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大力推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建筑业的绿色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认证制度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监管工具,在建筑业建立绿色认证制度有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建筑业绿色认证制度系统结构,为制度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绿色认证;认证制度;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绿色生产
引言
为了贯彻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面临由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向节能环保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变。推动发展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绿色生产是建筑业提出的解决方案,并且在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有利驱动下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了促进“三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我国初步构建了建筑业绿色认证制度,旨在通过先进质量管理工具保障绿色理念取得实效。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业绿色认证制度系统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当下问题,为后续的制度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1.我国建筑领域绿色认证制度系统结构模型
所谓制度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具体制度安排构成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功能的有机的制度整体。对于建筑领域来说,绿色认证制度系统是指由绿色建材认证制度、绿色建筑认证制度、绿色生产认证制度等绿色制度安排构成,以促进建筑领域绿色发展为目的,具有保障绿色发展质量、实现绿色信任传递等功能的制度整体。
根据系统论思想,制度系统的结构是指构成制度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我国建筑领域绿色认证制度系统的结构是指绿色建材认证子系统、绿色建筑认证子系统和绿色生产认证子系统等子系统间以及子系统内各项具体状态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三类制度子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往往存在着竞争与协同的关系。同时,绿色认证制度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又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并且根据系统输出结果与系统目标之间的差距,对系统输入和系统运行实施反馈,从而实现系统结构的持续改进,绿色认证制度系统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png)
2. 我国建筑领域绿色认证制度系统结构合理性分析
2.1 绿色认证制度系统的演化过程
绿色认证制度系统与其他所有制度系统一样,具有动态演化特征,整个制度系统经历从制度合理到不合理,再到合理的不断演变的动态过程。认证制度的演化发展是政府、认证机构、企业和消费者等制度主体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制度主体通过不断试错、不断试验,以适应连续变化的复杂制度环境的动态过程。绿色认证制度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演化会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筑领域绿色认证制度演化主要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第一,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变化、建筑科技变革等制度环境的变化使得绿色认证制度出现适应性的演进;第二,政府、认证机构、企业或消费者等制度主体根据制度环境变化所出现的盈利机会空间做出的反馈。这两类因素引起原有制度中各利益主体状态的转移及博弈力量的对比变化,从而又引起新的制度安排,即一种效率更髙的新制度或新的制度结构,同时否定、扬弃或替代旧制度或旧的制度结构。建筑领域绿色认证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只有通过持续的改进优化,调和制度运行的内在矛盾,适应不断变化的制度环境,才能保证制度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2 绿色认证制度系统结构合理性的影响因素
建筑领域绿色认证制度系统是由绿色建材认证制度、绿色建筑认证制度和绿色生产认证制度三类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从协同学的角度,其结构是否合理有效取决于两个层面:1、三类子系统是否相互协同;2、子系统内部各状态变量是否相互协同。在子系统层面,合理的绿色认证制度系统结构要求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建筑领域绿色认证的过程中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保障绿色发展质量、建立传递质量信任等各项目标,此时我们才认为三类制度子系统是协同发展的。在子系统内状态变量层面,要求不同性能和指标能够合理配置、相互协调,以实现整体目标最优化为出发点权衡矛盾性能和指标的权重分配,如环保性与经济性、安全性与节能性等矛盾属性需根据实现绿色发展的整体目标进行考量和权衡,进而实现子系统内部指标体系的协同有序,保证子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只有同时实现以上两种协同,才能说绿色认证制度系统的结构是合理有效的。不合理的结构状态会导致系统内某些资源闲置浪费,甚至相互制约形成发展阻力,严重影响绿色认证制度的实施效果。
2.3? 绿色认证制度系统结构合理性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领域绿色认证制度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制度体系建设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各项绿色认证制度之间彼此独立,各自运行,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协同发展机制,制度之间缺乏协调配合,没有形成发展合力。另外,在单项绿色认证制度方面,虽然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和结合我国国情分别设计出了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绿色生产三个方面的技术指标体系,但在近些年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也存在着个别指标配置不合理、欠缺协同化体系设计等问题。由此可见,我国建筑领域绿色认证制度系统结构存在着子系统之间缺乏相互协同,子系统内部协同度不高的问题,这是我国建筑领域绿色认证实行多年来未取得良好实施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绿色建材认证、绿色建筑认证和绿色生产认证三类子系统之间缺乏相互协同是导致绿色认证制度系统结构不合理的首要因素。因此,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是建筑领域绿色认证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
结语
推行绿色认证制度是实现建筑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业绿色认证制度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基础理论研究尚不系统和深入,管理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等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主管部门和从业者应共同加强基础研究工作,为构建合理、有效、完善的建筑业绿色认证制度筑牢根基,保障制度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我国绿色建筑认证制度完善路径探究——建立第三方认证制度[J]. 杨静静, 梅凤乔.建筑经济.2015(10)
[2] 我国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构建研究[J]. 武振. 建筑经济.2014(6)
作者简介:杨亭;1981年出生;汉族;籍贯:湖北;职称:工程师;
期刊投递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5号楼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