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农业发展速度异常迅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农田水利水工工程建设也在不断进行技术改造。通过长时间的验证表明,围堰技术在农田水利水工工程建设中,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
关键词:围堰技术;农田;水利水工工程;应用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工程数量与日剧增。为了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要加强对于围堰技术的研究能力,通过分析围堰施工技术,能进一步为农田水利施工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技术保证。
1围堰技术在农田水利水工工程中的应用
1.1土石围堰
土石围堰的主体材料是土石,这种材料十分常见,所以其造价成本较低,很多地区可以省去运输费用,就地取材,土石围堰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防渗结构分为钢板桩心墙、土质心墙等。同时,以基坑是否被淹没为评判标准,可将土石围堰结构分为过水及不过水土石围堰,两种类型围堰结构的工序流程、适用情况都有所不同。例如,在选择过水土石围堰时,提前对堰脚及下游坡面采取防护加固措施,规划溢流面。在选择修建不过水土石围堰时,要准确测量农田水利工程周边区域河流水位,确保水位低于一定标准。如果在汛期内出现水位异常上升现象时,则及时采取防水措施。
1.2木板桩围堰技术
木板桩围堰技术通常在水深为1.5m-7m,河体流速小于2.0m/s的位置。通过勘测河床的水体流速,打一定距离和深度的木板桩,然后将各桩体紧密连接,避免出现渗漏。水深小于4m,只需利用单层木板进行防护,如果部分地区渗漏严重,可以在外层堆积一定高度的土体增强防护效果,还可以堆积碎石避免被冲刷。水深达到4m-7m时,则需要在填土以后使用双层木板进行围堰,这是由于此时水体总流速较高,单点受力较大,需要提高整体的维护效果,根据以往的建筑经验和数据分析,两个木板桩之间的宽度与水体深度有关,但通常不会小于2m。较高的木板桩围堰方法虽然可以更好地进行防护,但是中间位置容易变形,所以会利用拉紧螺栓的方式,使两板桩之间更加紧密,提高受力效果。
1.3浆砌石块围堰技术
在浆砌石块围堰修建过程中,要根据石块的层次进行卧砌,保证上下两层石块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空隙,必要情况下可以采用拉线辅助浆砌石块,保证石块内部不存在空洞现象。此外,在石块进行铺砌之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保证石块完全浸湿,然后再使用碎石进行填补处理。对于暴露在外部的浆砌石块要根据实际设计要求对其采取抹面或是缝隙填补处理。
2农田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施工要点分析
2.1水利工程围堰的连接技术
在农田水利水工工程围堰技术的施工过程中,防洪围墙之间的连接情况对整个农田水利水工工程的正常施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各施工单位要对水利工程围堰的连接予以高度重视。围堰接头部位主要是指围堰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连接部位,以此来保证防渗与防冲问题的发生。要想保证围堰的建筑质量,必须要保证各接头部位牢靠,有效地防范各种自然灾害对堰体造成危害。围堰建筑的作用是防渗,通过采取斜墙加垂直防渗墙的方法,以此来达到防渗的效果。在对农田水利水工工程围堰进行拆除时,可以借助水泵的作用对围堰建筑注入水,使围堰建筑内外的水位保持在6~9m。导流设计及围堰的实际工作情况决定着堰顶的高度,在拦截水流的过程中,根据堰顶的高度来调节导流设计,并与水面曲线相对应。围堰建筑作为保障农田水利水工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对项目的整体建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想保证农业事业的稳健发展,必须严格把控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堰体的建造主要受河流宽度的限制,当在河岸宽度比较狭小的空间进行施工作业时,通常会选择采取引开水流的方法来进行施工作业。
为了保证围堰技术跟上现代化的发展,要对围堰技术进行改造。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围堰技术的应用也应具有一整套完整的改造方案,为农田水利水工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围堰技术的改造,要针对具体的施工情况来定,以此来保证围堰技术的改造与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建设相同步。在对围堰建筑进行拆除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先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检查,然后根据工作的相关流程进行施工作业,工作人员应按照导流洞的方向进行退挖出渣,并做好善后的清理工作。
2.2围堰建筑的加固
首先,依照作业设计规范,在作业现场外围借助钢质围堰结构实施焊接加工,在完成焊接工艺完工后必须实行结构承压测试,之后对组合的密度实行研究,当全部检测工作完工后,才能继续推进后期施工操作的推进。其次,在作业现场对吊塔的使用情况比较多,因此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确保吊塔参数校准后才能继续进行相关的定位处理。然后,在焊接工程完工后,需要对操作现场的土壤状况,对围堰建筑实施自然重力条件下入土操作。最后,恰当依靠外力对围堰建筑实施调校,进而依照对应的作业标准对钢板结构的入土深度实行合理化校准。倘若作业中围堰坡面遭受了雨水侵袭,为防止工程结构塌方,现场作业人员还必须实行特定的工艺加固处理。
2.3控制结构走向与水流方向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阶段中,流经水流将持续对围堰结构造成冲刷影响,这也是导致临时性围堰结构耐久性较差的主要因素。水流所施加冲击作用力越大,则围堰结构的使用寿命越短、各项性能下滑幅度越明显。因此,在围堰施工中,技术人员应开展施工现场考察工作,持续采集相关工程信息,如施工区域土质承压性能、水流方向、水流量、流速等等。随后,在其基础上合理设置围堰结构的主要走向,确保结构与周边区域自然环境走势、水流方向相适宜,不会产生过于明显的冲突,将水流所施加的冲击作用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此,可以改善围堰结构环境情况,适当延长围堰的实际使用寿命,保障施工安全。
2.4导流优化工作
施工过程中,对目标河段进行整体和分段的疏导,可有效控制水流对围堰钢板的冲击力,从而保证围堰的功效得以正常发挥。如果针对河床宽度较大的情况实施围堰施工,则可分别安排实施围堰工程,由中心向外逐步施工,从而有序完成围堰实施及拉装环节。如果施工区域的水流速度较大,要面向整段流域进行有序的导流,尤其在水量较多的夏季开展施工,需重点考虑将水流全部切断,从而降低此后分段导流对整个项目实施的影响。
2.5黏土填充技术
围堰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回填土技术,技术人员要做好围堰结构的监测工作,通过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监测获得可靠的数据,从而做好回填土的准备工作。相关技术人员要根据围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回填材料,一般情况下围堰回填土会选择粘土进行填充。回填土的填充多采用分层填筑法,要合理的控制回填土的厚度以及回填土使用量,要使回填土均匀的填入基坑中。充分保证回填土施工质量符合工程整体的稳定性要求。在完成回填土的填充作业之后,需要通过压实机械设备来进行充分压实。
结语
围堰技术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进行围堰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以提高围堰质量,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朱卫国,陆峰.高韧聚丙烯土工管袋在深水围堰工程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17(6):213-216.
[2]施旭东,陈龙,赵振华.复合围堰支护技术在管廊下穿河道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8,47(S1):662-665.
[3]吴启和,张国志.近坝消能区过水围堰水流特性研究:以富春江水电站船闸改建工程为例[J].人民长江,2018,49(14):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