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迅速,智能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对于楼宇安防我国在红外测温和气体检测两个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物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楼宇安防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楼宇的不断增加,人们生活的不断丰富,对于楼宇安防失火越来越受到关注。失火是威胁住户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温度是检测楼宇是够失火的重要数据之一。非接触式楼宇安防检测系统能够在很多方面超越老式的系统,在安全性、反应灵敏、使用寿命、非接触等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适合用在起火源造成破坏不大的时候能及时检测警告的楼宇环境中。
关键词:智能化;楼宇安防系统;设计探讨
引言
物联网指的是将无线数据通信与射频自动识别等技术有效结合,将一定范围内的事物全部覆盖,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物品信息共享,并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识别的自动化。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现代建筑中能够对其中的人与事物进行综合管理,其管理过程具有透明化特点。因此,在建设智能化楼宇的过程中物联网技术成为了当下应用频率较高的技术类型,并得到了业主们的一致好评,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1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设计包括控制电路、通信电路、红外测温电路、可燃气体检测电路和热释电感应电路、显示电路和按键电路等的设计。环境的采集,主要通过AD转换、单片机控制、温度监测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和图像输出几个部分来实现。温度数据采集采用的是GY-609传感器,M气体浓度采集采用的是R513芯片,识别传感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当监测周围的温度值时,温度数据存储单元采用16位。采集数据或传给单片机控制中心,此时按单片机通信相应的步骤,通过模数转换器进行温度值的读取后,并将数据在屏幕上进行图像信息的输出。同时在电路上增加了按钮电路和蜂鸣器组成报警电路。基于物联网的自动控制部分主要是通过单片机将从传感器模块接收的信息传输到ESP8266上,ESP8266上自带的WIFI模块将数据信息上传至云平台,然后用户手机APP与云平台相连接就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接收当前环境数据信息。通过ESP8266模块的WIFI功能,可以将传感器探头接收到的各种数据通过WIFI网络上传至云平台预设的可视化图形界面,以较为直观的形式显示出传感器附近所测得的数据值。将ESP8266模块与红外检测电路相连接,在显示电路LED屏上显示数据值之后,就要实现物联网云平台无线传输数据的功能。
2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化楼宇简述
2.1物联网
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在各种物品之间建立起对应的现代网络,在网络的支持下实现物品之间的网络通信,正是由于物联网的出现使得思维模式较之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思想是将物理基础设施与信息设施分开,各自独立运行发挥其正常功能;而物联网是在共同的网络下将各种事物互相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基础设施类型,无论何种事物都能够在物联网的覆盖下实现统一管理。想要了解物联网首先要从RFID说起。这是一种结合现有网络技术并与移动电子标签相结合的技术,具有标识物品的作用,例如生活中常见的二维码或是条码等,均能够归纳进RFID技术中;传感器网是通过在针对的事物中布置的大量具有“感知功能”的传感节点采集物品信息,通过将采集到的的信息上传到中央网络数据处理中心中从而实现对事物的监控。通常情况下由于电信运营商们仅仅提供单一的通信渠道并不能满足市场与其自身的扩展需求,因此其不断扩展相应的物联网业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电信运营商们的支持下,通过专家们的共同努力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技术成果,也是当下体现物联网应用效果的主要形式;世界上覆盖的所有网络区域整合起来就是泛在网络,通过泛在网络能够实现随时通信的需求,覆盖范围极广。
2.2楼宇智能化系统
为了满足更多的社会需求,也为了提升人们的居住体验,一种智能化的系统集成化方式正在悄然应用在多数的现代化建筑中,这就是楼宇智能化系统。这种融合了多种技术的系统在应用方面大大提升了运行效率,例如网络融合、计算机技术应用以及建筑设计等。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使得资源被充分利用,为后续楼宇的综合性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楼宇智能化系统由于需要实现的必要功能有很多,包含的系统类型主要可以归纳为通信、办公以及楼宇管理,其中楼宇管理系统在其中承担的是总控责任,是将多个系统联合应用的“大脑”。
3智能化楼宇安防系统的设计
3.1视频监控子系统
视频监控子系统采用高清数字摄像机终端进行图像采集,通过网线或光纤传输到近场或远程的高清监视器进行实时显示,同时备份在硬盘录像机内。安装地点包括路口、楼道口、电梯内、车库及其出入口、以及其他敏感地带。由于社区一般较大,因此楼宇视频监控终端采集的图像需要通过网线先传输至各单元的弱电井,再由光纤传输至监控中心大屏的光端机,经路由器接入监控大屏及录像机。值班人员可以通过摄像机软件控制盘上的相应按钮对摄像机的方向和参数进行远程控制。对于安防等级要求较高的楼宇,还可以开启摄像头的事件检测功能,对人脸、车辆等相关事件进行识别。录像机硬盘容量可根据社区规模、存储时长、监控点数量等因素进行选型,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可通过录像机硬盘回看存储时间段内的图像。
3.2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的作用较为突出,包括空调系统、给排水、照明、电梯以及冷热交换系统等。传统的监控系统只有在有人的时候才能来实现对楼宇的监管,但通过物联网实现的监控功能主动对需要观察的区域随时监控,主动性较强,简化了监管人员的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以煤气泄漏这一突发事件为例,若是等待监管人员赶到很可能就会因为时间不允许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但在物联网的监控系统下能够利用手机软件控制煤气阀门,远程遥控的方式有效控制了事态的不良发展。另外通过物联网还能够对智能化楼宇的各种数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并采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为后续的系统完善积累更多的经验。
3.3楼宇对讲子系统
楼宇对讲子系统主要由围墙机、管理机、室内机、门口机、楼道口机等对讲装置以及解码器、联网器等辅助设备构成,所有对讲设备均为可视化系统,可同时传输语音和图像。其中管理机是必须安装的,管理机还可以根据楼宇所在小区的规模细分为多个分机,通过联网器实现互连,社区内任意两台对讲机可实现可视对讲。围墙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管理机不仅具备完善的呼叫、对讲、报警等基础功能,并且本身集成了先进的嵌入式系统,还可以通过网络接入社区监控中心,功能十分强大,可以满足几乎所有的语音传输任务。在每个楼道口安装楼道口机,各户可根据需要安装门口机,但室内机是必须安装的。对于访客,需要采用楼道口机呼叫室内机,由室内机完成遥控开锁。对于业主,每人配备一张IC卡,可刷开社区大门以及本户口所在的楼道口机。
结语
综上所述,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智能化楼宇中已经成为了当下的现代建筑建设整体趋势,从实际情况来看智能化楼宇系统的应用效果非常好,方便了人们的办公与生活,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田野.楼宇自动化中安防系统集成化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9(20):176-177.
[2]邓觐宏.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8):80-81.
[3]梁炎斌.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