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内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问题逐渐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通过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保证施工过程安全高效,之后再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进行优化,从而确保建筑工程建设完成后有较好的质量。本篇文章通过分析找出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现状,论述了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方法,可以为今后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控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施工质量
1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其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个企业要想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那么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项目有异于其他工程,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管理质量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而且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要保证建筑工程建设有较高质量,结合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实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提升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提升施工企业竞争力。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2.1工程材料质量存在问题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验收工作。施工方为了节约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材料采购中经常考虑便宜的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质量不能完全满足设计参数要求,如果在施工中使用,在最终验收环节被发现问题,将被延误工期,工程进度将大打折扣,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2.2管理制度缺失
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管理制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管理的标准和依据。但通过对现阶段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发现:各个类型的工程和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一般只是为了迎合检查而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起作用。
2.3建筑施工现场管控混乱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所涉及的工作必须要始终贯穿到施工的整个过程。只抓质量管理而忽略全局管理的做法很有可能会造成施工现场混乱。现场控制力量不足,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整个项目现场管控不协调。一方面,在建设项目现场管理与控制的划分与分类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总的来说,建设项目必然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有些部分的开发影响到项目的开发质量,甚至有些关键部分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同时,管理人员忽视现场管控,管理没有重点,只做表面工作,没有深入到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没有按施工设计方案进行,现场管理控制方案可操作性不强,因此,许多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跟不上,施工材料不充足,施工未能及时完成,完成了也没有进行验收。此外,建设项目总体管理意识的缺陷是缺乏系统性。这些问题的发生不但影响施工进度,提高工程造价,团队合作受阻,工程质量大打折扣。这一问题的实质是由于项目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因此,造成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施工管理效率低,对整个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此外,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仍然存在法制观念弱化、法律意识淡薄等现象,导致技术措施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2.4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建筑施工工人受教育程度一般较低,素质不高。他们只是模糊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对其他施工安全法规和施工要求认识不够。在建筑施工前,施工人员并没有得到培训,不知道施工的要点是什么,导致其对工作的认识不够,种种原因导致了建筑工作人员对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没有认识。由于工程量大、工期长,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节省上下班时间,干脆住在施工工地。施工工地生活设施简陋,部分线路老化,内部线路外露;与集中供电相结合,供电压力大,容易产生火花,引起火灾,很不适合人员居住,种种原因造成施工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施工单位忽视安全的重要性,没有制定应急措施,也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施工人员手足无措。
3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监管
业主方可以采用甲指材、甲供材及第三方采购等多种方式并存,来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关,对工程主要材料可以采用甲供材,业主方直接与厂家沟通,到工厂考察验货,然后签订确定好的产品;对次要材料业主采用甲指材,业主方提供产品样式,并写明品牌和产品参数,合同标准模板由业主方提供,业主方作为合同监督方参与施工方签订合同,零星材料由施工方自主采购,提供检测报告,监理全过程检查、监督。
3.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建设需要加强前期的科学设计规划,从而为施工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建筑工程开发建设时,要加强科学完善的监理方式,通过动态化的监督控制,保障施工质量健康稳定。督促企业根据自身的设备水平、从业人员数量、施工人员经验等情况,建立最适合自身情况的、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建设过程中组织结构的设置,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合理性有很大影响。监督体系越完善质量管理越有效,如果控制制度不完善,实际运行过程中的许多突发因素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一套合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加强对施工技术与工艺的管理
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各项施工技术与工艺的管控。首先,要做好施工设计方案的创新与优化,加强对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使用。其次,在进行施工技术与工艺的管理期间,要优先选择耗能少、污染低的施工工艺。对于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要加强管理与协调,积极鼓励施工单位优先使用节能、高效的设备,提高施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此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期间,要加强对应用BIM三维建模技术提前展示项目建成效果,同时检查图纸错误,计算出工程成本等等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大大推进工程管理效率,同时,还要注重通信技术与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现场的监测与管理效果。施工过程中,还要避免夜间施工问题的出现,以免施工产生的噪音对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产生影响。
3.4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某工程建筑面积5000m2,地下2层,地上8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度38m。为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做了以下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制度,最大程度的排除安全事故隐患。另一方面,首先,要建立健全生产经营管理体系,要根据经济合同明确相应的安全指标。对于进场的安全设施以及劳保用品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检测,要求施工方对人员都要进行岗前安全操作培训,甲方安全专干参与检查,监理做好记录等。其次,要建立健全安全考核体系。甲方每月对项目进行安全指标考核,考核结果与工程款支付直接挂勾,考核不合格或不达标的,处罚金额在支付工程款中扣除,当然,主要目的是让各方负责人引起高度重视,警钟长鸣。
4结论
为了加强我国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建设,维持市场行业稳定,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加强监督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实现一体系集成化的管理新方法,从前期建筑工程勘测设计到施工质量动态化管控,再到最终的竣工验收实行一体化的管理运营,将建筑工程的各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安合,高强.建筑施工管理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0):184-185.
[2] 杨大永,张延吉.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02):89-90.
[3]江北平.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