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季聂军
[导读] 反思能力是人们对于自己之前所做的决定、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等进行审视和思考的一种内心活动,
        摘要:反思能力是人们对于自己之前所做的决定、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等进行审视和思考的一种内心活动,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学习的过程以及结果做出审视,这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出改变,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作为教学任务之一,加强学生日常的反思练习,让学生掌握反思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好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一、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意义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进入初中之后,数学学习相对来说会更加系统一些,但很多学生即便已经到了初中,也没能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所有的数学学习都是依靠教师的催促去完成的,让数学学习成了一种任务,教师讲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但课堂时间就那么一点,所以教师只能往前赶进度,学生私下自己也不去反思和复习,长期下来很多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又遗忘了,在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很难学好数学。因此,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这样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才能主动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不依赖于教师,拥有独自面对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理解与认知能力
        反思作为人们的内心活动的一个过程,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因为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解题是学生们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要通过解题去巩固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获得足够的数学学习经验,而反思是学生在发现自己解错题之后去寻求错误根源的过程,只有学会反思,学生才能从错题中悟出数学学习的方法和逻辑,掌握数学学习的内在规律,让学生自身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得以提升。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是很抽象的,即便教师在教学时已经尽可能地去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但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还是要加大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反思能力这一任务融入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让他们的理解能力跟上数学学习的步伐,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好数学。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利用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预习是所有科目在进行深入学习之前要做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于数学学习亦是如此,而且预习虽然是基础工作,但却一点也不能小看,它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很多人不重视预习,认为预习就是拿着书把要学的那部分看一遍,其实这是不对的,预习时我们要看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对教材中所讲的内容提进行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之后,才能更好地抓住教学的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作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安排学生有系统的对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预习,并通过一些提问去引导学生对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做出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这样长期地进行下去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教师先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学习预习之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预习过的知识,思考其中哪些是重点,哪些又是难点,又有哪些公式定理等,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去锻炼他们的反思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二)合理利用错题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出现做错题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作为教师可以将这些错题利用起来,帮助学生去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这比起一味地批评要有效的多。因此,在学生做错题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错题记录下来,先尝试着自己去寻找其中的问题,像计算失误、看错数字等这些因为不细心等造成的问题,学生需要通过改变自己的做题习惯等去避免这些问题。但还有很多问题是因为学生对于题目考核的知识内容掌握不牢靠或者没有掌握造成的,这些问题就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这部分错题内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回顾,让他们自己去反思和探究,而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帮助,让他们尝试着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记录错题的本子上画出有关于错题的思维导图,以此来加深学生的记忆,防止学生在之后遇到同类型题还是不会的情况。
        (三)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反思来自教学实践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特别是从事过初中数学教育的人。这一研究发现,让我们明白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当学生开始对一些数学问题产生困惑和问题时,那就表明他们有了反思的意识,这些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给学生带来了培养反思能力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为了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学习基础,将学生引入到一些问题情境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为教学的出发点,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与学生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相联系,创设出适合这一阶段学生的数学问题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对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回忆,并与当下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对比,进而产生矛盾和冲突,以此来刺激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反思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好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渗透到日常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反思学习氛围,并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去实施教学计划,数学教学更科学合理。通过日常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国强.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20):151.
        [2]?王福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11):84.
        [3]?朱晨霞.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7(97):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