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广东韶关 512000
摘要:伴随社会的进步,建筑业的地位日渐凸显,使得建筑工程不断涌现。桩基作为建筑的支撑,其施工质量关系到建筑的稳固性。然而要想有效控制桩基质量有一定难度,需要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基于此,本文阐述桩基施工要领,总结桩基检测技术及其应用,旨在提升桩基施工水平。
关键词:房屋建筑;桩基;施工要领;检测技术
前言
桩基位于建筑下方,起到支撑建筑物的作用。桩基一般由岩石、粘土、碎石块等构成。要想建筑物稳定牢靠,需要严把桩基质量关。这就要求桩基施工到位,并做好加固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众多桩基技术被研发出来,唯有施工人员明晰施工要点,准确掌握检测技术,方可确保桩基施工质量。桩基工程质量达标,建筑就会更加安全,并且对提升建筑企业形象大有益处。因此,深入研究桩基技术很有必要。
一、桩基施工要点
(一)前期准备
无论采用何种施工技法,都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桩基施工前相关人员要深入现场,对施工环节进行勘察,以此制定施工方案与应急预案。根据施工条件选择适宜的施工器械与工艺,并做好人员安排。有关人员还要准备技术工作,选择适宜的成桩设备,确定成桩工序,同时做好对周围建筑的保护工作。要想施工活动有序开展,需要确定施工计划。另外,施工人员要清楚预制桩的注意事项, 切忌不可使用锤击与静压方法,同时要尽可能降低机械对桩体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为地基铺设垫层,以降低机械对地面的破坏。如若采取履带打桩机,地基要能承受100kPa以上的压力。在运用钻孔灌注时,需要平整场地,如若采取人工挖孔,则需加一道工序,即留出运土通道。由此可见,不同技术对场地的要求有所需求,需要施工人员掌握充分,以保证桩基施工质量。
(二)放线定位
只有桩基位置准确,方可充分发挥支撑作用,而桩基位置的确定就需依靠方向定位。施工人员确定轴线,位置确定后可大大降低对桩基的影响。采用网格定位形式,根据设计图找到对应桩点,再根据轴线标明桩位。待桩位全部确定后需要进行复核,以避免误差的出现。在定水准点时需严格控制标高,根据设计图的基本要求,在基桩的顶部与端部做好标记。在桩基施工过程中不能破坏水准点。一般而言,放线定位所用仪器为经纬仪,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对控制点与桩位进行测量,误差不得超过十公分,并找到灌注桩的埋入深度与基桩顶部高度。
(三)护筒埋设
护筒埋设是基桩施工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护筒材质选为钢材,壁厚四毫米。为保证护筒的完整性,需要将护筒分为三个部分,对各部分进行焊接,以此完成加固工序。护筒位于中心线与轴线的交界处,并与周围土体成紧密连接的状态。按照国家文件要求,护筒埋设深度应在一百至一百五公分,护筒漏出地面部分的高度应控制在五十公分。
(四)钻孔
钻孔需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执行,先正循环钻孔,在这过程中要利用泥浆保护桩壁。钻渣是反映钻进情况的依据,因此需要施工人员随时关注钻渣的规格与组分。当钻渣半径在五至八毫米时,说明钻头处于石质层,此时孔内状况良好,并且泥浆比重相对合适。等到孔壁稳固后,停止钻进活动,同时利用泥浆泵向孔内灌注泥浆,时长不少于三分钟。随着时代的进步,钻孔技术得到显著提升,其中有一种钻孔方法较为高效。该方法利用新型泵,通过反复吸反完成钻孔工艺。当然,在使用这项技术时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在钻孔四周围上砂袋和塑料布。在钻孔时要将泥浆抽到沉淀池。在沉淀池的另外一侧放置一台水泥泵,将池中较为优质的泥浆抽至车内。泥浆车的一侧有出浆口,将泥浆注入桩孔中,以此形成一个循环。
(五)清孔
待钻好孔后,施工人员抬高钻头,所抬距离在八十到一百毫米,并让钻机处于空转状态。这时施工人员对孔壁进行检测,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对桩体中的泥浆进行稀释,再往桩孔中注入新的泥浆,泥浆比维持在1.06左右。随即循环传控五十分钟左右,再将桩孔底部的泥浆块、岩石碎屑清理出去。当清理工作完毕后利用空吸泵进行二次清理,直至孔内清理干净,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六)钢筋笼施工
吊装钢筋笼时要缓慢进行,并且轻拿轻放。在吊装过程中遇到障碍物,需旋转笼体,并缓慢升落,确保钢筋笼平稳下落。如若钢筋笼未按既定目标下落时需停止操作,找出问题成因,并采取有针对的措施,直至问题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在吊装钢筋笼时不可暴力施工,以防对笼体造成损害。笼体中心线需要与孔位的中心线相重合,待钢筋笼放置正确后对其进行加固。唯有钢筋笼牢固才不会在浇筑时出现上浮现象。
二、桩基检测技术
(一)桩孔质量检测
桩孔质量不仅关系到基桩质量,还影响后续工作效率。倘若桩孔过小,就会降低基桩的承载力。倘若桩孔过大就会增大基桩上部的阻力,此时基桩下部的作用就无法发挥。一旦基桩倾斜,就会大大降低基桩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对桩孔质量进行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四种:一是对孔径进行检测、二是对桩孔深度进行检测、三是对桩孔的垂直度进行检测、四是对桩孔厚度进行检测。每种检测有其固有的检测流程与标准,需要相关人员规范自身行为。
(二)承载力检测
承载力检测有两种方法,一是静载荷检测法、二是高应变检测法。前者通常检测桩基的水平和竖向承载力,其中竖向检测应用最多。这种检测法误差较小,精准较高。此外,静载荷检测法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即可有效反映基桩受力状况。静载试验检测需要应用众多设备,诸如压力表、测量装置、千斤顶、传感器等。通常情况下采用竖向检测,先将千斤顶布置在基桩顶部,再将主次梁分别放在上面。其中,次梁要与锚相连,并在梁体上放置预制桩。待准备工作完成后,对基桩加载,加载要逐级进行,每一次加载时间不得少于2个小时。检测人员每隔1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如若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破坏荷载,就需立即停止加载。检测人员对数据进行计算,找到最大极差,并与平均值进行对比,以此判断基桩承载力。后者使用重锤对基桩顶部进行冲击,这时桩周土会产生变化,以此变化来探寻力与速度之间的联系,并绘制曲线图。高应变检测法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传感器、二是动侧系统。将传感器置于基桩顶部,锤击基桩后会形成加速度信号,这时动侧系统会将信号放大,并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会传给微机,由微机完成处理,在显示屏上呈现波形。基桩上需均匀布置检测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完整性检测
完整性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低应变动测法、二是声波投射法、三是超声脉冲检验法。第一种方法是对基桩顶部施加能量,利用仪器测出振动数据,再结合波动理论分析检测结果,以此辨别桩基是否完整。第二种方法是使用超声波,收集声速等数据,以此探讨桩基的连续性,从而判断桩体的完整性。第三种方法是预埋检测管道,以此作为接收装置,再施加超声波。超声波会让管子移动,并向管子内部延续,这样获取到的信息就能将缺陷部位找出,以此完成基桩完整性检测。
三、总结
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需要重严格把控。要想让质量控制取得显著效果,需要建筑人员准确掌握基桩施工流程,按要求完成施工。同时充分利用基桩检测技术,检验桩孔质量、基桩的承载力与完整性,以此确保基桩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虞春华.房屋建设中桩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检测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8):19-20.
[2]黄小勇.桩基检测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J].居舍,2018(08):5.
[3]王银花.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