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 贾溪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贾溪
[导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发展建筑正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其设计难度越来越大,因而在施工过程当中会遇到相当多的困难,急需先进的技术来满足设计和施工需求。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混凝土分公司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发展建筑正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其设计难度越来越大,因而在施工过程当中会遇到相当多的困难,急需先进的技术来满足设计和施工需求。这就需要施工单位的设计和施工人员对不断学习创新先进施工技术,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的施工质量,使得高层建筑能够更好的满足时代和人民的需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建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日趋“臃肿”,为提高土地使用率,并得益于建筑技术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了城市之中。与传统矮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在施工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难度更大,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还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的美观性和适用性。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1施工设备要求高
        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程中,要想充分地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那么我们就必须全面地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其施工的具体方式也是有着明显差异的,并且各类项目都应具备一定的施工条件,施工材料应具有优良的性能,同时施工的机械设备也应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这些内容对于施工技术也都是一种考验。
        1.2施工标准更高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工程项目施工进程,工程中的机械和设备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在项目施工阶段,应保证设备和机械工具都具备良好的运行性能,同时其运行过程也必须是符合国家所要求的规范标准的,这样不但能够很好地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
        2.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地基基础是进行一切建筑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而对于自身重量较大、上覆荷载较大以及中心较高的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来说,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就更为明显了。由于我国面积广袤,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形地貌差异和原始地基基础条件相差较大,因此,在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充分考量当地的实际基础条件。基础埋深的设计,应以高层建筑基础所在地的地质形式和地质特点为依据作出必要的调整。例如采取房屋建筑基础加固、纠倾锚杆桩作业手段,通过采用承力架,把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型构件逐渐地压入土层内部,成为一个稳固性强的地基基桩,利用独立承台或梁式承台组成一个完整的桩基础,实现基础加固及纠倾的目的,既能有效地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又能有效地控制好沉降的规模。
        2.2抗震技术
        ①先要当地环境进行勘测并分析历史资料了解该区域地震发生情况,再进行设计高层建筑建筑的设计工作,一定要结合项目附近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作为抗震设计的数据支撑。②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要尽可能将各项建筑结构中的数据详细列出,尤其要提供高精准度的长宽高。③应根据需求对连续梁的刚度进行科学降低,保证连续梁具备较强的塑性,进一步保证柔软度达到可以提升抗震度的标准。④墙体要逐步实现变形,过度变形会破坏剪力墙。水平力对剪力墙的影响令其产生较强的刚度,因内力作用,造成连续梁截面标准数值超过规定水平。⑤在处理抗震墙体比较长的问题时,可以科学利用洞孔并设计弱连续梁,对墙体实行科学划分,每超过2.5m时就要严格掌控各墙段宽高比例。在针对高层建筑设计抗震技术时,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要对现场土地进行勘测,并根据土壤类别等数据制定相应的检测表格,为抗震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2.3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在施工中为了提升建筑施工安全性,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根据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保护处理。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可以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空间,避免建筑结构受到损坏。通过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可以充分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

在施工中利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可以使高层建设的外墙地下结构获得长时间的保护。在施工中要做好施工细节管理,保障每个环节中的混凝土均符合规范的要求,然后才可以的施工作业。在施工中要做好头盘水泥的清洗处理,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受到蒸汽等问题的干扰与影响,专业人员要进行施工监督,基于现场的具体状况制订符合需求的防水作业方案,根据施工要求全面落实各项施工作业内容。
        2.4混凝土施工技术
        2.4.1配料选择
        混凝土配料中各类材料的选择有如下要求:①水泥:以型号为525#的硅酸盐水泥为宜。②骨料:可选用粒径在10~30mm的花岗岩碎石,要求骨料含泥量在1%之内,混凝土拌制之前,可使用孔径0.3mm的细筛,清除骨料中过多的沙粒。温度控制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点工作,为控制水泥水化热,可在原料中适当添加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m3之内为宜),进而促进混凝土强度达标,减少裂缝形成。此外,全程监控混凝土运输过程,结合建筑各结构的特点,合理确定混凝土坍落度及强度等级。
        2.4.2浇筑施工
        高层建筑自然层的混凝土浇筑一般在1~2次完成,其中,选用一次浇筑的施工方式有利于施工进度控制,在浇筑过程中需严格把控浇筑速度。但墙、柱等结构采用一次性浇筑的方式易引发混凝土开裂现象,因此一般2次浇筑完毕。混凝土分层浇筑首层层厚应控制在50cm左右,之后各层厚厚度需在1m以内。
        2.4.3内部振捣
        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坍落度大,摊铺斜坡较长,因此其内部振捣可分3次进行,提高混凝土内部密实度,促进成型。振捣棒插入点需均匀、分散选择,间距一般不超过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并在50cm之内。结合实际情况,选取交错式或行列式的移动次序。控制好单次振捣的时长,若振捣时间过长,混凝土易发生离析,观察到混凝土表面无明显下沉及气泡现象且出现灰浆后,可判断为振捣均匀。混凝土振捣应从下而上依次进行,完成每层浇筑后,均应进行混凝土振捣,要求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cm左右,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紧密融合。
        2.4.4后期养护
        科学的混凝土养护作业可有效避免混凝土开裂问题,高层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养护方法包括洒水养护、覆盖薄膜、涂抹养生液等。例如,采用洒水养护的方式时,尽可能选用与混凝土拌制相同的水质,避免因水质差异造成混凝土质量降低。
        2.5绿色环保施工技术
        绿色、生态、环保理念下,建筑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重视起对绿色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建筑行业粗犷化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土地污染、环境污染以及光污染,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阻碍建筑业的发展。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积极应用绿的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进行施工,例如:在施工之前可以设置隔音墙等,降低噪音污染。与此同时,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对于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为了更好的保障施工安全及质量,要重点提升钢平台技术,进而在保障施工安全及质量的同时,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通过搭建高层建筑结构剪力墙,并借助提升机结合施工进度提升钢平台,以便于保障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总的来说,在高层建筑土建施工过程当中,只有应用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并不断提升钢平台技术,才能够更好的保障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进而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化发展。
        结语
        为确保高层建筑质量,需要抓好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土建工程施工,这是影响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需加大土建施工监督管理,提升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提高其施工质量,这对高层建筑工程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宗章.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7):169.
        [2]陈亮.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6):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