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峻,所以,我国特别重视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然而,也有一些问题存在于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林业工程的健康发展。所以,想要更好地发展生态林业工程,就需要根据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寻找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良好的改善,旨在能够为我国相关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以期为我国环保工程发展提供保障,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新形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引言
长期以来,为了保证农业产量和经济发展,我国大量林地遭到野蛮开发与破坏,进而造成当地自然环境不断恶化,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如大量伐木导致地表植被被破坏,进而造成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洪涝等灾害的发生,且林地面积的减少,也会带来土地荒漠化和沙尘灾害。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国自20世纪末就开始大力推动退耕还林政策与各地的防护林政策,希望用恢复森林植被的方法,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减少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而这些措施已成为了我国目前长远发展的目标政策之一。而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正是遵从这一政策的核心科学指导理念,必须在林业建设工作中大力推广。
1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内涵与意义
林业生态工程泛指在使用林业种植技术过程中,将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等相关技术运用其中,令生态技术控制在使用时能够得到有力保障,其能够对林业生态技术有效控制。根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应用状况,现阶段,林业工程建设当中所使用技术仍需展开对林业种植技术科学内涵解析,以此为林业整体生态工程实质性效果提升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在林业生态工程开展过程中,其属于对林业资源建设与发展重要保护措施,在开展建设时需对其具体要素实施更深层次分析,并在对林业工程建设技术展开分析的过程中,需提高对于造林技术重视程度,同时对在这一过程当中的主要技术加以控制,切实做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整体分析,凭借合理有效的技术控制分析实施策略,展开对林业种植技术建设。合理构建林业生态工程,能够为种植技术将自身意义充分展现加以保证。
2新形势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2.1确保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
封山育林首先要确保生态与经济二者发展协调,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会破坏生态环境,所以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组织考察小队对当地的规划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再结合地势地形以及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用现代化的方法和理念来制订科学合理的森林治理计划。根据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种地块是适合封山育林的:①生产力高、土壤肥沃的地块在实施封禁后,林木能够通过自然繁殖,在较短的时间内长成树林;②处于偏远位置的地区,这些地区少有人为干预,我们可以以封山育林为主,飞播造林为辅,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林草覆盖;③次生林防范分布地区是优先进行治理的地区,特别是火烧地区和采伐地区,顺应自然界的发展来开展封山育林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考虑土地条件和人为因素,重要的交通线路、旅游景区等区域不适合封山育林,就要采用人工造林手段,在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保证生态和经济二者间的协调发展。
2.2始终贯彻落实可持续性的理念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宣传手段等方式帮助林业工作工作者树立起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政府可以利用好电视、网络等媒介的优势,帮助群众摒弃掉传统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观念,树立起要想取得长远发展,获得长期利益,必须走生态经济、重视林业生态保护的全新观念。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也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只有落实好这一理念,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意识以及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不仅是林业管理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我们每个人也是参与者、建设者,只有落实贯彻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才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林业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明白林业资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中,要始终贯彻落实可持续性的理念,不断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
2.3强化人才、技术和资金保障
事实上,长期性与系统性是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一个显著特征,所以,想要更好地提升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则需要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做支撑。近年来,我国提高了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并且未来林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生态林业建设,各地政府根据当地林业发展实况,投入充足的人才、技术和资金,并合理科学制定同本地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林业发展规划。第一,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使资金可持续不断注入,使工程建设拥有充足的资金链。第二,秉承科技兴林原则。大力研发林业科技技术,并推广和宣传林业科技,以先进科技推进林业发展。第三,着力培养林业人才。需同高校或有关研究院开展合作,培养一批具有林业规划能力和造林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定期培训林业管理人员,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林业专业知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林业管理能力,保证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高效、顺利开展。
2.4科学性采伐,提高保护技术
通常,科学性采伐策略的应用,能够逐步控制好相应的采伐技术。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策略的进一步利用时,需要将林业保护技术的应用性分析重视起来,有效使用林业工程天然林保护措施技术的全面性分析,迅速实施并落实好相应的保护技术。根据当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管理状态,可以看出,林业工程天然保护技术的使用,仍然需要做整体保护技术使用的一个分析。比如在林业种植保护技术使用时,还需要实施病虫害的有效保护,应用种植技术时更要做到给天然林种植保护区喷洒农药,确保通过农药的喷洒,处理好虫害和病害。
2.5动员全社会一起建设生态林业工程
首先,在林业有关部门以及全民中广泛宣讲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原则、意义和目的,从而使有关部门积极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使有关管理部门自觉实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使人民群众自觉关心林业生态环境,营造全社会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氛围,保障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资金、技术、政策和人力支持。其次,建立完善林业法律法规。要依法规范林业行为,严格把握林业立法和执法过程,从而实现法治化的林业生态建设。再次,完善相关监督机制。要建立健全林业项目审批、实施、验收、选人用人等监督机制,切实提高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质量。
结语
生态建设是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上的一种科学思想,各地林业工作者,要坚持生态建设作为造林护林工作的核心,在工作中要遵循当地的自然环境,重视科学搭配树种林种,并将造林工作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观赏效益同时作为造林规划的量化指标,将造林工作给自然、社会、经济所带来的益处最大化,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与国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车宗彩,田宝.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04).
[2]杨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9(24).
[3]文朝丽.浅谈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旅游,2017(1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