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问题加以关注。为了保障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有序进行,提高建筑物质量是必要途径,由于建筑渗水、漏水会给人们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防水防渗技术应用尤为关键。为此,需高度重视防渗漏技术的应用,强化技术有效性及技术创新,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工程品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进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于其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就我国当下的建筑行业发展来说,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大都是由于渗水引起的。所以说,在实际施工进程中施工人员就需要重视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以此来强化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
1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渗漏水现象常见于接触水频繁,空气湿度、温差较大的区域。防水工程设计须充分考虑各区域及地下环境多方面因素,针对性设计防水做法。从设计到施工任何一个环节存在质量隐患,就会导致渗漏现象发生且难以彻底解决或弥补。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规范要求,防水材料的品牌质量须严格验收,注重成品保护。目前从我国建筑工程的基本现状来看,建筑工程结构渗漏已逐步成为制约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造成工程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不完全资料统计,主体施工渗漏占比45%,由此可见控制防水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其次,在建设过程中,应采用新型的防水防渗技术,结合相应的新型防水材料,避免侵蚀和渗漏现象的发生,是保证使用功能和建筑结构的最关键技术。
最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生渗漏现象,会极大的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由此可以看出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2建筑工程渗漏情况分析
2.1外墙和屋面渗漏
比较容易、普遍的出现渗漏问题的部位是外墙及屋面,外墙长时间处于暴露环境中,外界温湿度的影响,造成缺陷位置的防水材料不能持续发挥积极的防水作用,引发防水性能下降、功能降低的问题。针对外墙渗漏,主要是装饰面层受损后外门窗和四周渗水、外立面细节部位渗漏、屋面保护层防水性能老化而渗漏、二次结构与主体结构交界部位渗水等等。
2.2地下室
地下室结构结构复杂,工序繁琐,由于地下室外墙长期处于被挤压、侵蚀状态,所以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关键所在。地下室外墙多为混凝土连续墙,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体积收缩造成墙体出现竖向裂隙(裂缝)较多,导致结构自防水产生缺陷。设计对地下室外墙周边土方回填及后期室外回填土体内渗入过量雨水造成连续墙侧压力较大等情况考虑不周,造成连续墙出现裂隙或裂缝,导致渗漏。设计要求留设的施工缝部位二次浇筑混凝土时未按要求进行界面处理,造成缝内夹渣、胶凝材料流失、干缩裂缝等现象形成防水薄弱点,导致渗漏。
2.3厨房与卫生间漏水渗水
在房屋建筑之中,厨房和卫生间漏水是由以下4种因素造成的。
(1)为了装饰美观将水管放在厨房和卫生间墙体内导致漏水渗水。如果墙面的质量较低,很容易压迫墙内的水管,使水管破裂出现漏水问题。
(2)在厨房和卫生间内堆满了各种杂物,导致水管出现拥堵的现象,也会发生漏水现象。
(3)在安装水管时,忽视质量问题,施工人员未进行严格的密封或在操作中出现失误等也会造成渗水漏水现象。
(4)在房屋建设时墙面和地面的连接之处没有混凝土止水台,也会出现漏水渗水现象。
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
3.1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针对防水材料选择及施工技术,需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及工程设计要求来确定。卷材及防水膜施工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及质量标准严格落实。在屋面找平层施工、保温层铺设、屋面抹灰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处理,为减少由于增加油毡层而出现出水口排水不畅的问题,500mm区域内的找平层坡度的设置为不低于5%的圆形坑,结束找平层施工后,组织必要的维护工作并实施局部喷水试验,对积水情况进行检查。施工屋面结构楼板过程中,同步进行≥300mm防水坎台的施工,于主体结构顶板一次成型。
3.2外墙防水防渗技术
在整体的房屋建设中,外墙也是经常出现渗漏的地方。外墙的渗漏主要是墙面出现裂缝,这是由初期建设的施工问题造成的。墙面上的裂缝会让建筑在下雨时渗入更多雨水,甚至还会危及建筑的使用寿命,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在修补过程中要先进行清理,然后在缝隙中涂抹水泥。另外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其他问题也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补,如脚手架孔洞就可用水泥浆进行涂刷。对于孔洞较大较深的情况,就要采用分层嵌补,最终使建筑的质量达到相应标准。最后对于边上的墙体阳台和地板的接缝也要进行灌封,最后使用水溶性密封蜡涂抹密封。
3.3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地下室如果出现了渗水和漏水的情况,一般都是由于墙体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在此区域的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者是孔洞,而且还缺少专业维护人员的维护和补修,导致地下室原本的承受能力超出了预期。
所以说,在对地下室渗水漏水情况实行处理的过程中,首先在施工材料的选择时就需要尽量的选择一些优质的材料,并合理的进行混合搭配,而且在施工材料的选择时还需要尽量选择防水材料,以此来保障整个施工效果。另外,在具体运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就需要从细节入手,把握地下室的特点,从而合理科学的选择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以此来减少地下室使用过程中漏水和渗水情况的出现。
3.4厨卫技术及其应用
厨卫是多水房间,如果排水不当极易造成积水,导致渗水漏水情况的发生。因此,在应用施工技术时,施工单位必须做好以下四点:
①在选材上,严格把好质量关,审查相关防水材料的合格证、质检报告、复试报告等相关证书,施工结束后及时对防水管道和地面排水进行通球试验和闭水试验,从根源上避免渗漏出现。
②需要合理的设置厨房和卫生间的高度差,确保装修后低于其他房间20毫米以上,且根据不同需求对建筑实行放坡处理,处理原则以地漏低于相邻平面10毫米为最佳,坡向地漏位置,混凝土反坎与结构一次浇筑成型。
③在厨房、卫生间施工处理过程中,尽量避免在地面上打眼,以免破坏管线和防水层,在上下水施工时也应特别注意预留出孔洞,且在预留孔洞安装套管,且在套管连接处用防水材料进行密封处理。
④在卫生间淋浴区域应保证1.8米范围以下的墙面均有防水层,且应采用聚氨酯材料做防水层,涂料的厚度和设计要求相一致,在地面施工结束后,及时做泼水相关的试验,确定流水坡度的准确性,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防水防渗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核心与关键,作为施工单位及工作人员,应充分的掌握防水防渗技术应用价值与意义,结合具体施工要求,选择适应的防水技术。此外,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岗位管理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及安全生产意识,从而提升防水防渗效果,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建筑新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16):130.
[2]蒋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3):48.
[3]徐陈乐子.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22):103.
[4]陈俊.新时期南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建筑·建材·装饰,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