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工安全与生产管理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2期   作者:候乃升
[导读] 在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及工业生产活动中,化工产品所占有的比重正在逐渐上升,化工企业的生产优势正在逐步扩大。
        摘要:在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及工业生产活动中,化工产品所占有的比重正在逐渐上升,化工企业的生产优势正在逐步扩大。但要实现企业稳定发展、工人平安回家的生产目标,相关企业应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八个大字提上日程。在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安全不仅仅意味着“没有危险”的稳定,更包含着“预防风险”的防范。
        关键词: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我国化工产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化工企业在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也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为我国化工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已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加强新时期我国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管理,对于促进我国化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在新时期,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化工企业在生产中对安全进行有效管理,是维护化工从业人员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激发全体员工工作热情的基本保障,唯有满足这些基本安全需求,才能够促使全体员工更好地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当中去。其次,加强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企业发展离不开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只有在安全前提下的生产经营,我们企业的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再次,加强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也是维护化工企业良好形象的有力措施。因此只有企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才能有效促进企业生产运营效率的不断提升,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有效提升我国化工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2化学品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2.1主要原因是安全理念低
        尽管现阶段的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化工企业的关注,但由于安全意识的提升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使得企业制度的制定从一开始便脱离企业实际情况,最后在执行层面流于形式,不能有效落地同时,长期对利润的追求,对安全生产的了解还不够创新。这些因素导致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涉及安全问题的公司没有有效的系统和政策,致使安全问题处于书面讨论上。首先,在小型化学公司中,他们追求经济效益,对安全生产的优先重视程度不足。为了缩减成本,一些公司根本就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的员工,并且没有为普通员工也没有进行基本的安全知识普及。结果扩大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隐患从小变大,最终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2.2生产安全规则和规范不落实到位,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任何行业的正常有序发展都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之上。对于化学工业,为确保工业的安全发展,国家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命令化学公司必须遵守这些要求。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相应的政策相对于小型化学公司过于复杂,负担过重,最后只是表面上和形式上符合监管要求,与实际的发展状况不同,因此,相关政策并没有得到落实。
        3新环境下的化学安全生产与对策管理
        3.1强化安全生产理念,进行宣传教育
        部分化工企业在开展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依然遵循“利益至上”的生产原则,对于安全问题置之不顾,其缺乏可行的风险评估方案,也没有制定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在近乎空白的安全管理理念下,其出现安全管理问题的可能性将会伴随生产活动而逐步上升。
        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依靠宣传教育、规章制度对相关活动进行严格约束,将安全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化工企业管理人员应建立综合素质过硬的安全管理队伍,从安全细节、安全布局等角度入手,积极处理安全问题,做好安全防护制度。

安全管理团队应落实“事无巨细”的管理理念,针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开展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对于已经或即将出现安全隐患的,应立即叫停相关生产活动,对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消除安全隐患之后才能继续开展生产活动。化工生产单位应定期要求安全管理专家、教育专家来访,针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漏洞进行排查,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培养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
        3.2定期维护生产设施,做足检修工作
        生产设施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化工企业的安全建设活动的,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备的设备检修机制,全面落实设备检修、维护、使用等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延长生产设备的服务周期,落实安全管理活动。
        化工企业应积极培养设备使用人员的维修技能,或组件专业的施工设备养护团队,做好施工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等工作,针对不同的设备落实不同的维修养护方案。对于卡车、吊车、叉车等大型室外作业设备,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每个工期之后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检查,着重排查轮胎、扭矩、轴承等重点磨损部位,对于已经出现安全问题的零件应及时更换[2]。专业维修人员要根据生产活动指定维修周期,以一个月或一季度为维修间隙,做好大型施工设备的养护、大修工作。对于已经超出使用年限的大型设备,应及时对其进行报废处理,坚决杜绝侥幸心理。对于温控装置、监测装置等精密设备,其排查周期应适当缩短,排查强度应适当提升,相关设备检测人员除检查精密设备的运行状态外,更要检查设备的工作效率、基础能耗等问题,在休假期间,应对设备的内部结构进行重点排查,及时处理线路老化、线板剥落等施工隐患,做好防范维修工作。
        3.3制定安全工作制度,优化生产管理
        化工企业应利用严格的制度对生产人员的相关活动进行严格约束,在要求其做到“不越雷池一步”的同时培养其安全意识,检举揭发生产活动中的危险行为。
        化工生产单位应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从上岗安全、生产安全两大角度入手,全面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生产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在上岗安全管理活动中,化工企业应对安全活动范围与危险行为进行标注,要求相关人员做到“两要、三不要”:要做好防护措施再上岗,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范上岗,不要酒后、药后上岗,不要超时在岗,不要随意使用其他单位的生产设备。化工企业管理人员可对一线生产人员进行分组,根据生产活动将其编为不同的生产小组,并选定小组长,要求其承担安全管理责任。在明确建立责任机制之后,相关生产活动能够杜绝包庇、纵容等负面行为,提高安全生产等级。化工企业应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技能教育,要求其积极掌握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并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开展安全管理考试,对于考试成绩不合格的,一律不允许上岗。管理制度中应包含举报机制,化工企业应积极发挥全体员工的监督价值,要求其及时检举不安全、不规范、不科学的生产活动,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为相关生产活动提供建设保障。
        结论
        为了更好地解决生产和化学品安全管理问题,化工企业必须从自身做起,建立一套完善的生产和安全管理体系和责任制度,以确保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所以未来的化工公司应提高其在安全管理领域的知识水平,并做好工艺安全管理和各级安全管理工作,夯实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升管理人员和员工安全意识,这可以大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助于加快公司的运营进度,还可以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公司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志平,张志欣,贺江,等.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及管理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9(11):78-79.
        [2]夏卫中.新环境下的化工安全生产及管理对策探讨[J].化工管理,2018(31):128-129.
        [3]宋强,马刚,韩东升.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20):13-14.
        [4]许高杰.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及管理对策探讨[J].石化技术,2018,25(0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