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促进民生、国家发展存在重要影响。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务必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研究创新,对于所有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实施整体管控,有效控制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问题以及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问题
近些年,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提高的同时,其工程质量也大大的获得了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小型建筑的工程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对于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改善措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和前提。
1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问题
1.1 工程设计实效性低
水利工程对运营环境及施工条件要求较高,由于工程施工进度、资金投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总体建设标准偏低的情况时有发生。就工程设计来讲,倘若将设计的关键点置于结构强度、尺寸等方面,忽视了对混凝土抗冲磨、抗冻等耐久性方面的要求,势必会导致工程耐久性设计缺陷问题的产生。
1.2 对工程耐久性缺乏认识
基于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及污染等的影响,水利工程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等问题的可能性较高。相关文件指出:实际开展永久性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操作的过程中,应重视考量结构的耐久性需求。水利工程通常存在建设环境、地质结构复杂等特点,耐久性问题的影响较为突出,对耐久性缺乏认识,会导致工程整体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 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措施
水利工程中的质量控制自始至终都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水利工程施工的好坏,能够直接联系到工程的使用效果和效益的发挥情况。但在近些年来,随着水利工程行业方面投资的增多,建设项目也不断发展、日渐增多,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要合理的加强在各方面的管理及建设,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和正常使用。
2.1 优化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对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来讲存在重要影响,需要重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研究论证,此外,针对工程开展有效的建设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调研操作也十分重要。
实际开展各环节工程设计操作的过程中,应结合相应建设区域的环境及气候条件等,明确其环境属性,针对混凝土施工、维护、质量检测相关标准进行有效设计,同时,重视科学设计混凝土抗冲磨、抗冻等指标。就软土地基来讲,应重视对其相关的各种有效处理方式开展仔细的研究和分析操作,择选出符合相应建设区域地质条件的最佳处理方式,针对基础工程的质量检测及验收等相关标准开展合理设计,重视关注工程不均匀沉降量及沉降限值,以便于更好地确保结构质量及稳定性。具体开展金属结构设计及自动化设计操作的过程中,应遵循功能可靠、结构简洁的原则,有助于提高工程运维管理实效性。
2.2 重视工程耐久性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仅对相应工程的使用效果及运行安全性存在直接影响,一旦出现任何问题,还将造成诸多无法弥补的损失。耐久性是评判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有必要重视积极强化工程设计及寿命理念,注重深化自身对水利工程建设条件及运营环境的了解和把握,基于工程的设计、建设以及运营等多个方面促进自身对工程耐久性认识的深化,同时提出多种合理有效的措施,优化工程耐久性,进而达到延长工程使用年限的目的,有助于更好地维系工程运行稳定及安全性。此外,除需要强化工程耐久性以外,也应对工程建设时间及投入成本的影响加以有效考量,有助于确保各环节建设施工顺利的开展。
2.3 完善质量保障的体系
从以往失败的工作教训可以得出,有效的体制系统系统可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程的正常运行,使得在施工中所遇到的质量问题有序可循,因而,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根据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体系的更改和完善,从措施、组织等各个方面依次入手,建立全方位合理的质量保障体系,从管理层方面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把控,只有这样,工程质量才有切实有效的实施保证。
2.4 从根本上将责任落实下来
相关的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工程的质量问题,将质量管理防御首位工作,从根本上落实责任。明确单位领导、负责人、技术员工及基层工人的各项责任,逐层落实并审查。一旦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便可以针对相对的人员进行追究,只有这样,才可以对施工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工程在完成的过程中高质高量,还能够在一定成都上避免类似的质量问题再次发生。由此可见,从根本上上落实责任制度对加强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2.5 提升各层人员的素质水平
要想提高工程的质量,便需要加强、提升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的素质水平。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可以设置定期的培训课程,定时定点为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辅导和培训,让他们深刻的明白相关的科学管理模式及技术水平。第二,必须要做到带证上岗,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必须意识到自己是有资格的行家。第三,管理人员和底层的工作人员之间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共同提升共同进步,有利于提高工作作业水平及工程质量。
2.6 加强后期工程质量排检
规范管理,加强排检十分重要。根据工程的要求,设置相对应的工作计划,根据工程目标一步步进行工作的实施,合理分配人员,有序设置物料和计划,为实现这些目标进行有依据的控制和管理。制定监察细则,让各部各人员深刻了解到各阶段各工程的实施标准和细则,这样来的话,便可以更顺利的进行工作,使得各阶段的质量问题都进一步得到保障。除此,要针对各个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的分析,对各个工序从员工到材料到施工都进行合理的分配,控制好工程质量,最终使工程得到合理有效的质量保障。
2.7 其他管理措施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来讲,深入开展工程科研工作十分重要。实际开展各环节水利工程建设操作的过程中,应重视积极推动相关科研工作的实施进程,在各试点区域对相应研究成果实施试应用操作,明确技术可行性及实效性以后,可开展进一步的实践应用和推广宣传操作,有助于大幅度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科学性及施工效率。
同时,进行软土地基工程上部结构设计及地基处理措施改良设计,以确保相应基础和结构的稳定性及实用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有效推动对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展开的科研进程,优化工程耐久性,且有助于减少工程投入成本,更充分地发挥混凝土实效性;开展金属防腐研究,并对相应研究成果开展有效应用,力求促进优化金属结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时间,提高相关维护操作效率及便捷性。
现如今,牺牲阴阳极保护技术在某省个别水利工程中已经投入使用,在金属结构防腐方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实际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操作的过程中,想要达到上述目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工程运维管理质量。总而言之,想要有效推动水利工程维护技术科研进程,不仅应确保各环节维护工作实效性,也应重视遵循方便、简单的原则,有助于确保一线人员更快地了解相关知识,掌握具体的使用方法,此外,也应重视合理控制运维成本。
3 结束语
对于水利工程来讲,提高建设质量管理控制实效性至关重要。现如今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建设质量具有不良影响,基于此,有必要从提高设备和材料质量控制、创设质量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针对如何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进行考量,有助于扩大工程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席波.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若干问题探索[J].工程与建设,2020,34(02):354-355.
[2]蔡伊琼.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浅谈[J].中国水利,2019(1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