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7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建设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趋势。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建筑界逐渐普及。与此同时,预制装配式建筑因其造型多样、品种繁多、生产成本低廉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样的建筑是采用一种新的建筑设计理念,采用新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预制件建筑主要建在工厂里,那里首先生产建筑材料,带房子原型的建筑被运到工地施工。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重点已从混凝土浇筑技术转变到发展预制构件工作中来,目的是拓宽建筑结构的使用空间。随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不仅建设项目的发展方向有所改变,而且施工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为此,须找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更科学更高效的应用方法。
1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概念
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起初的预制阶段和后续的装配阶段。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来复杂的施工技术分解为预制和装配两个步骤进行施工。预制阶段主要是指生产工厂根据建筑构造的要求对建筑原材料提前进行加工的阶段;装配阶段主要是指在要求的地区生产工厂对于前期加工完成的原材料进行组装的过程。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常用到的有专用型和通用型两种,通用型体系相比专用型体系应用更加广泛,但是专业型体系是在通用型体系的基础之上添加了一些建筑的特色功能,两种体系各有优势,可以满足不同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
2预制装配式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2.1制作的构件在连接时容易出现问题
预制装配式主要是将建筑所需要的材料进行生产后到建造地方进行拼接而成的一种建筑方式。如果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堵塞,会容易导致混凝土不能达到准确的位置,如果预制件的混凝土无法充分均匀地灌注到内部,对后续粘合的部分会出现一些影响,建筑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这些细小的事物会很容易导致建筑存在安全隐患。
2.2对预制件的质量检查不到位
质量检查如果不到位会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很容易导致建筑实地施工时出现问题。对于构建的质量也应该要保证符合使用的标准。许多的建筑施工都认为装配制的材料质量较轻,只要连接的时候不出现问题建筑便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对预制件的安全监测也会更少一些。事实上除了安全监测以外,质量不到位对于在预制件内部的材料以及电线等都会有一定的磨损,会给后续的工作留下许多的安全隐患。
2.3需要预埋的构件做得不到位
因为装配式建筑对于地方的要求较低,那么电线等就需要保存在材料内部,进行提前的包埋。如果包埋不当的话很容易让这些预埋物品造成磨损,后期更换也较为麻烦,修复要做的工作并且对整体结构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
3.1进一步明确施工技术的使用条件
建筑企业在开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和建设的时候要合理地统筹好施工工作,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水平。还要进一步地确定好施工目的,把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合理地考虑好不同环节的衔接和过渡性。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需要服务整个建筑工程,所以建筑企业要充分地考虑不同方面的要素。首先,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要达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并且把握好建筑工程的级别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第二,企业还要全面地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第三,要控制好施工成本,不能盲目地投入过多的资金和设备。
3.2明确具体的施工技术目标
建筑企业要对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目标加以确定,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还可以扩大施工技术的运用范围。工作人员在确定工作目标之前还应该反复检验施工技术的标准,做好充分的调研与勘察工作,这样可以更好地知晓项目能不能运用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当中。另外,建筑企业还要知晓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使用要求,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技术的最大功效。
3.3合理地控制好施工进度
首先,建筑企业要进一步明确施工的对象与时间,有效地划分好施工资源和设备。第二,如果发现施工程序上存在交叉或者矛盾现象,那么企业管理人员务必采取有效措施来分配施工时间。第三,还要尽可能地减少时间浪费现象,不断地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做到及时决策和尽早沟通。第四,要更好地控制好施工进度,工作人员应该努力做好装配式建筑技术运用和实践工作,施工人员也要积极地配合到技术运用和实践中来,并且适当地使用一些激励机制,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施工人员的潜质,优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第五,建筑企业还要多考虑外在因素,也就是及时地制定相关的规避方案,最大程度地消灭不良要素,确保整个施工工作在规定期限内做好。
3.4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有着较好的发展潜力,但是很多施工人员还是不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准,也不具备先进的思想意识。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所以施工人员在使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之前要进行通过正规的培训。施工人员要正确理解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含义,还要重视起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要求,施工人员还要减少工作上的失误,有效地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第二,工作人员还要总结经验与教训,并且找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的问题,然后努力地解决和完善。第三,企业还要强化技术的监督和管理,如果出现操作错误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加以调整和修改。
3.5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预制构件连接方式和连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性能。借助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选择螺栓连接方式,将预制构件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保证其精密连接,满足其实际的技术要求。在预制构件安装中,需要在下层板中预留空间,方便后续钢筋的插入,然后通过螺栓完成剪力墙和预制装配式建筑其他部分的连接,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完成预制内剪力墙施工。选择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内剪力墙和主体工程的连接,确定连接位置之后,用螺栓保证其连接的紧密性,保证后续施工工作,不会出现墙体移动,避免影响到后续工程施工。
3.6合理设置吊点
预制构件完成制作后,施工人员要在运送现场的过程中加强管理维护,防止外界环境造成损坏,达到施工现场后,质量监测人员要积极检查各个预制件质量及完整性,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在吊装过程中,预制构件的体积相对较大,因此技术人员要分点位进行吊装,借助钢丝绳将其吊至顶部,完成安装。此外,在吊顶安装过程中,需保持吊点的垂直和均衡受力,技术人员要借助多功能钢梁平衡吊运技术完成吊装。这时,技术人员要根据确定好的吊点位置作出适当的调整,保证每一个吊点的均衡受力,避免吊装工作发生安全事故,进而损毁构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7叠合板等位置的吊装工艺
将钢管或是独立支撑体系布设在叠合板底板上,当结束吊装施工后,应对板缝宽度以及板底拼缝的高度差进行核查。如果发现存在高度差,则应对其进行完善,如通过对顶托的调整来将高低差限定在可控范围内,同时,休息平台板必须要在梯段吊装前结束调节。因为平台板需要对部分梯段的荷载压力进行承担,所以一定保证下部的牢固性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而在进行吊装叠合楼板前,还应把梁箍筋与胡子筋进行稳固的焊接。当能够保障稳固性后,则就可以进行夹具的拆除。
3.8 预制墙板连接施工
(1)钢筋连接技术
各构件之间的钢筋连接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在进行钢筋连接施工时,通常在接头位置采用的是钢筋灌浆直螺纹连接的方式,其中,一端是采用水泥灌浆的方式进行连接,而另一端是应用端部带有直螺纹的钢筋进行连接。将一根端部带有直螺纹的钢筋与一根带肋钢筋用相应的连接套筒以灌浆和直螺纹连接的形式形成灌浆—直螺纹复合形式钢筋接头。
(2)灌浆工序流程
做好预制墙板的安装施工工作后,应开始灌浆施工。在外墙板的底座位置保留宽度为两厘米的施工缝,并用水泥砂浆在底座四周进行封堵施工。注浆时,应使用注胶枪由下口位置开始进行充填,直至上口位置有浆料溢出为止。必须注意每个套筒的灌浆要独立进行,而且要有序进行,保证每一个套筒的浆料充实度。
3.6有关的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企业在运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时候要注意这些要点,首先,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专业性比较强,其中包含较多内容,所以企业要认真地选购施工材料,并且合理地购置好机器设备,这样才可以达到工程施工的要求,做好施工材料的检测与验收工作,确保机器设备的相关参数满足施工要求。第二,建立健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制度,强化施工监督和管理工作,这有利于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企业还要不定时地分享和总结技术成果,这样有利于后期工作的有效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不仅是当前建筑市场的主流,也是整个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诞生,优点多多。既很好地确保建筑构件的施工安全,又有力地确保了建筑构件的质量,还能在有效缩短建筑施工周期的同时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这些优点正好满足当前建筑行业现代化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齐宝库,王丹,白庶,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建筑经济,2019,37(5):28–30.
[2]康顺年.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分析[J].门窗,2020(8):121.
[3]刘巽全,李琰,邱迪.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风险浅析[J].建筑师2019,39(3):422–423,426
[4]李迎迎,刘子赓,李娟.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验收研究[J].住宅产业,2020(5):40–43.
[5]潘志达.模块化设计和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