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养护管理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2期   作者:曹春亮
[导读] 园林绿化工程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被广泛建设在景区、城市公园等场景中,起到了美化环境、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作用。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被广泛建设在景区、城市公园等场景中,起到了美化环境、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作用。为了使绿化植被长期保持良好、美观的生长状态,管理者应当深入分析绿化工程的养护要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养护工作效果,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管理措施
        1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参与园林保护意识薄弱
        在我国园林绿化方面并未提出完善的法律法规,从而导致草地监管存在不到位的情况,绿化植被常常遭到侵害。如,有些公民私自开垦绿地以种植农田,还有一些随意践踏园林,随意掰弄采摘花草,从而给园林的养护工作带来了困难,对此制定有效的策略来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1.2园林绿化欠缺科学性的管理
        城市的园林绿化是为了给城市一种美的感受,同时还有利于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但是大多数企业只注重前期的植被种植,而忽略后期植被的管理和维护,从而导致一段时间后植物就开始死亡。还有一些维护人员自身并没有专业的知识,对出现的新品种并不知道该如何养护,因此无法达到最终的绿化效果。
        1.3园林技术人员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园林绿化工作并不是那么简单,其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如,种植的植被是否合理,经常出现一些绿化人员自身对植物并不了解,随意选择植被,导致植被和当地地区性质不匹配。如,种植的树木过高,导致植物和植物之间根连根,缩减了空间,还有些搭配不合理,无论是春天还是夏天都是一片绿,一到秋天全部枯黄,缺乏季节性的搭配种植。同时还有设计性的问题,园林绿化所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生态特色,但纵观很多设计者们都是按部就班,忽略了绿化的艺术性,让人感觉不到特色。
        2园林绿化后期养护的技术
        2.1重视土壤养护工作
        土壤作为植物获取养分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影响苗木成活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土壤进行精心养护,为植物营造更加有利于其成长的生存环境。对土壤进行养护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的肥力,为此需要在原有园林的土壤结构基础上进行及时地松动、除草或添加养料等处理。除草的目的是减少杂草对土壤养分的消耗,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让植物可以始终汲取到充足的养分,同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除去杂草造成的阳光遮挡也更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松土则是为了增大土体的内部孔隙,让土壤保持良好的通透性,并且便于对土壤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和向其中填入有机肥等必要养料。简而言之,对土壤进行养护的核心是提升土壤的整体肥力,确保可以给植物供给充足的养料,保证其茁壮成长。北京地区土壤一般偏碱性,在施工过程中最好增加草炭土等酸性肥料。
        2.2园林植物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在养护过程中,时常会遭到各种虫害的侵蚀,轻者造成生长不良,失去观赏价值,重者植株死亡,损失惨重。因此,在园林养护中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将重点放在如何避免病虫害的大发生,而不是放在病虫害产生后如何防治打药上。在冬季,管理者可以采取树木涂白、涂药措施,这不但能有效防止天牛、吉丁虫等蛀杆害虫在树干上产卵,亦可预防腐烂病和溃疡病,延迟芽的萌动期,避免枝芽受冻害,还可以预防日灼现象的发生。涂白剂常用配方: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0.5份,油脂少许配制而成,涂白高度自地面1~1.5m为宜。在植物生长季节,防治天牛、木蠹蛾、吉丁虫等蛀杆害虫,可以使用树干注药法和根部施药法,使全树体都具有农药的有效成分,不论害虫在什么部位取食,都会中毒死亡。此法操作简便,省工省药、不污染空气,不伤害天敌,防治效果好。
        2.3重视修剪养护
        必要、及时地修剪对植物的正常生长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不仅增加植物成功存活的概率,对于植物后期的成长也有积极的养护意义。通过对苗木进行及时修剪,可以减少水分及养分的不必要流失,削弱苗木的蒸腾作用与呼吸作用。

不仅如此,通过进行简单地修剪,不仅有助于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还可以延长植物的成熟期。为提高成活率,修剪量很重要,在不影响植物大体形状的前提下,修剪量的增大,会使植物最大限度地减少蒸发与损失。不同苗木所需要的修剪量、修剪方式以及修剪时间都不尽相同,需要操作者结合植物本身特征以及园林景观需要等进行调整。通常按照季节、时段、方式进行不同的修剪操作,在保证植物正常生产的同时,维系园林绿化美观需要。
        2.4合理化灌溉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因为地区不同、气候不同,所以无法保证植物体内含有充足的水分。一般情况下,在建设园林绿化的过程中会根据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等进行区分安排种植,养护人员要根据土壤、植被的性质,光照的时间,合理化进行灌溉。如,园林绿化常用的灌溉方式盘灌,就是以干基作为圆心,在盘内进行灌水来养护,盘的深度可以控制在20cm左右,达到树冠滴水即可。另外可以松松盘中的土,保证水分能够充分渗透。除了盘灌之外,还有喷灌养护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具备降雨的设备以及输水的管道,工作效率较高,同时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一类养护技术则是滴灌,其具有机械性和智能性,比较节水,也能实现自动化的养护模式,主要是通过小水流来对根区浸湿,从而达到养护的目的。灌溉的方式有很多,需要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技术,促进植被的正常生长。
        2.5加强园林绿化的制度性管理
        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工作离不开规范化的制度,园林企业要在内部建立一系列技术以及操作标准,保证养护工作更加的科学合理化。施工单位内部人员要严格地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以提高园林绿化的养护质量。加强机械化的管理也是保证绿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人工相比于机械来说,会更耗费时间和金钱,融入机械化的管理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如今很多绿化养护单位都开始使用自动浇水设备、剪草机等,加强类似技术的使用并管理,来保证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岗位责任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定期对园林养护进行巡查,对园林养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将园林养护管理的效果和绩效考核相结合,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意识,对养护工作较差的人员给予处罚,表现优异者可以给予金钱的奖励,以此来提高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6除草
        2.6.1人工除草
        在绿化植被的生长中,绿化土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杂草,使植被难以获得充足的养分,影响绿化工程效果。为此,管理者需要在日常的养护操作中,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清除园林绿地中的杂草,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效果。除草要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初春杂草生长时就要安排工作人员用刁草刀将杂草连根拔除。但杂草种类繁多,不是一次可除尽的,春夏要进行2~3次,切勿让杂草结籽,否则第二年又会大量滋生。
        2.6.2除草剂除草
        在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中,针对大面积的绿化工程,管理者需要采用除草剂,来提高杂草杀灭效率,降低除草成本。在除草操作中,管理者要综合考虑植被的类型、杂草的类型以及杂草生长的周期,来科学选用除草剂,防止除草剂的应用影响植被的生长。在此过程中,管理者应当合理安排除草剂的用量,不能盲目施用,防止出现药剂污染。从杂草的生长规律来说,春天到夏天,管理者需要重点预防阔叶类杂草,从夏天到秋天,则要适当关注禾本科杂草,待到天气逐渐转凉,药剂除草工作才能够暂时告一段落,因此,管理者要准确把握好药剂施用的时机,提高除草效率。
        结论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一项比较系统且复杂的工作,需要长期的坚持,养护的技术也关乎到一个城市的美观性以及实用性。因此,必须重视对园林养护工作的管理,提高人们对园林养护的意识,建立严格的制度,保证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要加强对养护技术的管理,如前期的规划、后期的灌溉、修剪、施肥、防虫等,根据土壤的性质、植被的特性、生长的条件等合理化种植、养护,才能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效果,最终达到绿化城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瑞芳.现代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237.
        [2]王茜.探究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环节与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1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