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从工程质量的内涵谈起,分析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控制和管理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对策
市政道路建设是一个城市的长期工程,利用纳税人的钱为老百姓办事,就一定要把道路建设好,这不仅要求要懂得成本控制,也要懂得道路建设的工程质量控制,本文将从工程质量的内涵谈起,分析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和管理城市道路工程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一 工程质量的内涵
1.1 工程项目的质量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的,所以工程质量本身就是由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和单位工程质量所组成的。
1.2工作质量
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工程建设者的工作水平和完善程度。要保证工程质量就要选择高素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当然包括承包人和监理人员,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所有因素严加控制。
1.3工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
从功能和使用价值来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又体现在实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外观质量与环境协调等方面。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是根据业主的要求兴建的,不同的业主也就有不同的功能要求。所以,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功能与使用价值的质量是相对于业主的需要而言,并无一个固定和统一的标准。
二 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工程造价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目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普遍采用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企业,一把投标报价要比投标限价下降15%左右才能中标,施工企业为扭亏为赢靠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标准去实现。因此,真正要确保工程质量,必须确定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使施工企业的基本盈利得到保障,才会使偷功减料得到根本的有效防范。
2.2工程设计对工程质量的制约
工程设计对工程质量的制约突出在养护工程。许多地方大中修工程年度投资总额靠计划来控制,往往与实际需求资金相差较大,基层生产部门苦于经费不够,只能降低设计标准,有时人为地对设计值打折扣,从而留下质量隐患。另外在设计中,使用的测量数据不准确、套用标准图过多,造成有些设计偏于保守而白白浪费资金,有的设计甚至不符合实际需要而直接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2.3 施工组织计划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工程开工前,施工企业根据合同工期有一个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对原施工组织计划根据客观突变作适时相应调整。就是说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计划是多变的动态计划,必须采取相应的动态管理。
2.4 施工操作技术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不仅要熟悉工程情况、设计图和要求、质量标准和施工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操作的问题并加一纠正,可以将试验、测量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始终,利用数据指导施工,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
三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与措施
3.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的关键在于该阶段的施工组织工作质量,而且这阶段的工作直接关系和影响到最终的工程质量。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是指导施工阶段抓质量的主要依据。
因此,此阶段承包人必须根据设计要求、施工现场的条件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确定施工方案和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程序,认真编制好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施工组织设计,使全体施工人员进一步熟悉工程情况、设计意图和要求、质量标准和施工方法。
3.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①加强施工工艺管理,主要是及时监督检查已制定的施工工艺文件是否得到认真执行,是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②手工过程中的工序控制,好的工程质量是通过一道道工序逐渐形成的,要从根本上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产生,就必须对每道工序进行控制。③试验检查、测量检查和验收,试验检查的中心任务是对原材料、混合料的试验和检查,对工艺过程的试验检验,对结构物强度、路基、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的试验检查等。测量检查的基本任务则是保证市政道路几何要素和结构物的几何尺寸完全符合合同、图纸和规范精度的要求。验收检查是对市政道路施工的单个工程或构件,或者市政道路结构物的某一独立部分,或者某一部分的检查。
3.3工程交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为使工程项目最终顺利交工验收,要避免质量缺陷的发生。出现质量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认真的质量控制工作,工程质量缺陷是完全可以克服的。为此要做到:①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监理审查制度;抓关键部位的工序;加强试验测量和检测工作,从源头上克服质量缺陷事故的发生。②对已竣工工程的任何区段,应在责任期内进行修复的事项,做到有效的控制,这是为缺陷终止期工程质量采取的保障措施。③主要侧重在对工程表面,较轻微且不会给整体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外观缺陷进行修补和处理。
四 关于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建议
4.1 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坚持以质为本,增强质量意识,树立质量观念是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效率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应结合施工行业的固有特点和单位的自身状况,顺应外部市场经济的变化,着力于解决好质量与进度、效益、人才、设备、资金之间的关系。在对工程质量高度认识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质量管理目标实现。如在企业内部各级分别设立“一把手”挂帅的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各级总工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自检、互检、专检内部质量检查体系,并对质量工作小组赋予质量否决权。4.2强化质量保证手段
施工企业要抓好质量工作,不但要增强质量意识,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保证手段,包括一下方面:
4.2.1提高人员素质
一流的队伍,高素质的人员是施工中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为确保人员素质能适应质量工作的目标要求,对关键工作岗位人员应经考核合格后实行持证上岗,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复检,不合格人员必须下岗。
4.2.2确保设备能力
合理调度设备和保持设备良好的性能状态,是提高工程创优能力和质量水平的基本条件。企业应根据工程项目需要,配置相适应的机械设备,并尽量利用现金设备,同时加强设备管理,保证设备的配套使用。
4.2.3狠抓一线工程质量管理
施工一线工程质量是质量工作的基点必须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项目工程质量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指标的实现。
4.3加强承包人质量控制作用
承包人对质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的关键,承包人特别是项目经理必须有很高的质量意识,能够把业主和监理提出的有关质量的缺陷和建议,加以研究和分析,制定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贯彻和执行。而且承包人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有资格的、以自检为主的质量保证体系,必须拥有一定手段和足够的仪器和工具,以满足自检工作的需求。
5 参考文献
1刘思习,孙淑欣,胡翠峰,市政道路工程实施科学管理的体会【J】.中国市政工程,2007,(03)
2黄艳,浅谈人的素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