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与管理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2期   作者:叶昌林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实现人民幸福、奔向社会主义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大事。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实现人民幸福、奔向社会主义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大事。施工管理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对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非常重要,决定了工程建设的安全经济以及科学有序。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施工技术,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强管理,确保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顺利开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
        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一方面保障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社会生活用水的需求;另一方面起着对农业、工业等方面用水的需求。所以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来说,在基本方面能够体现出其满足用水需求的整体能力。在有些地区,为了用水需求,而过渡建设水利水电建筑,造成当地环境破坏的同时,也会影响到当地民众的正常稳定生活。并且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势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如果不进行注意,则会进一步加重工程建设对环境产生的破坏。所以在这整个过程中,要注重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与管理,这对于我国社会整体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1.1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人员在对施工技术的使用以及重视方面。只有施工人员重视对施工技术的使用,以及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需要,并且能够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整体效果。除此之外,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施工环境的保护方面,若在施工中不注意前期的施工准备,没有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则将使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弃材料对环境产生破坏。例如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墙面混凝土涂抹,如果施工技术不到位,产生的混凝土掉渣很多,就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1.2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主要就体现在对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施工整体进度的保障等方面。这其中相关建设单位要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和做好管理措施的执行。如此一来,便能够督促施工人员按照安全生产原则进行工程建设。并且其中重要的管理者拥有的专业素质,一方面可以保障工程建设进度的稳步进行;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安全,使得施工能够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2、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其中重要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安全更是关系到社会的资源利用程度高低。所以在当前社会需求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要注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加强技术的落实和实施,稳定技术水平,以此提升建设质量和效率。
        2.1水利水电施工的围堰导流
        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建设之前,由于建设的位置往往处在河流的中下游,并且在主要河道中间进行建设,因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建设当中会受到上游水流的影响。所以在这其中要进行建设围堰,以对水流进行暂时性的导流,确保施工不受水流冲击的影响。

首先,围堰建设前,主要的施工设计人员要配合技术人员对现场围堰的设计范围和设计方位进行确定,保证设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以此避免后期施工出现问题;其次,在设计中要考虑周围环境可能会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对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实现预估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制定防护措施以降低可能发生的危害造成的损失;最后,在围堰的规划中,由于围堰的导流效果会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从而使得水流形成新河道,由此产生的问题便是对下游环境的影响,若是建设环境下游存在居民区或者其他形式的民众聚集区,则要认真分析围堰的导流方向和导流效果,避免造成危险。
        2.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防渗加固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防渗加固技术主要应用在对水坝的施工中,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水坝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安全性。在由于人为和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水坝会出现渗水等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安全。所以在施工中重点在于对水坝的结构和基岩进行灌浆,以此加强水坝的防渗水能力,保证其结构强度不被外力破坏。一方面,施工技术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不同,选择不同的灌浆方案,并且要根据当地的水文变化情况对灌浆技术进行修改和论证。
        3、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对于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保障施工建设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势必要重视对施工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以充分落实安全生产、效率生产为重点,逐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做好技术方面的创新和制度建设,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和进步做基本保障,并且加强对技术创新制度的落实和实施效率进行管理,以此保障技术的创新能够为工程建设的发展做贡献和支持。
        3.1做好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制度建设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当中,由于现代化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应该在技术的创新以及创新制度的建设方面加强重视和工作开展。首先,定期召开相关研讨会议,对技术的创新和使用做交流互动,以便找出现有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落后项提出改进和创新建议;其次,对于施工中存在的施工技术缺陷,相应的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加强重视,对各类发生的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重点反思为方向,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最后,对于技术的使用和积累方面,相关人员应该重视并且做好对施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索引和查阅制度,以便于后期的施工所需,从而提升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做好创新制度的建设。
        3.2落实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决定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实现,与此同时也要落实监理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首先,在施工建设之前,施工方以及建设方都应该足够重视质量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若是工程建设少了管理部门的参与,则将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其次,社会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需求以及经济效益目标设定,在质量管理部门的有效管理下,能够得到尽快和稳定的实现,因此重视社会发展、重视施工管理,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最后,监理单位当中主要的工作人员应该落实和高质量执行自身的监理工作。一方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对施工技术的了解,并认真学习相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理论;另一方面,监理部门应该对相应的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以专业知识的普及为标准,提升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使其能够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监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管理和监理作用。
        总结
        总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合理的管控,才能使建筑行业更好的进行可持续发展。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应当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丰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施工监督管理机制,在有效的工程监督机制下,促进施工人员提高施工管理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俊利.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的施工要点及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3):273-274.
[2]周旭东,沈芳芳,沈炜皓.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探讨[J].珠江水运,2019(24):115-116.
[3]肖春锋.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9(24):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