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作为高能耗的行业,其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的阶段,需要兴建大量的建筑与基础工程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同时旧建筑的拆解过程中也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因此如何对建筑垃圾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回收利用,进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能耗的降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可持续发展
引言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以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废渣500吨至600吨的标准推算,我国现有建筑面积至少产生了20亿吨建筑垃圾。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产生的污染相当于汽车排放尾气的两倍,建筑垃圾的带来的危害如此巨大,已经得到了各界充分重视。
1建筑施工垃圾产生的原因
建筑施工垃圾产生原因有错误施工方法、不合理施工技术造成返工浪费,以及节约意识不强等人为因素,以及建筑产品制作、加工质量不合格,生产工艺水平欠高等造成材料破损。
1.1碎砌块原因
砌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之一,实际施工中常会因诸多原因而产生大量的碎砌块,比如,①砌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环节不充分、不详细,造成砌筑工人没按技术要点施工,产生错误的砌筑方法或造成返工;②设计不符合建筑模数或砖(砌块)尺寸和形状不标准等原因引起砍砖;③砌筑工人组砌不当,或砌筑方法错误造成不应该的砍砖;④砌块运输破损或质量有问题,出现不正常碎裂。
1.2砂浆废料原因
建筑施工中产生砂浆废料的原因主要表现在:①砌筑时或装饰装修时产生的脚底料或没用完的剩料;②砌筑返工时产生了不能用的废料;③砌筑工人不注意节约造成的砂浆掉落。
1.3混凝土废料原因
混凝土废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废料之一,引起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混凝土制作、加工过程中产生漏浆;模板支护安装不到位而造成跑浆、涨模情况等;②工人在混凝土浇注振捣时技术不正确导致的混凝土浪费;②泵送混凝土时,操作不到位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到位或泵管里剩余混凝土;④混凝土工程性能不合格造成返工;⑤混凝土用量计算误差造成的过剩。
1.4钢材废料原因
引起钢材废料的原因主要有:①钢筋下料时不能充分利用一批钢材的长度,造成断头剩余;②工人绑扎、切割钢筋时技术不合格,造成钢筋弯曲变形而无法使用;③钢筋操作者不注意节约造成的浪费。
1.5桩头废料原因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因为预制桩操作不当造成桩头破坏、试桩施工中不合格桩拆除、预制桩超过设计标高部分截去的桩头、灌注桩在开挖后要将上部浮浆层截去,截下的桩头等原因而产生施工垃圾废料。
1.6木材废料原因
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木材废料的原因主要是:①制作木模板时产生的边角料;②支设模板时产生的边角料;③木材保护不当导致腐烂。
2对建筑垃圾的控制方法
2.1控制材料的浪费
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浪费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要尽量做到事前有效准备、事中严格控制,避免事后浪费材料形成建筑垃圾。从技术人员角度:在拿到施工图纸后,技术人员要认真熟悉图纸,将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做准确,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做仔细,做好每一道工序的验收工作,减少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材料浪费转化成建筑垃圾。
从施工人员角度:建立健全各项管理体系,全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通过体系的管理、制度的约束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并要让施工人员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建筑垃圾的危害,从而在工作中做到有效使用材料、避免浪费材料。从管理材料的角度:材料员应严格控制材料的数量;材料员要加强与施工管理人员的沟通,对提出的材料购买情况进行认真的审核,对提出的材料领用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批,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和管理要强化,避免材料的浪费。从资料员的角度:从刚开始承建工程时就一步步开始做,了解清楚所承建工程的工序,要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多多交流,减少出错的几率。
2.2加强现场材料领用管理制度及再利用
施工工人拿取材料需登记,并且乱扔垃圾要责任到人。领导做到视察,了解情况。尤其是可再利用的材料要做到循环利用,如钢模板、脚手架等。
2.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与广度,要让与建筑垃圾打交道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垃圾是一种资源,经常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最新科技方法介绍给大家。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其实在施工现场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可以多多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生产量,例如多余的砂浆、混凝土,在施工时科学下料,施工完清场后,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
3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建筑垃圾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形成建筑垃圾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建筑垃圾中大多数可以用作可再生再利用资源,这样就要求在建筑垃圾形成的过程中进行分类存放、管理,以便于日后的充分使用。在国外成熟技术的情况下,有15%的建筑垃圾可以在综合处理后生成再生建筑原材料,可再一次的用于城市的建设中;有80%挖出的土方可用作工程项目的回填中、铺设道路中等;仅有5%左右的有害有毒弃料和装修垃圾暂时没有再生利用价值。在国内建筑垃圾再利用体系还不太完善。在此情况下,首先应优先考虑建筑垃圾的就地利用和回收,做到定时定点收集。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建筑垃圾的控制:
(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编制废弃材料清单。实行“工完场清”的管理措施,每段施工工序结束时,把自己工序的垃圾清扫干净并编制可利用材料清单,递交给下一工序交接人员,以便于废弃的落地砂浆、混凝土等材料的二次利用。
(2)综合考虑施工用料,合理利用废弃材料:利用废弃模板制作一般性维护结构,如遮光棚、隔音板等;利用废弃的钢筋头制作楼板马凳、地锚拉环等;利用木方、木胶合板搭设道路边和后浇带的防护板;浇注后剩余或洒落的混凝土来浇注构造柱、水沟预制盖板和后浇带预制盖板等小构件。
(3)联手材料厂家,分类回收废弃材料:与胶合板厂和造纸厂联手回收可利用的木料、木板、废弃纸张;与钢铁厂联手回收废旧钢材;办公使用可多次灌注的墨盒,不能用的废弃墨盒交与制造商回收再利用。
(4)废弃砖、石、混凝土材料,经过除土、破碎、筛分等工艺,制成混凝土和砂浆用的再生粗、细骨料。
(5)经分拣、集中、重新处理过后的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废钢配件等金属,都可以分类处理,回收利用。
(6)在砖、石、混凝土破碎后,可以作为桩基工程中的夯填材料,也可以用于铺设道路基础。碎大理石还可以做马赛克风格拼图、DIY部分、室内不规则墙等。
4结语
现在社会速度发展越来越快,建筑垃圾成为了大家关心的一部分,建筑垃圾在无人搭理的时候不仅是废品,它还会污染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合理利用的情况下是可以变废为宝的。地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要想把它保护好,那就要从自身做起,而且要学会利用资源。
参考文献
[1]李逢舂, 崔高宇, 王玉宏,等. 关于某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垃圾的控制与利用[J]. 绿色环保建材, 2019(11).
[2]王尚军.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工程建设中关键技术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