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抓阅读的基本训练,才能提高写作能力。课文的教读和作文训练是需要环环相扣的,利用在阅读中注重品味词句,培养语感;积累古诗文中的材料,背诵名句;借鉴章法技巧方面提高写作教学,活学活用;带学生入写作佳境,向文索题。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文本,获取并处理有效的语言信息的同时,还要使学生能够将优秀文段模仿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当中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童享小组 同读同享 读书沙龙 读后感
长期以来,写作一直都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课文的教读和作文训练是需要环环相扣的,利用在阅读中注重品味词句,培养语感;积累古诗文中的材料,背诵名句;借鉴章法技巧方面提高写作教学,活学活用;带学生入写作佳境,向文索题。在课堂上我将通过班级里的童享四人学习小组,结合每位孩子的各个学科的学习能力、时间创新能力分组阅读学习,使四人小组在读书沙龙活动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使孩子们能够在学习中同读同享。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文本,获取并处理有效的语言信息的同时,还要使学生能够将优秀文段模仿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当中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师生协作将读与写有机地进行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了学生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的提升。下面我将分享教学中所设计以读促写为主题 “书影摇曳”读书沙龙教学案例:
在结合课文内容《猴王出世》每月推荐阅读中,我班开展了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读书沙龙活动,在活动前提前布置好孩子们完成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在活动中将让孩子们将读书感悟通过童读童享的方式在班级群里进行反馈交流,使孩子们不仅有了读书体验,还逐步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们跟着课本读名著,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教学过程:
一、童读
在《西游记》读书沙龙活动初始,我请同学们围绕“西天取经团队中谁的功劳大”这一话题进行思考,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小组内交流。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并结合《西游记》中的具体内容,对下面这位同学的观点加以反驳。
某同学观点:我觉得沙和尚没啥功劳。他只会挑行李,遇到危险,只会喊“大师兄”,没什么本事。你的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老师出示这一PPT内容时,有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的。”“真的?你肯定?”——老师,不是的…。”在同学们的此起彼伏的回答声中,开始了有趣的读书沙龙活动。
在这一反驳问题中,我指导同学们在书中找出多处关于沙和尚人物片段的描写,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总结人物性格特点并结合特定的事例展开谈论,并让小组成员派代表进行分享。在激烈的讨论中,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回答问题:例:沙和尚并非取经队伍中没功劳的人。他任劳任怨,对取经事业无比忠诚,比如当唐僧被红孩儿虏去后,是他及时阻止悟空与八戒散去的念头,可以说他是队伍西行不可缺少的黏合剂。
(设计意图: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文章事例片段,再通过语言组织选择得体的语言表达。在有力的证据进行反驳,让孩子们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加深了认识,增加了读书的趣味性。)
二、童享
小组间的阅读交流往往能唤起孩子们独特的感受,即使同读一本书,不同的读者,也会有不一样的心得体会。于是我顺势进行读书沙龙的第二个环节,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组与组间分享阅读的收获。
出示ppt内容,可以围绕以下话题交流读书心得:
1.这本书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你怎么评价书中的几位人物?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
3.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感到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
4.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那些相似的书,或者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
5.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
……
让同学们选择一两个大家感兴趣、值得讨论的话题进行文本阅读探究展开深入交流并做简单文字记录。具体操作为在小组内交流前,我先举例回答,引导同学们以文本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根据童享小组成员的特点,进行分享时的主要分工是A同学与D同学相互点评,B同学与C同学相互评改。AB同学结合自己所长对CD同学的表达从基本的语句、标点到结构、主题进行修改完善;而CD同学点评AB同学的作文,更多是一种学习,一种思考。
(设计意图:在读书分享会中,我指导学生在质疑中阅读、多感官参与阅读和在比较中阅读的方法;用心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的习惯、揣摩人物性格特点、仿写经典片段、积累阅读素材的习惯等)
在孩子们的分享交流中,《西游记》中塑造的师徒四人的形象、性格特点大相径庭,但人物个性十分鲜明。其中不同性格的人相辅相成,组合了一只完美的取经队伍。孙悟空是勇敢的化身,七十二变和腾云驾雾的本领让我每次无不叹为观止...唐僧,执于善心善念,但过于偏执,而不能明辨是非曲直...而猪八戒,他好吃懒做...沙和尚,憨厚老实、任劳任怨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分享展示中《西游记》中的四个主角形象跃然纸上。
三、共促写
在前面两个个环节的铺垫下引导学生理清对文本的脉络、明确人物特点、以及对读后感的写作结构,为接下来的写作任务搭建好写作框架。然后通过童享小组的积极发言,展示文本阅读的理解,引发所有学生将各自的观点在班级里交流展示,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展示自我的欲望。通过童读童享的环节,激发学生已储备的写作词汇,在通过复习巩固读后感写作结构要点,促使学生对《西游记》有更深的体会,进一步提高写作技巧,在读书沙龙活动的最后进入写作输出模式。
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人物性格理解,引导同学们以文本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来写,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修改完善各自的作文,然后按所给评价标准在小组内评价各自的写作。此项旨在通过自我修改和小组内互相评价,通过小组内ABCD同学互评互改,互相欣赏,指出写得好的地方;互相纠正语法表达、修辞手法、错别字等各方面的错误,如果不能达成一致,举手向老师求助。互评结束,进行佳作展示。学生可以自荐,边读边自评,陈述优点和缺点,之后教师和全班同学再点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互借同学的作文赏析,这样能加大学习面,向同龄人学习有我们想象不到的大作用。
教学反思
本课时以读写为主线,通过阅读获取并处理信息,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自主进行语言信息的提炼与归纳,然后将所学知识结合个人设计进行写作,描绘故事中人物形象,通过以读促写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合作意识的同时,成功将课内所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此过程中也通过热身及最后名言分享环节实现价值观的传达,应该说教师的设计理念与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都基本得以实现了。
“以读促写”是经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探索得出的、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注重以读促写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里丰富优美的文本信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在培养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写作话题的兴趣并从阅读中汲取营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1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骆亮亮.利用教材进行读写结合的尝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