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2期   作者:刘博 王涛 李晓晨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其中建筑规模逐渐扩大,高层建筑基础底板使用大体积的混凝土,相关的技术也不断得到广泛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其中建筑规模逐渐扩大,高层建筑基础底板使用大体积的混凝土,相关的技术也不断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该要考虑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从而确保施工技术更加完善。本文就高层建筑基础底板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高层建筑;基础底板;施工技术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选择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极高,尤其是要避免混凝土因为温差造成裂缝,影响建筑质量。所以在实际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同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基础底板的施工。本文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基础底板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准备阶段混凝土的技术施工要点
1.1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
        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工作人员应该要做好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工作,原材料主要是指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粉煤灰。其中水泥因为发生水化作用形成较高的温度,在实际的混凝土大体积中应用不容易散发,进而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升高,与表面温度产生温差,从而造成混凝土的裂缝,所以在水泥的选择上应该要选择具有较低水化热的水泥,这种性质的水泥主要是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以及掺杂粉煤灰的普通硅酸盐水泥1。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还应该要配合选择含泥量较低的粗骨料,这样能够避免降低混凝土的抗拉性和收缩性,在混凝土中配置石子,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抗压强度,同时在配置过程中应该要用水以及水泥水泥量适当减少,从而避免混凝土内部升温。在混凝土的配置中细骨料的选择主要是使用粒径平均、混有粗砂的混凝土,这样能够减少水泥和用水量,同时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上升,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现象。在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能够对混凝土的结构进行改善,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抗渗透性,避免混凝土在早期出现水化热现象。
1.2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也应该要按照现场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提前对混凝土进行配合和试配,在砂料中添加粉煤灰时应该要注意减少相同体积的砂量,同时也要确保水泥及时供应。
1.3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因为温度应力造成裂缝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很容易因为水化作用温度升高,这样就会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与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混凝土的应力收缩,从而造成裂缝。所以在施工前应该要对温度进行计算和分析,控制温度造成裂缝,主要的措施有:首先应该要对混凝土的表面采取保温或者是蓄水养护的措施来避免表面和内部出现较大的温度差,同时在养护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要对混凝土的温度上升速度进行控制,避免温度差超过10度;其次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该要对施工操作的工艺进行改善,控制混凝土出现较大的温差,同时也可以使用在混凝土中添加低热水泥、粉煤灰、减水剂、膨胀剂等,保证混凝土的湿润,或者是对骨料配合比进行改善,有效地降低水泥的温度,在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先设置较长结构,之后进行浇筑,使用温度钢筋来避免混凝土因为温度出现裂缝2。此外,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该要确保施工设备能够均匀上升,方便混凝土进行散热。在养护混凝土的过程中,还应该要延长混凝土的拆膜时间,从而促使混凝土表面的温度逐渐冷却。
2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2.1施工现场运输混凝土和布料工作
        混凝土在准备阶段配合好之后,进入施工现场之后还要注意混凝土的运输工作,使用专门的输送泵对场内的混凝土进行运输,同时还要注意使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施工浇筑,做好布料工作,从而确保施工工序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2.2浇筑混凝土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一般采取的施工方式有层层推进、斜向分层以及齐头并进三种方式,混凝土分层的厚度一般是保持在1米左右,斜向分层式的坡度与混凝土预拌自然流淌的坡度比为1比6,这样在搅拌过程中,能够延长混凝土的浇筑前留存时间,大概是维持在100分钟左右。在正式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应该要注意要在下一层的混凝土出现初凝现象之前对上一层混凝土进行浇筑,这样能够避免混凝土出现冷缝,同时也能够及时将混凝土表面出现的泌水及时排除2。
2.3振捣混凝土
        在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避免混凝土集中堆积,一般会将混凝土的出料口进行振捣,促使混凝土在后期施工中有自然流淌的坡度,之后对所有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在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该要注意设备插入到混凝土下层的深度维持在5厘米左右,同时在分层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通过“软接茬”对混凝土进行连续浇筑,避免建筑物因为施工造成裂缝。在实际的振捣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振捣的界限,避免在施工中出现三不管地带,从而造成施工出现漏振;其次是在筏板内预埋的管道能够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和振捣,主要是现在管道下面大概20厘米处放置混凝土,然后确保管道的两侧能够均匀、对称地进行下料,然后使用专门的振捣器将混凝土逐渐输送到管道底部,避免混凝土将管道挤偏,从管道两侧斜向插入振捣器捣实混凝土,之后从上层的管道缝隙中将砂浆或者是混凝土挤出,一直到整个砂浆充满管道,之后在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1。
2.4处理混凝土泌水
        分层浇筑以及振捣混凝土之后,因为混凝土中的水泥出现析水以及材料出现混降等现象,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一层游离水,也就是泌水,它直接危害并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在实际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要对泌水进行妥善的处理,为混凝土的质量提供保证。一般处理泌水的方式有两种,首先是在上层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预留一个集水坑,这样出现的泌水会进入集水坑,工作人员通过软轴水泵及时将泌水进行排除;其次是在筏板的顶层设置泌水坑,能够及时将浮浆进行处理和排除,然后使用海绵将泌水吸收,然后利用混凝土进行拍平,或者是混凝土出现初凝现象之前及时使用长刮尺将表面刮平,然后使用木抹子将表面压实,在混凝土初凝之后二次进行涂抹,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会水分的吸收,从而避免出现塑性收缩裂缝1。
2.5养护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和二次涂抹和压实混凝土之后要及时使用不同材料进行覆盖,从而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可以首先覆盖塑料薄膜,然后覆盖一层草席,若是混凝土的温度较低,则一定不能实施浇水措施。此外,一般最新浇筑的混凝土很容易发生较快的水化作用,所以在塑料薄膜覆盖之后马上采取保温养护的措施,这样能够避免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脱水现象,从而避免出现干燥收缩裂缝,一般用于蓄热保温的材料就是草席2。
2.6监控和检测混凝土的温度
        在对高层建筑基础底板进行混凝土的温度测量主要是结合预埋测温导线和电子测温仪进行温度测量。在浇筑和振捣混凝土之前要使用测温探头对混凝土进行初始温度测量,并记录好厨师温度;其次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测量并记录大气温度和入模后的混凝土温度;当混凝土入模之后,到完全振捣混凝土之前一般是每隔两个小时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测量和记录,计算不同温度的升降和温差值。对策闻到先进性预埋主要是将导线竖向埋设,然后再底板的面积支撑架上捆绑小木板进行隔离,确保测温导线的探头能够在支架上安装,并绑牢,一般会在底板上方、混凝土中心、表面以及表面下方安装4个探头并布置测温点2。
3结语
        总之,在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施工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该要主要控制混凝土出现裂缝,采用新型技术、工艺和材料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混凝土出现裂缝或其他问题,及时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施工技术的调整,从而确保建筑的质量,给建筑方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常之秋.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使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02).
[2] 王瑞.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 城市建筑,2016(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