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民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水利水电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工程量往往非常大,对基础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基础施工存在问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保障基础施工的质量,需要加强基础施工的技术研究,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工程设施;施工技术
1、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
1.1工程定位
工程定位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最关键的步骤,基础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工程定位,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之前,一般都是运用定位控制线和基槽等方法来进行工程定位,并且要时刻进行核对,确保施工放样能达到设计标准。然后进入施工场地之后,应做好有关管线勘察的工作,运用当今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做处理,降低水位,如此才能开始进行作业。
1.2地质勘察
在施工之前施工设计人员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地质勘察,然后再根据勘察出的结果,主要是施工土质的勘察等报告进行研究分析,最终设计出施工图纸。技术性文件和资料要进行审核,以便于能够做到快速、科学的一手掌握施工区域的全部情况。对施工场地周围进行障碍物清理,清理必须要完全按照施工方案、施工规划的要求进行,从而保障工程施工的有效进行。
2、水利水电基础工程设施的主要施工技术分析
2.1锚固技术
锚固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使用比较多,这是因为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远离城市,人迹稀少的地方。在这种环境内进行施工,要使用的时间、人力、设备无论在运输还是使用上都比一般工程要困难。锚固技术在这种情况下能极大的提升施工效率,并且在基础施工中,锚固技术能够使工程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提高,让施工质量更好。
2.2预应力管桩技术
预应力管桩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运用,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预应力管桩在施工时需要提前掌握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差别,这样才能控制两种方法对工程产生的不同作用。我国的预应力管桩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中常用的几种技术有:振动法、锤击法、射水法以及静压法。其中,最常见的是静压法与锤击法,锤击法对施工效率的提升作用是非常显著的。选择预应力管桩技术进行施工时,首先需要掌握各种技术的适用条件,再对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了解,才能选定比较合适的施工技术。一阶段的管桩施工结束后,要进行质量检测,如果发现有质量不合格的地方出现,一定要立刻进行返修和纠正,从根本上确保预应力管桩的整体质量。
2.3水泥土加固技术
基础施工中使用的水泥施工质量会对工程的强度产生很大影响。施工前要根据科学计算的比例进行水泥和水和混合,做到均匀搅拌,使水泥强度得到充分发挥。水泥在基础施工中的主要作用是,它能使地基更加稳定,能够对抗更大的压力,使地基更加稳定。在许多工程中,建筑单位为了使地基更加稳定,所以水泥灌浆的深度会做到50cm左右。另外,进行施工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施工场所当地的土壤性质,不同的密度和质地都会对施工有不同作用。
2.4软土处理技术
软土的抗压性、抗变形性较强,所以对软土需要进行另外的处理。有几种比较常见的处理技术:1)挖出置换法,将施工范围内的软土挖出来,用密度较高、强度较强、性质较好的其他土壤置入代替,如灰土等,直接改变施工场所的土壤性质。2)重锤夯实法。用履带起重机将重锤吊起,升到一定高度后,让重锤进行自由落体。利用这样的重力逐渐夯实土壤。3)排水固结法。这种方法对人工的依赖性较大。由工人将土壤基础表层和内部的积水去除,此外利用自重以及外部荷载的作用,将基础内部的积水迅速排除干净。
2.5坝体填筑技术
坝面流水作业是坝体填筑技术的核心关键,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划分作业方向及大小时,一定要与坝面面积相等,并符合正常作业下施工机械的要求。为了确保其宽度超过碾压机错车与压实的最小宽度,一般将其宽度设置为10-20m之间;同理确保长度与碾压机作业要求向吻合,通常将其设置在40-100m之间。第二、要以作业内容为依据来对坝体填筑工序进行划分,坝体填筑工序的步骤主要受填筑面积、辅料方式、施工强度以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第三、必须掌握好作业时间,避免循环作业时间,从而减少冬夏季时施工过程中热量的控制。第四、流水作业完成后,务必要制定作业程序的数目及时间。
2.6施工导流、围堰技术
导流设计方案的专业性、完善性对于整体工程的成本、工期、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通常状况下施工方都会采用修建围堰来解决导流的问题,从而创造干地施工条件。在具体的施工中,如果施工场地处于河流上游,基于水利工程建造需要稳定土体及干燥岸彼的特殊需求,那么为了对河流进行有效的疏导、引水体至下游位置,这时就应该采取围堰技术。此时,施工单位就必须对施工场地的地质结构、水文特点、气温的自然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了,比如,工期选在枯水季节或水流量较小的时段,就会降低导流的工作量与难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实践证明,在自然条件及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期围堰导流是成本最小、适用性最好的技术方案。
3、水利水电施工应注意事项
3.1水利水电工程标准化施工。
通过标准化施工的落实可以将标准化的形式运用到工程施工当中,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活动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具体的环境保护实施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做好施工区域内外的环境保护工作。工程施工区域外的环境保护工作应尽量在施工结束后仍能保持区域外植物或者树森的原貌,避免施工造成的周边环境污染现象发生。
3.2加强工程施工环境管理与保护。
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以及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共生互补,更好地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问题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项目。一方面要在施工工程中避免因施工造成的大气污染;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避免施工造成的噪声污染。
3.3安全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保护施工人员健康安全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中危险性大,不安全性多,可以说它是事故多发行业。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安全,时刻重视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任何小问题,毕竟小问题也可能成为一个大的安全隐患。为了给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创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我们必须克服安全工作人人都管而又人人都不管的现象,我们要建立有效的安全施工制度,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领导对安全施工的监督落实工作,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予以严肃整改,跟踪复查。在企业中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努力实现零生产事故。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在当前施工的过程中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施工措施和施工工艺,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各种施工工艺要求高。基础工程和地基工程在整个施工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施工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冉方.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讨论[J].河南科技,2018(35):101-102.
[2]乜生栋,陈婷婷.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241.
[3]管健.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综述探述[J].科技经济导刊,2017(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