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肖开辉1 邱桂燕2
[导读] 摘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手段。
        1.昭平县农业农村局;2.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广西昭平县近年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情况现状,对下一步如何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脱贫攻坚
        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和自治区、贺州市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目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从2018年开始,广西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全力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五场硬仗,确保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贫困村和贫困县脱贫摘帽。提高农业科学现代化水平,需要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能够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副产品增值;能够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优势和优越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奔小康的重要手段。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意见》(厅发〔2018〕55号)文件要求,到2019年底,全区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的年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贺州市《关于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意见》(贺政办发〔2018〕97号),要求昭平县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不少于12个;到2020年底,所有行政村(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其中达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至少43个。
        二、当前昭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据统计,2016-2018年昭平县投入各类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21亿元。2018年底,全县159个行政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都达到2万元以上,其中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的村10个;2019年按照“打造示范村、培育明星村”的工作思路,强化资金扶持力度,落实自治区、市、县扶持资金8380万元,72个贫困村到位扶持资金均达120万元以上,面上村均有50万以上扶持资金,确保发展有资金保障。2019年,全县159个行政村(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4万元以上。其中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的村36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观念弱化,组织领导和发展意识还不够强
        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劳民伤财,没必要,存在“无需论”“无路论”等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在实践中未能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造成党委、政府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推动政策不足。个别村干部则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只会怪没有资源、资金和好政策,缺乏艰苦奋斗和创新发展的精神。发展集体经济只靠政府单方面操作,推进困难,成效不凸显,导致村级集体经济不能取得创新和发展。
        (二)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小,收入渠道少,来源合理性、稳定性差
        我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建设晚,基础差,大部分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门面租金、林场出租等低层次产业,市场竞争力较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大部分行政村等靠要思想严重,存在“有钱就做,没有钱就不做”意识。整体而言,各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增长点匮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
        (三)大多数村集体经济资源匮乏,土地流转困难
        我县“九山半水半分田”,耕地少,大部分林地为生态林或自然林,村级可供开发的存量土地资源基本被挖尽,大部分行政村自然资源匮乏。随着土地宏观调控趋紧,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导向下,村级发展用地指标已很难落实,土地流转困难,影响了特色集体产业的连片发展。


        (四)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村民合作社作用发挥不明显
        部分现行政策与激励创新发展集体经济工作不匹配,部门联动推动这项工作不同步,导致基层干部不敢大胆放手干。有些村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混乱,不规范,即使有制度也不去执行,制度等于摆设,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先天不足,导致集体资产流失较严重,同时个别村干部思想作风不正、素质不高等原因,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缺乏经济能人带动,村集体的“三资”盘活不够到位,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四、下一步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党建引领
        要把推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县、乡、村的“三级书记”工程,坚持抓党建促发展,抓集体经济促党建提升,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合力推动,乡、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一盘棋”谋划推进。建立 “书记抓、抓书记”,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倒逼基层党组织“一把手”动起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
        (二)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多层次、多元化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突出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依靠产业带动增收,因地制宜选准产业,抓好“短、平、快、效益高”的特色种养项目,深挖增收潜力,大力推行村企联动互建模式,通过上项目、建基地、闯市场,打造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工业产业园区等,大力发展资源、物业、服务、合作“四大经济”,多层次、多元化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开花
        龙头企业是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要主动对接大湾区,引进更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驻我县,示范带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是培育壮大将军峰茶业集团等本土企业,推动其与全县所有行政村合作发展特色集体产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长;三是整合全县面上深度贫困村资金,与贺州市旅实公司合作,进一步共同打造完善黄姚乡村振兴党员干部培训基地,村集体以固定分红加提成方式获利;四是支持能连片流转耕地、林地的贫困村以固定分红+保底土地入股分红的经营模式与县联泰公司合作种植中草药,抱团发展,“共同取暖”。
        (四)全面开展村民合作社换证登记赋码工作,充分挖掘资源效益
        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换证登记赋码工作,制订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流程,倒排完成时间表,严格工作程序和标准,加快推进换证登记赋码工作。对于已经完全具备改革条件的村组,遵循归属清晰、权责明确、运行规范、管理高效的原则,利用股份合作的形式,对其资产进行量化,对股权执行细致管理,按步骤扎实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乡村集体林场规范清理专项行动,创新“律师+集体+租赁方”的立体工作机制,集中力量规范清理六大类农村集体资产的租赁合同,切实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五)大力推进“资源整合•项目下放”工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
        推进“资源整合•项目下放”工作,整合扶贫、农业农村、交通、水利等部门资源,每年下放的项目数量不少于本县符合下放项目总数的80%。鼓励支持村民合作社下设专业合作社、工程服务队、劳务公司等实体经济组织,负责承接下放项目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运营维护。按照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2%收取服务管理费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拓宽增收渠道。
        参考文献:
        [1]吉长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5(01).
        [2]王品旺.浅谈欠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难点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 2013(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