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管茂凤
[导读] 在针对学生的义务教育过程中,教师在数学课堂要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
        摘要:在针对学生的义务教育过程中,教师在数学课堂要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思想方法,保障其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可以拥有更多应用技能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如何将其有效渗透是当前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教学渗透
        近年来的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给了数学教学新的契机,从以往单纯的知识点教学逐渐走向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与锻炼。数学思想是与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应用过程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学生能有效掌握数学思想,这能帮助他们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能培养他们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的能力等,从而促使小学生建立起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教师要明白数学思想在整个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意义,要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提升,这才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最重要手段。
一、数学思想融入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目前,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思想渗透,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数学教师灵活地将数学思想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对数学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都有所提升,对于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学习习惯都有所助益[1]。
        一方面,数学作为一门兼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数学思想是一种将思想和方法结合在一起的学习途径,它对于数学的学习起着指导性和辅导性的作用。当学习数学公式的时候,数学思想能够填充抽象的数字等式,使得数学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易于接受和吸收。
        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具体在数学学习,小学阶段所形成的思考方法、解题逻辑和思维以及习惯,对日后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深入了解数学学科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比如当进行数学应用解题时,数学思想是打开思维的一把钥匙,形成了数学思想,将会更好地找到解题的思路,选择正确有效的方法,最终解开难题[2]。
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具体实践
(一)在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教师可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以加深小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都见过圆形的物品,小汽车的车轮是圆形的、早上冉冉升起的太阳也是圆形的,但是圆的概念应该如何定义呢?很多小学生并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学习《圆》的部分知识时,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带领小学生去到操场上,将他们平均分成几个小组依次以纵队的形式排列起来,然后第一排学生面前放一个大圆环,让每一对学生不改变位置的前提下将手中的东西投进圆环里面。学生可以很轻易的发现,第一排的学生很容易就投进去了,最后一排却投的很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怎么站立投环可以让游戏变的公平呢?学生经过讨论之后,会自发的围绕在圆环的周围,每个人离圆环的位置一样,就会让游戏变的公平了。

此时教师再引入圆的概念,小学生会在对立统一和归纳思想的渗透下,快速掌握所学概念。
(二)在计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计算在小学数学中是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不管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还是难度稍高一点的解方程运算,都需要学生具备一些逻辑思维和计算功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帮助小学生提高计算的效率和正确率[3]。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学习《混合计算》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5盘桃子和1个单独的桃子,已知一盘有4个桃子,要求小学生计算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如果单纯用文字表述的话,形象逻辑不够扎实的小学生很容易被题干的已知条件绕晕。此时应用多媒体将已知条件用图片表示出来,学生就可以很轻易的列出算式:5×4+1或者1+5×4。久而久之学生在看见此类题目就会不自觉的在脑中呈现出形状和数量,进而培养出计算题需要的逻辑思维和计算功底。
(三)巧用假设思想优化数学教学
        假设,是指根据事实提出的假定说明,其不是事实,只是为了解决事物而特定做出的设想。假设思想是指一种基于合理想象与设想基础之上寻求解决方案的数学思想。其恰当运用能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清晰而简洁。
        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对许多小学生来说都较为常见和头疼。这一类型的数学题目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如果利用假设思想来帮助学生梳理已知条件,就会让问题的解答变的简单:
        比如,在一个笼子里关着鸡和兔子,一共80个头,208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做一个这样的假设,如果题目一开始就假设只有80只鸡,那一共应该有2×80=160只脚;但是已知条件是208只脚,比全是鸡的假设情况多了208-160=48只脚;而我们都知道兔子比鸡多2只脚,我们在假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所以少算了2只脚,导致最后共少算了48只脚,48里面有48÷2=24个2,就代表有24只兔;再用80个头直接减去24只兔子的头,剩下的便是鸡的数量了,也就是80-24=56(只)[4]。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以及数学思想的渗透,把握住教学的方向,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一大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海静.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渗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250.
[2]龚成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考试周刊,2020,(45):69-70.
[3]林晨.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之渗透[J].情感读本,2020,(15):43.
[4]姚波.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路径分析[J].新课程导学,2020,(15):36.

作者信息:管茂凤(1982.2) 男、汉、安徽定远人,安徽省定远县实验教育集团经济开发区小学,本科,一级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