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听说读写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期   作者:肖成芳
[导读] 培养听、说、读、写技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
        【摘要】:培养听、说、读、写技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听、说、读、写技能在学生的整体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培养这些基本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培养
        与其他学科相比,学习语文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定期的写作和阅读,她还更加注重听和说。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这是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因此,农村学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初中教师还必须表现出学科的价值,全面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技能,大大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助于促进新课程改革。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意义
        对于初中语文科目,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他们具备基本的语文技能和语文素养,从而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自由轻松地使用。面对农村学校初中语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刻意有意识地增强了这四个领域的学生的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和补充这四个要素,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课堂中获取到更多知识,而且可以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知识底蕴等,以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这对于学生自身的进步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策略研究
(一)有意培养学生的“听的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对“听”的兴趣。要求农村学校教师在课堂上生动、有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的热情,如上《爱莲说》时,我让学生欣赏优美的画面,同时让他们聆听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优美段落。例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照耀着树木,高高的灌木丛落下,斑驳的黑色阴影落下,悬崖像幽灵一样,弯曲的柳树的一些阴影似乎画在荷叶上,荷塘月色不均匀。这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美的陶醉,而且培养了他们对“听”的兴趣,为学习文字铺平了道路,并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培养良好的“听”态度和学生习惯问题。这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时理解学生,并根据不同的个性选择不同的指导方法。 在听力过程中,学生通过点头、微笑、鼓掌和专心学习来互相看待对方。他们使用面部表情和简单的语言互相启发,他们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允许对方表达并保留不同的意见。第三,培养学生掌握“听”的科学方法。要求学生集中精力面对说话的人和所表述的话题,注重唤起相关的知识、资料、概念和想象力,并就该话题形成互动。扭转对方所说的话以及他们为什么这样说;可以快速总结和评价在“听”过程中所听的内容,可以区分主要和次要,有意识地形成一个一般概念,以便考虑要记住的内容。
        (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说”能力
        教学上的“说”,不只是教师授课,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应该是一种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思想的技能训练。

因此,这种“说”的能力的培养,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首先,在课堂内进行“说”训练。在课堂里,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说”的环境,让他们有机会“说”,并真正将教室环境交到学生手中,并为他们创造最佳的语言氛围。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谈论新闻和他们感兴趣的新闻,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讲话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敢于发出教学内容的质疑,请提出自己的见解。其次,在课堂上进行叙述、说明等“说”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学生复述课文,自我介绍或口头描述周围的人和事物等。进行各种阅读和表演活动,可以结合课本中散文、诗歌、剧本、小说等不同语言特色,使课堂教学适当的小品化、朗诵化、故事化。
        (三)有步骤的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可见“读”是一种使用口、眼、耳和脑的语言培训形式,并且是教授语文的重要钥匙。初中教材的章节是经过科学选择的范文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特征。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科书中有趣的“读”要点,因此学生想读并喜欢阅读,最终达到理解文章、为我所用的目的。 首先,注意培养学生的泛读能力。它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名家名著,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并增加了课外阅读的数量。在泛读的基础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并发展速读技巧。其次,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
        (四)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写”能力
        语文教学上的“写”,应该是一种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过程。首先,自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课堂上写作。 例如,在《皇帝的新装》中,学生可以利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课本剧编写和表演,体现文中人物特色,并根据文章中主人公爱慕虚荣的弱点进行小组讨论。课后,让学生把课本剧和辩论赛内容写成作文再现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故事导入,培养学生敢说真话,以鼓励形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引导点拨方式让学生学会抓住要点。这样有趣的活动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他们对学习课文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写作训练也与习惯性观察和思考密不可分。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通过学生的真实经验唤醒他们的思想和兴趣,写出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必要时,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发挥示范和鼓励作用,并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指导学生。
        结束语:“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训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他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它们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了解这四个基本技能的训练,我们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学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卓.初中语文教学的听说训练思路构建探析[J].才智,2017(35):24.
[2]张淑萍.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