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设项目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更好地保证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在施工过程中引入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并更加注重建筑的结构,进一步保证施工的稳定性。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可以更好地选择支护结构和模式,保证支护技术的专业化发展,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应用
引言
在城镇化进程日渐推进的当下,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导致建筑物高度不断增加,很多高层建筑工程数量也不断增加,建筑工程地基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大。若无法确保地基施工质量,则会直接对建筑物整体质量带来安全威胁。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只有切实保障基坑的牢固性,才能够切实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1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主要特点
1.1施工中使用的支护方式较多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复杂多样的深基坑支护工艺,每种工艺和施工技术存在差别,需要施工人员结合深基坑具体情况,建立城市规划与工程联系,对施工当地的水文环境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施工方案,有效提高深基坑支护工作的施工效率。相关工作者需要找到最贴切的施工方案,就要保证自身专业素质符合标准,随着我国科技水平逐步提升,从事建筑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与日俱增,这些技术人员投入到施工过程中,能够为深基坑支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正因为我国使用的支付方式有很多种,因此施工单位进行深基坑支护工作时,需要依照专业人员的指示,结合当地情况开展支护工作。
1.2施工中基坑的深度相对较深
随着当前城市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的建筑规模和施工范围也在不断增加,大规模的施工导致城市建设规划与资源存在矛盾,为了节约用地,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建筑行业中,受到人们的喜爱并被广泛利用。然而,高层建筑需要更高的承载量,施工人员应当做好深基坑支护工作,合理巩固地下空间,提高支护工作水平,避免因深基坑深度大而影响工程,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提高我国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3具有较强的施工难度
随着施工形式的增加,人们对建筑的实用性要求提升,不同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每项工程都要有独特的标准,不同工程对深基坑的深度要求也不尽相同,单就深基坑支护而言,这部分施工就与传统建筑施工存在很大差异,并且施工难度也会有所提升。由于施工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与水资源的特点不同,施工难度也存在差别,此外,相关施工人员在进行工作时,也需要将排水和防水工作紧密联系,再加上深基坑深度大,也大幅提升了施工难度。除了上述难点以外,地下管线问题也将困扰施工的进行,深基坑周边都有较多的地下管线,为了避免建筑工程对管线产生影响,施工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提高施工水平,另外,大部分高层建筑施工区域小,施工材料没有存放的地方,很多管理人员将施工材料随意堆放,这也为深基坑支护工作带来困扰。
2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
2.1混凝土灌注桩技术
深基坑支护中混凝土灌注桩技术比较常用,需要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巧。目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作业有既定流程,混凝土灌注桩技术也是如此,操作流程如下:第一,保护基坑壁。施工的准备阶段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勘察,重点保护基坑壁,以此提高基坑壁稳定性。第二,基坑壁的加固施工。建议采用混凝土材料,当基坑壁的坚固性能达到一定要求之后,可以开始灌注孔施工。第三,灌注孔施工。根据施工设计方案设计柱列间隔,并且严格检查孔道,确定孔道内没有堵塞物就可以进行后续环节的施工。
2.2土钉支护技术
为了保证深基坑支护效果,必须在施工现场加固基坑边坡,这是所有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组织深基坑支护施工边坡加固最为常用的技术为土钉支护。这种加固技术主要是通过摩擦力作用,将边坡土体、土钉结合形成摩擦力,达到加固边坡的效果。使用土钉支护技术,需要提前勘察现场土层,计算出土钉可承受的摩擦力,以免影响土钉支护效果。
2.3护坡技术
要想加强基坑支护稳定性,护坡桩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非常必要。护坡桩施工的核心是钻孔压灌,施工流程如下:第一,采用混凝土加固护壁,在无砂混凝土中掺加碎石,在施工现场搭建桩基础结构。第二,桩基础结构搭建结束后,随即开始钻孔作业。钻孔过程中需要先确定钻孔位置,并做好处理工作,如果螺旋钻杆已经到达指定位置,可以在孔内灌注水泥浆。第三,水泥浆灌注期间的灌注速度、方向是重点,钻杆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匀速提升灌浆速度,灌浆厚度符合预定标准时可以停止灌注。第四,在深基坑内部填充骨料与钢筋等材料,通过高压作用灌注混凝土,构成稳定性强的护坡桩,加固深基坑。
2.4锚杆支护技术
在深基坑施工环节的锚杆支护技术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模式包括金属锚杆、水泥锚杆与树脂锚杆等,该项技术的优势在于操作便捷,不会增加深基坑支护的复杂性。施工人员进行锚杆支护时,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土层成孔、锚杆插入、灌浆施工、张拉锚固,其中土层成孔需要使用钻孔机,可以在螺旋式与冲击式两种钻孔机中选择。此外,包括钻进、出渣与清孔等在内的所有流程必须一次性完成。
3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3.1基坑的止水与降水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不断增大开挖深度,导致地下水环境逐渐复杂,因此在实际的工程中必须使用止水帷幕墙,能够更好地防止地下水渗入到内部结构当中。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施工建筑的防渗能力,也可以采取支护桩、地下连续墙等技术和方式,更好地维护支护结构,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可靠性,保障施工的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底部出现大规模的涌砂情况,要求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对支护结构产生影响。需要在基坑的底部采取井点降水工作,同时在基坑的周围设置回灌井点,防止在降水的过程中导致周围建筑的结构变形和下沉,进一步减轻对建筑的破坏程度。
3.2基坑底部出现施工缝、隆起和流沙等现象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注浆工作、对水泥进行搅拌和混合,因此容易出现许多问题,比如产生施工缝、基坑底部变形、出现流沙,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的类型预留一定的缝隙,要求施工缝的大小不超过400毫米,并且能够更好地与桩体进行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护的稳固性,必须对坑底进行加固,同时能够更好地防止地下水的渗入。
3.3基坑对周边环境及建筑物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不仅应该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对相关信息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还需要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更好地保障基坑与周围建筑物能够抵抗住周围土壤的压力,防止地下水的渗入,同时能够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隔断墙,防止基坑施工产生损坏。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科学的深基坑支护关键技术,其一,可以提高深基坑结构的稳定性,给后续施工打下扎实的基础;其二,也可以优化支撑土壁的效果,加强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牢固性,以免后期投入使用之后出现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明辉,陈乐意.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深基坑支护敏感因素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1):16-32.
[2]李雁峰.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3):143-144.
[3]韩卫东.某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优化与监测分析[J].城市住宅,2020,27(1):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