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严威正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严威正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促进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建筑企业里工程造价管理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浙江中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  3211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促进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建筑企业里工程造价管理也得到了新的发展。BIM技术的应用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引言
        进行项目建设的时候,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严格地管理和控制工程建设时期的各项费用,如今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时期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而且问题相对显著,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效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这个阶段需要增强对于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合理地使用BIM技术,确保能够提升估算金额的准确性,提供数据信息的真实性,进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1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时期的使用优势
        1.1设计方案更加直观生动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主要的价值就是三维立体呈像技术,把各项信息数据整合到有关系统中,设置一个直观的建筑模型。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使用也是这样,对于数据参数的准确程度有着较高的需求,二维技术的图纸设计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市场需求,不然整体的施工效率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1.2减少设计周期
        传统的建筑工程设计周期是较长的,主要就是因为存在较多的设计环境,包括较多的数据,整合工作比较复杂,难以保障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以及整体的稳定性。在这个时期,借助BIM技术能够有效地融合各个设计环节,减少设计周期。在进行使用的时候,BIM三维立体成像技术能够对图纸测绘工作进行取代,在成像的时候可以显示出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提升整体的设计效率,而且可以减少设计周期。
        1.3改进设计方案,减少返工的概率
        在进行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时候,比较容易产生设计问题,进而造成设计返工的问题。其中BIM技术的使用优势包括对于设计方案的改进,设计方案产生返工的因素包括这样几点:设计方案存在技术隐患,设计方案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设计方案造价存在超标的情况,设计方案的内部设计比较混乱等。其中借助BIM技术能够增强对于各个设计方案的控制,防止产生各种问题。其中三维立体技术对于BIM技术来说比较重要的,可以去除设计时存在的不合理环境,借助成像技术找出设计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改正。
        2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问题
        2.1决策阶段的问题
        决策阶段是建筑工程项目的起始阶段,对于后续的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做好决策阶段的造价设计,可以为工程整体的造价管理提供明确的参考。但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未有引起足够重视,现阶段建筑行业中超估算问题时有发生,其根源就在于在决策阶段中没有采用科学核算的合理模式,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尽快获取经济效益而操之过急,故意虚报虚增有关估算以尽快通过项目审核,这大大破坏了决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也有部分企业认识到了科学核算的重要性,却没有采用整体核算的形式,抑制了科学核算的指导价值。
        2.2设计阶段的问题
        设计阶段是决策阶段完成之后的基础性阶段,主要负责对整体工程进展进行具体的设计,也是为下一步施工安排提供明确指导的关键环节。设计阶段的概算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渗透进入工程的整体环节。要想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造价管理人员就必须加强同设计人员的有效沟通,从而把握具体设计与概算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减少因沟通不畅而造成的落差状况。但是多数造价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远远不够,即使有所沟通往往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使得其难以把握设计环节的精髓。



        2.3施工阶段的问题
        施工阶段时直接执行建筑工程项目决策与设计的环节,也是体量最为繁多、工序最为复杂的环节,也对造价管理提出了一定的难度。这一阶段的造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施工过程中故意增设一些工程变更、签证,影响了原有的造价预算;另一方面,部分建筑企业的调整与应变能力不高,在遇到一些难以避免的设计变更时,不能灵活变更相关的预算策略,使得工程进度受到阻碍,从而增加了相关的成本投入。
        2.4竣工阶段的问题
        竣工阶段时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总结性工作,其也承担着整体造价管理中审核项目结算、对工程造价进行再确认的职能,也是及时发现并调整前期造价管理问题的重要环节。通常来说,分包形式是我国建筑行业十分常见的项目建设形式,部分分包单位在承建项目的过程中,为了增大自身的经济利益,普遍存在着着高估冒算、高套定额单价、高套取费标注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较难发现,发包商本身对于此类问题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很少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处理,使得其成为影响竣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消极因素。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工程项目策划阶段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的策划阶段,可以利用BIM技术调出与本次工程项目接近的模型,具有参考性的对本次工程项目进行调整。在模型阶段,能够随时对参数模型根据工程构建的实际变动情况,对造价标准进行更改。进而实现利用BIM技术的高效越策。就工程项目策划阶段而言,如何合理的进行投资,并且规划好预算,对方案进行完善,是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而BIM技术能够在这个阶段,为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工作人员也能够通过BIM技术与自身经验结合,使预算得到有效控制。
        3.2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BIM软件中,最具特点的就是可视化建模功能。可视化建模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有着更清晰、更直接、更明确等特点。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设计阶段的资金利用率,实现投资的有效控制、保障造假的准确性。在工程设计阶段,难免会出现设计缺陷。而利用BIM技术,能够有效地发现并处理设计中存在的缺陷,这是设计软件与新兴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更加专业化、高效化的工作平台,使信息与信息之间的传递效率得到提升。BIM技术的高效不仅体现在其能够帮助专业的设计人员,其还能够帮助其他非专业性的设计人员完善图纸。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难免会出现不同领域的土质之间的不匹配现象,因此以往的设计软件兼容性差的问题也能够通过BIM技术来弥补和改善。
        3.3施工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其能够模型化、可视化,具有强大的调节能力。将BIM技术应用在施工阶段,能够通过BIM技术中的工程计量、计价、项目管理等功能,使现场的管理、工程的调控、工程的费用等多方面,进行实时的监控。确保策划阶段和设计阶段所准备的预算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进而避免建筑企业三超问题的出现。BIM中有着BIM模型、BIM计价模型、BIM工程计量等多种功能,可以利用综合BIM软件,将工程项目中各个要素清晰明确地展现出来,例如项目的运作进度、人力的调动情况、机械的运行状况、材料的使用数据等,这样做的能够在保障工程项目质量的同时,提升工程项目的安全性。
        结语
        总的来说,在进行建筑工程精细化造价管理的时候,借助BIM技术能够确保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人员更加科学地划分管理的模块,提升预算的准确程度。在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时借助BIM技术能够帮助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明确造价管理技术的发展情况。在这个时期,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造价精细化管理,确保建筑行业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翼凡.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9(12):225+227.
        [2]周悦.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19,39(06):318-3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