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进的施工技术随着我国的基建实力的逐渐强大不断发展,同时传统技术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提供了技术保障。为了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框架剪力墙结构被创造,并从此成为了建筑工程行业赖以发展的应用结构。同时,该结构的施工技术在不断运用与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受到整个行业的青睐与效仿。本文在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本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讨论了该结构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目前,大部分城市建筑运用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此结构的帮助下,建筑质量明显加强,而且保证了建筑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并使业主对建筑的诸多需求得到满足。但是,一些技术上的缺陷依然存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随着该结构的广泛应用,施工技术会不断取得突破,从使整个建筑行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1框架剪力墙结构
1.1框架剪力墙结构概念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传统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的结合,也被简称为框剪结构。由梁、柱构成框架结构可以承受建筑的纵向载荷,并且有保护与分隔的作用,因此框架结构具有灵活布置、高效率等优势。但是框架中的节点会有较大的集中应力,这导致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显著降低,因此高层建筑中较少直接采用框架结构。
由于人口集中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土地面积又具有较大的限制,致使高层建筑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具有良好的前景,所以高层建筑中所应用到的结构与技术必须得到有效的改善,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由剪力墙组合形成的剪力墙结构可以同时程度横向与纵向的载荷,同时还能增大建筑空间,保证了室内的空间开阔性。但是剪力墙结构存在着不易拆除且灵活性较差的短板,并且也难于实现在建筑空间内部的自由布置。因此,集聚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各自优势于一身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被推出,其不仅横向纵向的承载能力较强,同时还具有相对更高的灵活性,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变形特点
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力的影响下,两者的线性曲线会存在一些区别。框架结构主要产生剪切开进形式的侧向变形,而剪力墙结构主要产生弯曲开进形式的变形。因此可以看出在受力性能上,两种独立的结构间的区别大有不同。楼板的协同作用可将两结构合理结合,从而框剪结构便有了与上述两个独立结构均不相同的变形特点。由于楼板平面内存在的刚度相对较大,致使同一楼板处产生的位移基本上相同,因此框剪结构呈现出反S形的弯减曲线。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相反的变形特点使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在载荷的作用下产生的位移更小,从而影响了框架结构的特性。而框剪结构产生的侧向也会处在两结构之间,形成一个折中的效果。基于以上原因,框剪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侧向位移会越来越小,同时内力的分布也更加合理。
1.3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
剪力墙结构在侧向上的刚度相较于框架结构会更大,因此能够更大的水平载荷。介于这种特点,应对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载荷做进一步的调整,以使变形更加协调。在水平作用力的影响下,楼层的纵向高度会产生一定范围的变化,所以剪力在框架与剪力墙之间以及各楼层内的分布情况会产生相应的改变,并且受到结构刚度的影响。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底部没用剪力作用,因此是在建筑总高的中上部进行剪力的控制,而在纯框架结构之中的剪力主要集中在框架底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布置框剪结构剪力墙时,必须参照框架结构的协同作用进行内力的分析与计算,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框架部分上层构件的安全性。
2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施工前的准备
在进行正式的施工前,必须将技术与人员方面的准备工作做好。首先,进行施工作业的人员必须全面的掌握与施工相关的图纸,规程以及质量的验收标准。如果在这过程中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缺陷,需依照有关的规程进行合理且有效的修改。施工方案与技术的交底工作必须在开始混凝土的施工之前完成,以保证进行施工作业的人员全面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工艺与方法,从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全面的保证。
2.2蜂窝与空洞质量控制
确保振捣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墙体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基础保证,同时还需适当利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在浇筑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的控制,40cm左右的控制范围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合适,同时还需保证浇筑过程进行的连续性。若浇筑作业受到施工条件的影响不能继续进行,则距离再次进行浇筑的时间间隔不应该超过2小时。此外在对墙体的重点部位进行浇筑时,必须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从而保证质量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2.3剪力墙混凝土的离析控制
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混合比例是保证坍落度负荷施工标准要求的前提,同时要进行坍落度的测试,以保证符合施工要求。为了防守漏振或振捣过度,需要确保墙体混凝土施工过程振捣作业的匀称性。另外,为了有效提高浇筑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密实性。
3框架剪力墙的施工技术
3.1框剪结构及施工过程的测量要点
在建筑进行施工的时,要合理测量框剪结构,其中应用到防线测量的方法。第一步要根据整个工程实施所利用的设计图纸进行测量,然后再借此计算建筑工程的测量。严格的依照放线测量标准,同时要合理的利用先进的放线测量仪器如经纬仪等,以保证顺利进行测量作业。在需要对建筑整体进行把握时可以借助无人机的先进技术,进行轴线控制网的准确且高效的构建。同时为了能够给工程方案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撑,应利用实测数据构建三维模型。
过程中要对测量的情况进行标注,并对放线测量采取综合的分析,以及反复的校核,以保证放线测量结果的准确,从而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
3.2框剪结构中钢筋的施工技术
应用框剪结构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钢筋的施工相当重要。只有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合理有效的解决钢筋的位移问题。其中把控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钢筋的选取。钢筋的最佳规格以及等级的选取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同的选取方案对建筑质量以及施工难易程度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钢筋的单价对建筑整体成本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因素的综合考虑,确当钢筋的最佳选择方案,以达到整体工程的质量更佳而造价更低的效果,同时必须保证贯穿始末的整个施工工程能顺利进行。第二,钢筋在节点处的施工。由于节点处在钢筋的密集区,所以作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难点之一的钢筋施工技术,主要是在梁与柱的节点处进行。首先要装配节点处密集度更高的钢筋,然后在上面浇筑混凝。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操作熟练程度也是节点处钢筋施工的关键,为了使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同时避免钢筋位移等不利情况,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与操作水平。第三,避免出现节点钢筋位移的措施。第一步要做的是严格的固定好箍筋框,然后再合理的控制好钢筋的位置,以达到降低钢筋位移出现几率的目的。 同时还需确定梁与柱间的节点位置,由于节点较多,所以可利用绘图放样的方法以保证个节点的稳定准确。
3.3框剪结构中模板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完成后需进行模板施工,其目的是提升浇筑工程的品质。框剪结构在进行模板施工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模板的施工。工程内部以及墙体处是模板施工的主要位置,其中的难点是节点位置处的施工。模板材料的选取也较为重要,因此再施工期间需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材料选取。节点处的混凝土与其他施工位置的轻度等级不同,所以为了减少墙体裂痕要注重混凝土选取的差异性。第二,支撑模板的施工。在施工工程的前期需要进行实验考核,考核合格后再进行施工作业,同时施工所用材料必须在检测符合标准之后才能投入使用。施工模板主要是建筑外部的构建框架,因此为防止事故的发生,此模板需能够承受施工人员的压力。
3.4框剪结构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模板施工结束之后必须进行检验工作,只有合格之后才能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其主要的施工内容分为三项:第一,选择并调整混凝土。混凝土在选购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需在合格之后才能按一定配比在施工中运用。同时也可依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的配置。第二,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施工涉及的范围较大,混凝土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因此需要不断的进行。只有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以防止层与层之间发生开裂。第三,混凝土的后期维护。混凝土在浇筑完之后需要有力的维护。混凝土表面需要处于湿润的状态,所以要依据现场周围的天气情况,在适合或者必要的情况下为混凝土层喷水,并且禁止任何人员在混凝土上面行走或踩踏。
3.5框剪结构中的缝隙控制
由于大多数的工程都在夏天进行施工作业,天气温度相对较高,所以如果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的化就会致使混凝土层出现开裂的问题,所以必须进行有效的防范措施。一般所采取的方法是合理改善混凝土的配比,提高原材料的品质,并在配置的过程中加入减水剂,禁止添加膨胀剂,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开裂以及缝隙的产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依据标准,并利用混凝土泵进行混凝土的运送。
3.6框剪结构内隔墙的施工
内隔墙可在不影响墙体称重的情况下实现对建筑的美化作用。其主要的施工技术也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材料的选择。砌块应该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在保证优异的抗震性能的同时也可起到美化内部空间的作用。第二,内隔墙的施工。其施工技术相对较容易,施工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屋间隔,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合理性。
4框剪结构施工注意要点
框剪结构的施工技术具有较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对操作水平要求较高,不当的操作不仅使整体结构的稳定与安全性降低,而且也间接的增加了建筑成本。因此在框剪结构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的遵从以下的几点:第一,材料要择优。施工材料的质量影响着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在各行业中,建筑行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所以施工材料的质量首先要得到保证,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与钢筋的选择。同时需要对施工相关的各种机械设备做好维护管理工作,以确保框剪结构的顺利完成。第二,地震灾害具有较强的破坏性,会使框剪结构承受前所未有的载荷冲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过渡层剪力墙墙体的载荷承受性能,对此应该优化过渡层的设计,同时也应提高过渡层的延展性。
5结束语
目前在建筑工程的最常用的便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它能显著提升整个建筑的灵活性、安全性以及工程的质量。但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对此,框剪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点是施工技术与施工方式的依据,必须要重点把握,注重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并提高与完善施工技术与工艺水平,同时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将更加先进的设备投入到框剪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保证工程质量,从而使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使用中发挥出更大的优势,以进一步推进整个建筑行业以及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元平.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2):46+45.
[2]应永泉.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与预算,2019(11):89-91.
[3]陈涛.分析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9,9(09):234-235.
[4]伍艺.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