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建筑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第13期   作者:马庆年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规范越来越严格。建筑工程企业为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规范越来越严格。建筑工程企业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需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能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促使企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施工管理
        引言
        在建筑工程活动中,管理是保障工程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不仅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维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减少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问题
        建筑工程活动伴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在工程活动开展过程中,安全管控是主要的管理工作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重视。因为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往往牺牲安全管理方面的成本投入,造成安全风险过高,给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1.2人员设备问题
        建筑工程活动开展的主力是人工和机械设备,所以,对人工和设备的管理非常重要。人员管理的效率对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有很大影响,而设备管理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和使用过程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人员情况复杂,不同工种和不同作业交叉进行,造成人员管理困难,工程活动内部掣肘,给工程开展造成障碍。机械设备由于维护管理不当和使用调配不科学,导致设备窝工和使用故障,不但加大了成本投入,还影响工程进度。
        2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保证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在传统管理体系中,由于管理部门职能重叠或权责不明,导致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矛盾,不同部门的管理要求相悖。在发生问题时,由于权责不清晰,造成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相互推诿,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因此,需要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将工程活动的管理任务明确划分给不同管理部门,且在部门内落实到人。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传统管理方式以直线型管理模式为主,在工程开展过程中,信息传递速度较慢,管理效率不高。因此,需对管理模式加以优化。通过使用矩阵式管理方式,能极大提高管理指令实行效率;通过交叉管理的方式,能使工程管理更灵活,提升管理水平。
        2.2加强设备人员管理
        建立合理的管理层级,通过项目管理人员、现场管理人员、作业班组管理人员等逐级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加强,将管理制度落实到施工管理的最基层,使管理手段发挥最大作用。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了解现场情况,充分考虑施工技术要求,使其能有效调节作业面和作业班组之间的工作冲突。
        2.3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安全事故的预防做好项目安全风险分析工作,对可能造成项目安全风险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风险概率和事故影响。根据安全风险程度,制定项目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对不同种类的项目安全风险进行控制,以降低安全风险概率和事故发生后的不利影响为主要内容,做好对安全风险的管控。例如,在安全事故预防工作中,建立工程安全风险档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记录,形成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人人抓安全、人人管安全,提高安全风险预防水平。
        安全事故的处理安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按照事先编制的安全预案,开展事故处理工作。事故处理原则以降低损失和影响力为目标,做到快速响应和处理高效。在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处理的收尾工作。
        3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3.1施工材料问题
        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材料的制约。如果材料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则无法保障。

很多建筑工程企业为提高自身经济利益,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构配件和原材料,导致工程产品在使用性能和安全标准上无法满足质量要求,最终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相关部门统计近几年所受理的投诉案件发现,房屋及建材类的投诉比例始终位于前列,而此类投诉中关于质量问题的投诉居首位。2016年,全国范围内有12672件关于房屋及建材类的质量投诉,占总投诉量的4.7%;2017年共计7141件,占比4.5%;2018年共计9914件,占比5.1%;2019年高达28060件,占比5.6%。劣质建材必然给施工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3.2施工技术问题
        在建设过程中,需通过多种施工技术进行不同部位的施工。由于人们对建筑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对建筑工程产品的使用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施工技术很难达到相应标准,而在新技术的使用中,由于人员素质和施工实际使用经验不足,存在应用不当等情况。
        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影响巨大。例如奥运场馆水立方的建造采用膜结构,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美学价值,满足使用性能,同时在质量和施工速度上有显著提高。通过ETFE气枕技术,构成表面3000多个不同形状的气泡结构,是先进技术实践应用的完美体现。然而现实中许多工程在新技术的使用中,由于技术不成熟或施工人员掌握不熟练等问题,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产生一些瑕疵,所以需重点管理控制。
        4控制施工质量的措施
        4.1建立科学的质量监督体系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在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中,要利用好施工单位管理层自我监督、监理单位第三方监督、业主单位监督和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整体监督机制,通过多方监督机制确保建筑工程过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单位质检人员要做好每道工序的监督检查工作,并上报监理单位进行抽检。对于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要通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3方的共同确认。建筑市场相关管理部门对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4.1.1材料质量的监督在施工材料质量管理中,对进场材料严格履行复检工作。核对材料品牌、规格、型号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并对材料出场合格证、批量等进行检查,现场抽取样品进行材料质量的复检,产品检验合格才能允许进场使用。
        4.1.2成品的质量监督对于已完工程的成品,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验。由于建筑工程的产品特点,很多检测工作需要采用专业的设备和仪器。在进行检测时,可通过第三方专业检测人员进行产品指标的评定,必要时可进行破坏性检测,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具质量证明文件。
        4.2引进先进技术
        这种技术引进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而要通过对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施工过程组织观摩。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和实施方法,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例如,在当前绿色建筑理念下,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体式保温结构被推广用于房屋建筑中,在推广之初,由于施工人员对该技术产品较陌生,在实际使用中易造成质量问题,所以,需组织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到标准化施工示范基地进行观摩学习。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并亲自参与首件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确保新技术、新工艺能顺利实施。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一直是建筑活动开展的重点,但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加上市场环境的变革,给这两项工作的开展造成困难。随着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的优化和健全,相信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郭胜英.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0(9):109.
        [2]尹俊东.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6):136.
        [3]项捷.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城市住宅,2020,27(2):22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