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市政道路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现阶段,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市政道路施工中一种十分常见的技术形式。道路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碾压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病害,因此,本文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微探,以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一、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问题
1.1 车辙
车辙是车辆行驶后在路面上留下的车轮痕迹,在路面养护过程中,车辙也是评价养护质量的重要指标。车辙充分反映了沥青路面使用的质量和期限,该问题主要与沥青路面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此问题,就会在沥青路面上出现较为明显的车辙现象,从而引发市政道路路面变形的病害,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和驾驶的舒适性,而且车辙也会降低路面结构的承载力。
1.2 裂缝
沥青主要由非金属衍生物以及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弹性,因此在气温变化时就会出现胀缩现象,其对路面的平整度、承载力和抗压力都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若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处理,就会出现严重的路面裂缝问题,施工质量也会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威胁道路的安全。
1.3 磨光
在经受长时间的车轮碾压之后,沥青路面就会产生一定的磨光现象,从而减少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容易致使车辆打滑而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科学配比沥青混合料,以尽可能地减少安全隐患,保障路面质量。
1.4 剥落
当沥青混合料配比产生问题时,就往往会导致剥落情况的出现。沥青的剥落现象会因为路面温度的升高而越发严重,再加之路面基层含水的问题,给道路的安全运行带来越发不良的影响。
二、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2.1砂石矿料的合理选取
针对沥青路面的质量,深受砂石矿料质量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施工要求及有关规定,合理选取砂石矿料。在采购砂石矿料时,一定要对砂石的含水量、砂石矿料的形状、规格进行严格检查,同时为保证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应满足施工要求,路面上层砂石材料应选取辉绿岩,这种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与较大的硬度,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沥青表面的粗糙度,提高沥青料的粘度。
2.2沥青混合料的生产
首先,要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合理配比,对于机动车道的上面层沥青混凝土要使用 AC-13C,下面层使用 AC-25C,矿料使用石灰岩;细集料使用天然砂、石屑或是人工砂;填料为石灰岩粉;沥青质量要满足相关施工标准,使用重要交通道路沥青。为保证配比合理,需依照相关技术规范及试验制度对所准备的施工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在得到混合料的配比曲线后明确最佳沥青使用量。其次,将矿料放入烘干筒内进行加温,根据试验结果,应将矿料温度控制在 165-185℃,在振动筛分后放入热料仓进行备用;沥青需要使用导热油予以保温,对于普通沥青而言,其搅拌温度为 160-170℃,当施工主要材料温度满足施工要求后进行混合搅拌,待搅拌 30-60s 后进行取样试验,若是试验合格即可出厂使用。最后,要控制好沥青温度。
混合料在生产时,普通沥青的出厂温度在 155-165℃范围内;在进行铺摊作业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要超过 130℃,在最终碾压时的温度要超过 90 摄氏度;在道路正式投入使用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不可超过 50℃
2.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在我国现阶段的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多采用的是专属运输车辆将沥青混合料运送到施工现场。而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能够最大程度地投入使用,车厢内部需要涂抹一定的油层,以防止材料粘连在车辆内壁。在沥青料装车时,需依照一后一中的顺序,有效降低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的概率。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来对材料进行保温,以防止热量丧失,对材料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比如车辆可以采用帆布覆盖的方式来对沥青料进行保温。最后,在卸料过程中,施工方需做到高效、有序的指挥工作,以加强施工建设的质量与效率。
2.4摊铺沥青混合料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摊铺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应高度关注并重视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工作。现如今由于摊铺质量不佳所导致的路面质量问题呈明显上升趋势,又因为沥青路面摊铺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必须科学选择摊铺设备,结合工程的环境和实际选择合适的摊铺工艺。与此同时还要对摊铺的温度和速度予以合理的控制,摊铺温度应为 130 ℃ ,并坚持匀速摊铺的原则。
2.5沥青混合料压实
作为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压实是极为关键的。压实的力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导致沥青路面的性能降低。如果压实力度过大的话,会将原料压碎,降低了压实度和孔隙度,导致路面泛油或油包,由此造成的结果上文也提到过;而如果压实里度过小,导致孔隙度过大,使沥青路面老化变快。而路面进行压实时,一定要保证在高温下操作,将作业控制在特定的温度下完成,而且要在混合料不会推移和分裂时作业。在压实过程中以及压实过程后,要把握好两方面:①在压路机履带装上喷水装置,而要控制好喷水量;②路面在降到 50℃,一定要将路面上的机械、杂物等清理干净。
三、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路面施工的质量对交通运行的质量和安全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而且其也是关系到交通安全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关键要素。比如,要达到增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稳定性的目的,就必须要加大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力度。沥青路面施工阶段需要使用多种施工材料,选择材料时注意选择质量有保证且性能较好的类型。若施工材料的质量无法保证,无论采用多么先进的施工技术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因此注意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再者,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可聘请专业性较强的监理机构,对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进行科学检测,从而提高施工的质量。或者还可对沥青及砂石材料的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按照施工的要求和规范选择并应用施工材料,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3.2加大沥青路面施工控制力度
加强质量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且其也是道路施工之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在施工质量控制中,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组织的要求完成施工进度规划,在工程建设中的所有环节都必须满足国家制定的标准及要求,这样才能使其质量达到施工规范所制定的标准,顺利通过质量验收。另外,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尤其要重视一线施工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的控制与管理。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都能够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明确责任归属问题。与此同时,在施工中,应对工程的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的检查和处理。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发现明显的质量问题,需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避免施工中出现隐瞒质量问题的现象。
结 语:
总而言之,道路建设的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把控市政沥青道路的建设质量,以确保城市居民出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施工方需要合理选择施工方式,并及时有效地处理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以保障道路建设与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国森.简析如何提高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平整度[J].江西建材,2018(01):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