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有效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姚波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姚波
[导读] 摘要: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是控制实际工程项目的成本,其原则以动态成本控制为基础,从而实现对项目目标的造价控制。
        天津市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  300190
        摘要: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是控制实际工程项目的成本,其原则以动态成本控制为基础,从而实现对项目目标的造价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是个系统、动态的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从建设项目的开工阶段一直持续到项目的完工阶段。对于企业来讲,建筑中的工程造价控制是企业实现盈利的有效方式,也是施工企业对成本控制的基础,只有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才能实现其对于项目的投资目标。在施工阶段对造价动态控制是实现项目总体目标的最后阶段,其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关键词:施工企业;造价管理;成本控制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建设当中是主要的参与方,施工企业需要通过自己的技术实力,资质等对项目报价,以获得项目标的。此时从造价的角度来说,施工单位中标后会与业主方签订施工合同,此时不管项目是赚还是亏,都需要看合同以及后续的施工情况。因此对于施工企业要从招投标开始进行造价管理,以保证企业的正常利益。
        1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这个过程当中施工单位要在合同范围内合理地谋取自己的合法利益,则必须要对工程实施阶段的每一个造价环节按照成本控制的程序来做好造价管理。但实际上现阶段有一部分施工企业并不是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实现自己的合法利益,而是通过在招投标当中以低价竞标的方式来使自己获得标的,待合同签订后,则千方百计地通过补充补偿协议,工程变更,索赔等方式尽可能地向业主转嫁风险,进而争取更多利益。随着EPC模式的不断实施以及完善,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如果还是按照低价中标,钻漏洞的方式来获取利益,实际上是不能长久生存下来的,因为对于业主或建设单位而言,他们对合同管理,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毕竟投资项目的资金是业主出的。尤其在招投标上,对施工单位的投标非常重视,低价竞标确实会让发包方意动,但这其中的风险显然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很显然发包方会对参与投标的施工方进行一些限制,而且现如今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也在禁止低价竞标(恶意低价)。因此施工单位也要进行造价管理,以成本控制的角度来实施造价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存在的问题
        2.1 成本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部分施工企业不够重视成本管理工作,在工程完工后算账,没有对建设项目成本进行全过程跟踪; 职工将成本管理和控制视为成本业务部门的工作,非业务部门职工没有成本管控主人翁意识; 现场人员仅有现场施工经验,只顾及施工便利,无法采取有效的手段合理配置资源和组织施工进行成本管理; 最后就是成本管理人员没有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成本管理,仅仅结合工程造价和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方案,而不检查实际的落实情况,这样的管理工作浮于表面,不能真正解决现场浪费的问题。
        2.2 传统管理模式落后于市场需求
        随着当前市场制度的完善,传统定额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早已落后于市场,面对建筑市场转型的重要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必须顺应市场的走向。传统管理模式思想落后,致使建筑企业无法更新设备及技术,导致工程造价管理的价值丧失。
        2.3 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使得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出现权责不明的情况。有些施工管理人员认为自己只负责工程的实施,这一方面说明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另一方面说明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实现全体管理人员共同进行成本的控制,导致工程资源浪费严重,造成企业施工成本的增加。


        3 造价管理措施
        3.1 建立成本控制系统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将财务部门和预算部门放在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位置,其余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其工作。对于材料设备的运用及对施工人员的费用结算,理应定期上报给财务部门,让该部门更好地进行工程成本预估,然后财务部的工作人员和预算部门共同进行成本分析。当出现预算误差过大的情况时,应该认真查找问题的原因,并由专业人员策划方案解决措施,确保成本有效得到控制,防止态势持续恶劣化。
        3.2 投标管理是施工方造价管理的核心
        投标人要根据自身的实力水平,结合招标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报价,这个过程当中要注意报价决策的主要依据在于投标人单位人员的计算书和分析指标。施工单位必须要去分析工程量清单、设计图纸当中存在风险。如果风险把握不准一旦预估工程量错误,而采取了降低报价策略,这可能在工程量大增的情况下,给投标人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因为工程量不确定,预估就会有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需要投标人去赌工程量是会缩减还是会增加,赌就有赌输的时候,因此要注意降低或提高报价要有一个度,必须要将报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调整幅度内,这里可以参考评标细则中对可调整分项报价的标准,这可以保证不出现超出计分标准的报价,防止出现废标。同时因为限制了一个范围,在报价时即便出现风险也可以降低损失。
        3.3 施工中的工程造价管控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控需要做到全方位,全流程的控制,落实到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及每个人,包括施工材料运输,施工环节流程等。在施工之前应充分保证施工方案及设计图纸准确,对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等情况都要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考察,让人力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安排,将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在施工现场应建立严格的材料领取制度,确保各项施工建筑材料得到合理的利用,避免浪费材料,减少施工成本。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合同意识及自身的职业素养,向施工人员讲解关于索赔知识与流程,正确的维护公司利益和自身利益,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4 索赔阶段中合同和工程造价融合管理对策
        在传统的招投标中是以综合单价招标为主,在施工中存在施工企业想方设法进行工程变更增量,此种问题不仅会严重的影响工程进度,也增加施工各方的矛盾纠纷问题。整体上来说,施工中索赔主要就是集中在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以及施工技术措施等内容。合同中明确按工程量清单合同结构,因为在施工中施工的难易程度、施工应用技术手段与各项施工措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单期工程的施工顺序不进行调整,这种模式直接的降低了承包商索赔问题的出现。但是因为业主清单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又会作为承包商索赔问题的依据。因此,为了有效解决此种问题,就要利用合同管理的方式强化工程造价管理,通过确定合同总价的方式,明确工程变更计算、竣工结算以及索赔工作的理论支持,进而有效的保障工程量清单精准性,提升其规范性以及全面性,这样就可以降低存在的合同纠纷问题。重视工程总造价管理,可以有效的保障施工进度,在根本上提升施工安全性,进而在根本上有效的强化了造价控制。
        结束语
        针对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和管理工作来说,其在企业运行中具有特别重大的作用。在当前阶段,造价管理的相关措施并不完善,采取的方式也不合理。因此,就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成本方面的管理以及控制。所以,建筑企业还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当前的造价管理以及控制措施,以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佘亚敏.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和确定工程造价的措施分析[J].建筑知识,2017,37(13):174.
        [2] 杨秋红.基于建筑经济中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3):229.
        [3] 张煜.试析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及管理控制措施[J].居舍,2019(2):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