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2期   作者:邓嘉玲
[导读] 现如今,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促进了建筑工程企业的规模化发展,而建筑工程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促进了建筑工程企业的规模化发展,而建筑工程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传统的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致使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成为建筑工程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基本现状;有效策略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着建筑项目管理的整体成效。通过施工管理能够有效配置企业的资源,将设备、人员以及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三者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从而更好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问题。在开展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性和绿色性,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比如BIM技术),充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和周转效率,更好地节约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设计技术的应用,更好地为施工做好指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1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速,社会各界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量持续提高,因而现代建筑工程逐渐趋向大型化、高层化发展,不仅建设周期逐渐延长,而且施工所需要的设备、技术、工艺也较为庞杂多样,对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难度较高,并且不确定因素较多,由于施工期间为了赶超工期或是受到实际条件约束,施工单位对于施工材料、设备以及计划的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都会对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凸显,为了确保工程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切实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则需要管理人员能够正确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与协调职能。
        2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当前发展现状
        2.1建筑工程及施工质量控制力度低
        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和施工队伍在对建筑工程建设施行管理工作时,不具备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缺少强有力的管理和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过度浪费等情况也时有发生。同时,管理力度不足,也会引发诸如管理不科学、施工步骤混乱等问题.
        2.2工程管理方式
        在现在的大建筑工程中,通常会实行分包责任制,就是将整个大项目分成若干个小项目,再把小项目分包给各个小建筑承包商。由于长期的沿用这种管理方式且没有进行时代性的创新,因此管理混乱、责任模糊成为了现有管理方式的最大特点。建设中如果施工企业没有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影响施工质量,例如各部门、各施工单位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处于相互孤立的状态便会严重阻碍施工进度;各施工单位没有在一起进行工程施工协商,各单位的施工方式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施工效率不高,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等,这样的工程管理方式暴露问题诸多,如果不进行创新和改革,后续还会影响施工企业的品牌效应和业界口碑。
        2.3施工管理人员素质较差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也对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建筑施工团队的职业素养并不高,首先施工团队中很多人员都是农民工,并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也没有强烈的权利意识,所以对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较高的关注。除此之外,实际的施工团队中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数量非常少,所以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也非常低。与此同时,在建筑施工中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盲目追求自身利益,而忽略施工人员有关安全方面的培训,也有可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制度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很对建筑工程企业保留着传统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并且当前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根据现代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制度,这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部分建筑工程企业虽然有着健全的制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落实,使得其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化,没有真正意义上发挥其作用。由此可见,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制度势在必行,具体主要体现在:其一,建筑工程企业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成立专业的管理部门负责相关事宜,同时根据当前建筑工程企业的情况,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其二,建筑工程规模较为庞大,往往涉及到诸多方面内容,是一项系统性而复杂的工程。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证其全面性,囊括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形成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体系,保证该体系的全面性,例如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等。只有保证各项制度的完善性,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效果。
        3.2树立质量控制理念
        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切实意识到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更好地规范相关人员的施工行为,从而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为了更好提高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要注重管理方案的落实情况,而不是仅仅把规定停留在口头上。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管理层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和不合理的施工行为,更好地纠正相关行为,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另外,需要建立质量管理常态机制,将质量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保障了施工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对于企业长期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地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应用到建筑项目当中,从而更好地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3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当与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范、标准相符合外,还应当因企业而异,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所以应当制定基本的管理目标与方式外,还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优化。由于建筑工程事业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当更加全面,其中需要包括施工现场的秩序、环境、操作等因素,才能成为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而为了避免施工期间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资源浪费,管理制度当中则需要对施工单位与工作人员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其次,管理制度应当符合社会实际需求,对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提高重视程度,严格要求管理人员提高对于噪音、粉尘等污染成因的控制力度,以增强建筑工程施工的综合水平。
        结语
        良好的工程管理和优良的施工质量是最终工程质量的保证,这两者如中流砥柱不随时间的变迁而被埋没。良好的工程管理和优良的施工质量的存在前提是首先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再有较强的执行力和相较统一的执行标准,以及拥有时刻将品质作为第一要位的观念意识。针对在具体实践中已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并找出原因,根据原因制定改善对策,并在改善实施后进行一定时间的追踪,确定改善是否有效、是否产生其他不良影响等,与此同时思考有其他关联问题产生,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等。
        参考文献
        [1]兰小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J].居舍,2019,(23):135.
        [2]朱耀武.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215.
        [3]蔡益春.完善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200,203.
        [4]梁桂敏.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