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水平发展的好坏直接关乎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当下随着科学技术飞速的进步,各类农业技术也逐步进行了巨大的改变,农业机械化目前已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本文就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以及新模式展开了研究,最终给出可行的解决举措。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培训;新机制;新模式
引言: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是在农业发展中一个巨大的进步。随着时代科技化的快速进步,农业机械方面也在不断更新创造。为了更快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强化农业机械化培训新机制以及新模式。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小麦的种植到水稻玉米等农业机械化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推进下,农业机械化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机械化发展的稍晚,因此发展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还有工作的项目比较的繁琐,致使当下时期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情况尚且不够乐观,那么就必须建立完备的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以及新模式。
一、农业机械化培训的重要作用
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开始,农村不管是在产业结构,或者是生产方式上都具有极其显著的改变,生产方式的改变直接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益。农业生产方法的改变,科学技术在其中发挥着积极的推进效用。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我国国民经济已经获取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么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离不开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支持。因此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来讲,为了让经济快速进步,那么就需要注重农业发展的积极效用。我国当前的农业发展亟需强化的便是农业机械化水准,农业机械化水准越高,那么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及农产品的质量也会逐步提升,农民也可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提升国民经济。实际上,机械化程度的优劣是与人相关的,需要人为进行操作,因此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具有新型机械是不够的,农民是否可以操作农业设备才是重要的根本所在。目前,我国农民文化水准不高,因此必须要强化对农业机械化培训,创设完备的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以及新方式,促使所有农民都能够科学、精准地掌控各类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操作方式,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存在的不足
(一)培训创新问题
在进行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的时候,理应注重农民的实际需求以及特征,有目的性地挑选科学的授课内容以及方案,尽可能地使用最近题材[1]。但是,目前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在创新以及针对性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活动不能对农业的进步起到任何的推进效用,针对农业也缺少充足的吸引力。
(二)培训的结构问题
目前,大部分区域在进行农业机械培训的时候,一般都遇到了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培训结构僵化的问题,在展开培训的时候未能从农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分析,尚未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导致教学资源严重浪费。
(三)培训支撑问题
很多农业机械培训活动因为遭受各类因素的阻碍而难以展开,例如,在培训内容上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针对传统的问题进行培训[2]。除此之外,在培训方法上缺少一定的吸引力,在培训的时候缺少新型的技术以及设施。在以上多种因素的阻碍下,致使培训质量以及成效都尚未提高。
(四)部分农民素质较低
部分农民因为接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下,因此在对其展开培训的时候,对各类理论知识以及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只是学习实际的应用技术。除此之外,部分农民缺少有关的法律意识,觉得自身的农业设备仅需要在田地里展开工作,因此没有必要上牌照,对组织的农业机械化培训也不重视,不去参加,还有一些农民甚至缺少正规的驾驶操作执照,便随意展开作业[3]。并且,还有部分农民不注重安全问题,出现运用农业机械设备违规进行载人载物的情况,尚未了解此现象的严重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威胁生命。
三、创建完备的农业机械化培训新机制和新模式的方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
如若想要做好农业机械化的培训工作,那么就需要提升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准,培训教师是展开培训工作的主体,培训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培训质量的优劣。因此,有关部门理应给予培训教师足够的尊重,持续鼓舞培训教师,唤醒培训教师的授课激情[4]。有关部门为了提升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准以及专业素养,那么就必修强化教师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提升教师授课的责任心,培养教师热爱职位、积极奉献的精神。
(二)对培训教师展开科学管理
1.培训教师在展开备课的过程中理应进行集体备课,教师和教师之间要展开交流、探讨,及时发现在授课中遇到的问题,并寻求相关方式进行处理。
2.理应定期对培训教师展开相关的培训以及参考考察活动,针对比较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经过培训以及参考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授课质量。
3.理应创建基础规章制度来约束培训教师的行为,要求教师要依照规章制度展开教育,对培训教师展开法制教育,提升培训教师的法制意识,并且要将制度的实施落实。
(三)强化对农业机械化培训投入力度
针对农业机械化培训来讲,教师如若要提升自身的培训能力,那么就必须提起相关部门的注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农业机械化的培训,仅靠自身的付出是达不到效果的,必须要有有关部门的帮助。
(四)农业机械化培训与政策结合
对我国务农群体来讲,我国政府时常会面对农民推出购买农业机械产品的优惠政策。除此之外,还会举办各类农业机械展览会。农业机械化培训能够和优惠政策相互融合起来展开推广,引入农民群体主动参加到农业机械化培训过程中。
(五)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培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来讲,也要注重互联网所带来的优势,使用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针对农业机械化培训的管理者来讲,理应积极争取到有关农业管理部门的重视,在当地最大的农业信息网上来呈现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有关内容,使用互联网的优势促使众多农民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及时地学习农业机械化的有关内容。
(六)和农机监理工作结合
假设要想提升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成效,不单单要注重对技术的培训,还需要注重农业机器的安全生产。大部分农业机械事故的出现,都是因为农民缺少专业的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导致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因此,对于农业机械化培训来讲,为了获取积极的培训成效,那么就必须和农机监理工作相互融合起来,促使监理工作和农业机械化培训相互组合,共同协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业水准的高低和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培训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只要我国的农民都掌握了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我国农业才可以进一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农作物产量也会有着一个大幅度的增长。农业机械化培训是一项极其关键的工作,必须要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起重视、加大投资力度,经过农业机械化培训推进我国农业的飞速进步。
参考文献:
[1]房豁亮. 浅析县乡(镇)两级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与新模式[J]. 现代农村科技, 2019(12).
[2]韦自山. 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与新模式[J]. 低碳世界, 2017(20).
[3]郗颖. 探究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与新模式[J]. 农村科学实验, 2018, 000(012):32,34.
[4]柏银生. 米脂县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与新模式[J]. 农民致富之友, 2012, 000(022):111-111.
作者简介:黄秋琼(1968-8-8),女,仫佬族,广西罗城县人,大专,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化培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