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车辆构造比较复杂,使用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进行保养与维修。车辆检测诊断系统是一种关于车辆的综合诊断技术,是维护车辆质量、延长车辆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辆检测的相关技术与设备不断完善。
关键词:车辆;检测诊断;保养维修
引言
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2017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2901.54万辆,同比增长3.2%。我国产业规模预测2020年汽车产销规模达到3000万辆,2025年3500万辆,2035年3800万辆;其中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总销量7%,2025年超过15%,2030年超过40%。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将催生一个全新的新能源热管理零部件市场。
1车辆检测诊断方法
1.1仪器诊断法
无论是在汽车的诊断,还是在汽车的维护等方面,都广泛地应用到了车辆检测设备,同时在我国的交通管制系统中,车辆检测器也是一个十分基础的设施,可以对路面上的车辆信息进行及时的检测,从而对路面情况作出一定的控制决策。车辆检测设备在对车辆故障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它主要的优势就是可以对故障问题进行集中的检测,快速地发现发生故障的位置,及时确定排除故障的方案,从而在第一时间内对故障进行处理,而且,利用车辆检测设备也可以提升汽车维修的质量。对于车辆检测来说,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对已经出现的故障进行检测,及时的发现故障部位并进行排除,其次是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对车辆的情况进行了解,得出相应的分析报告,确定车辆目前的情况,寻找出合理的方式来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1.2人工经验诊断法
人工经验诊断法是指在汽车不解体或局部解体的情况下,有经验的维修人员通过“望(眼看)”“闻(耳听)”“问(询问)”“切(手摸)”等来实现。如“三脚油门”通过发动机怠速、中速、高速检查,对发动机的技术状态、综合性能、平稳性做出评估。同时利用断火断电法、断油法、增减负荷法、温度再现法等诊断分析手段的科学性有效查找出汽车故障原因。
1.2.1眼看
观察汽车的漏油、漏水、漏气、漏电,尾气排放,仪表工作情况,方向跑偏、发动机的抖动及转向摇摆等。
1.2.2耳听
察听发动机运转声音,消声器的声音,确定如爆震、敲缸、瓦响等故障原因。
1.2.3手摸
触感发生故障部位的温度、振动,各配合部位的过热,轴承的松紧度,总成部件的松旷,柴油发动机高压油管的脉动等。
1.2.4鼻嗅
嗅汽车在运行中,发出的特殊气味,如离合器摩擦片的烧焦臭味,润滑油不正常的燃烧臭味,电路胶质线的烧焦味等。
2车辆保养维修质量
2.1完善日常维护与保养制度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车辆保养与维护工作亦需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相关运输单位还应制定定期的工作计划,并交由交通部审批。在开展车辆的日常保养与维护工作前,技术骨干应统一向维修人员进行规范讲解,并对其进行现场指导,随后再由单位分队车辆维修技术指导小组跟班考察。
此外,负责部门还需根据相关制度定期对车辆技术状况和辅助工具配件进行检查,严格对维修质量进行审核,严厉打击敷衍塞责的工作态度。
2.2加强车辆维修和润滑养护检查
在车辆维修和养护工作中,检查工作是重点内容,因为只有对车辆的各个部分进行全面检查,才可发现其中处于故障状态的零件,以便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车辆的养护和润滑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检查时,可以由驾驶人员自行检查,还可由专业的汽车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在自检过程中,可对车辆中的常见故障进行排查;专业人员的检查是对车辆进行定期、专项的检查,从而使车辆始终维持较好的状态。在对车辆检查过程中,要体现出全面性,具体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首先,对车辆的相关参数和使用情况充分了解,根据驾驶人员的自检情况,维修人员重点对存在故障部分进行检查,从而确定出故障点;其次,为确保后期的润滑保养工作顺利进行,还应对车辆的发动机、灯光、刹车、仪表盘等展开全面检查,了解车辆的真实信息;最后,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应进行针对性的维修,告知驾驶人员车辆情况,促使其改正日常驾驶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减少产生的不规范操作,保护车辆的使用性能。
2.3加强车辆重点部分的维护和保养
在日常维修和润滑保养方面,应加强重点部分的维护工作。例如: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发动机提供动力,因此,发动机是其中的重点部分,在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上,应对其重点维护。部分车辆长期处于不好的形式环境中,各种杂物会影响发动机散热功能,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对散热器及时疏通,同时采取保护措施。如:对于长期行驶在野外的车辆,可在其发动机的散热器上罩上带孔的防护罩,既可实现对发动机的保护,还能确保其散热性。当冬季外界气温较低时,部分使用柴油的车辆常由于温度问题升温较慢,不但对发动机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还导致驾驶室内的温度过低。对于此种情况,车辆的维修人员应在车辆中更换节温器,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工作温度,从而控制气温对发动机造成的不良影响,为驾驶人员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车辆,其养护形式各不相同,应结合车辆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维修和润滑养护方式,提高车辆的使用性能。
2.4保证车辆维护和保养工作的全面性
针对于车辆维修和保养工作的开展,一定要保证全面性,对车辆的各个部分都加强维修和保护工作,进而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提升车辆的使用安全性,同时,也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切针对于车辆维护和保养工作的开展,要考虑到各方各面的因素,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都知道,在东北地区,四季的温差比较大,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炎热,而在冬天的时候天气比较寒冷,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注意到气候的变化可能会对车辆造造成的影响。比如,在冬季的时候,天气比较寒冷,部分使用柴油的车辆会由于温度升温较慢而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车辆的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来说,一定要注意更换节温器,确保其有比较高的工作温度,从而控制温度对于发动机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由于温差比较大,车辆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热胀冷缩到物理变化的影响,车的轮胎也会产生一定的损耗,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定期对轮胎开展检查工作,保证轮胎的正常使用。除此之外,对于车辆的各个部分,各个零件也要定期的开展检查。仔细检查车辆,重点检查制动、轮胎及转向等,如转向部件连接牢固与否、轮胎气压充足与否、轮胎螺丝紧固程度等。通过全面而又及时的检查工作的开展,加强车辆维修和润滑保养工作,进而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提高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汽车行业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目前来看,车辆诊断技术和维修的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车辆诊断技术以及车辆保养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车辆检测系统,从而为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中柱.汽车保养与维护的几点思考[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10):56.
[2]柳礼,李汝勇.汽车维修与保养方法的探究[J].时代农机,2018,45(08):218.
[3]崔艳宇,石庆国.关于汽车保养与维修的几点思考[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7(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