑移、槽底发生涌水、沟槽断面无法承受静载和动载等质量问题。管座混凝土有提前脱模现象。管材和铁丝网选材不合格,井管头发生井赔、局部位移滑动明显和反坡错口等问题。管道主体施工问题。沟槽开挖出现超挖、边坡塌方等质量问题。平基施工同设计要求误差较大;管座混凝土存在窝洞以及跑膜的情况。管道选材要求比较低;管道直顺度低与反坡错口问题;铁丝网长度不达标等问题。检查井带水作业;流槽处理不到位;基本操作同要求偏差较大等问题。
        (二)防治措施
        第一,开挖沟槽和支护。为了防止工程边坡出现塌方的情况,需结合土壤类型与力学性质明确槽邦坡度。正常情况下,支撑比例为1:0.05。对于沟槽挖掘工作,相关主体一般都会采用分层法;土方堆积要保证合理性与科学性。在雨季施工中,为了避免槽底被浸泡,需要垒加土埂进行有效隔离,并在埂外挖掘一条排水沟,配备排水设施与集中水井。沟槽见底之后需预留出20cm的厚土当作保基层。对于槽底高程测量与检验需要指派专人辅助。应用人工与机械混合式挖掘沟槽,若超挖需利用耐力较高的硬石料补填,保证其满足相关标准,确保其夯实度高于原基密度。开槽断面结合槽的设计要求与立体分析进行明确。第二,管道安装。

对于管材需要选择合格且有力学检验报告的正规商品。收管好之后进行全面核查,探究是否有裂纹。加大对管材保护力度,保证性能完好。确定井间管道长度与管嵌井内深度,确保井壁和管头一齐;对管道的坡度与直顺度进行有效控制,管道半径位置挂上边线,确保紧绷状态可以随时检查,对高程与中线进行调整,保证临管接口对准与管枕支垫稳定。
        三、闭水试验
        (一)质量通病
        在实际的市政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都忽视了闭水试验的开展,并未真正认识到闭水试验在市政管道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市政管道工程的运行安全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其次,闭水试验中选用的水位与测定渗水的时间不够,这就导致渗水量的计算是错误的,无法保障市政管道工作施工的顺利进行。最后,在进行闭水试验前工作人员就已经将管槽回填了,这就导致无法全面观测具体的渗水部位,严重影响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二)防治措施
        确保和提升闭水性试验的实效性,具体而言:闭水试验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才以进行管道回填;注重闭水试验前期准备工作,试验前,需将灌水的检查井内支管管口和试验管段两端的管口,用1∶3水泥砂浆砌24cm砖墙堵口,并抹面密封,待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上游井内灌水,当水量达到要求高度后,重点关注和检查砖堵墙、管身、井身,有无漏水和严重渗水量,只有外观无渗漏现象后,方可进行闭水试验。其水位需在试验灌水管内顶上2m;当检查井同上游管内顶间距不够时,它的水位可以控制在井口。渗水测定时间不低于30min;渗水量低于等于公允渗水量时,代表试验通过。
        四、管沟回填
        (一)质量通病
        市政管道工程施工中沟槽回填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主要为:回填材料的选择不合理,为节省施工成本,很多施工团队都会选择价格低廉的软土或含水量高、密实度差的土质;沟槽回填施工操作不规范,实际的沟槽积水回填施工严重背离设计图纸的要求,压实时的分层较厚甚至没有进行分层压实。
        (二)防治措施
        回填土质的选材上要杜绝10cm以上硬物和高硬度石材。要控制槽内干燥度。回土前,应进行土壤含水量和密实度试验。填土湿度与最佳湿度差应在2%左右。回填物不为二类土。管沟回填应分层压实: 沟槽回填质量,特别是胸腔部分的回填密度直接影响管、井结构的质量与安全,沟槽回填应无杂物、积水等,回填至管顶700mm以上再用压路机碾压,胸腔及管顶700mm以下用轻型打夯机夯实。管沟回填应分层对称回填,每层松铺厚度不应大于30厘米,逐层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才能进行下层铺筑,边角等未能压实的部位,采用打夯机夯实,不能一次回填到位的段落,回填端头应每层留出台阶,台阶长度宜不小于2倍分层厚度。
        五、结语
        总而言之,市政管道工程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其运行效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提升对市政管道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应用质量过关的施工材料,不断探索和应用全新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为市政管道工程的高质量竣工提供坚实的保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