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远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清远市 511500
摘要:对于现代房屋建筑而言,地基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不仅对施工安全有较高要求,而且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也有严格的工程标准,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房屋的居住体验。因此,强化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每一个地基施工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点
在房屋建筑项目施工中地基工程是重要基础,对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要对各施工环节进行控制,全面遵循高标准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为后续房屋建筑施工活动奠定基础。坚固性较高的地基工程能有效防控塌方、施工缝问题,提高房屋建筑安全性。我国多数地区地处位置较为特殊,处于各类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高发区域,地理板块交接处,板块活动较为频繁,容易诱发较多自然地质灾害。所以面对复杂多样化的施工环境,要注重选取科学化的地基施工技术,降低地质灾害负面影响,为人们人身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大多数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结构复杂程度较高,在施工阶段融入了较多施工工序。在房屋施工中,要保障各道施工工序能稳定连接。比如在施工中各道工序衔接中要保障上道工序质量合格,便于后续施工流程开展。多数施工工序结束之后会被后续工序覆盖,所以施工工序质量隐蔽性较高。当前要强化房屋主体结构隐蔽工程验收,对工程验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房屋建筑工程进入到后续居住使用阶段之后,要对地基基础工程中存有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分析,避免各类安全问题发生,产生较大损失。建筑项目选址问题,加上项目勘察不合理等要素综合影响,均会对施工质量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致使建筑项目安全性、稳定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最后在地基基础工程项目建设中,前期各项勘察工作未能全面落实,施工管理部门对地质现状、水文情况难以全面了解,施工阶段盲目施工。项目施工技术应用与建设环境之间难以有效对应,会诱发较多质量问题,造成多项资源浪费问题。
2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应用
2.1土方开挖技术的应用
在开展地基基础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房屋建筑土方开挖的主要流程、施工要求,以便于提升地基基础施工水平。首先,有关人员需要严格审核地基施工方案,确保现场施工人员、设备到位。其次,监管部门应针对地基施工的疑难点,就开挖方案进行重点审核,以最大程度满足地基施工需求。最后,施工人员在进行土方开挖施工时,务必结合施工现况,合理确定地基位置及开挖深度、坡度,确保与施工图纸相符合,尤其是开挖深度、孔位的确定,使开挖至少达到地下500m深度条件。
2.2静压力桩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现代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对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来说,它主要是通过利用配重装置和静压力桩设备,在地基中打入桩基。静压力装技术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在使用该项技术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混凝土已经泥沙的施工材料较少,且不会产生较大的施工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第二,静压力桩施工技术操作简单,对于具体的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不高,且施工成本较低,因此,通过应用静压力桩施工技术可以提升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地基的稳定性。但是,在应用静压力桩技术的时候,相应的施工人员要确定土层排列和桩基数量,以此来保障静压力桩技术的应用效果。
2.3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首先要做好相应的基坑支护工作,现阶段建筑单位经常会用到逆作法施工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一边进行土壤挖掘工作,一边完成相应的房屋上方施工,进而降低房屋上方对于基坑的影响。其次,就是相应的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预留出混凝土灌注桩等施工的空间,并且可以通过采用排桩支护技术,完善相应的基坑支护工作。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排桩支护过程中需要加强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并进行定期养护工作,提升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质量,为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4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由于地基条件的复杂性,在具体地基基础施工中,必须配合应用地基加固技术来提升地基基础的稳定性。首先,应完成地基灰土铺撒工作,确保地基夯实和足够干燥。若遇下雨天气,需要对地基进行大范围覆盖,避免地基被雨水淋湿,导致其固定性被破坏。其次,确保地基足够稳固后方可进行后续地基基础结构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基坑内不能填冻土,且充分做好地基防冻防护措施。
2.5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基坑支护技术对于地基基础施工的整体安全性十分关键。逆作法施工、排桩支护是常见的两种基坑支护技术。其中,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可成功应用于房屋建筑土方开挖、上层房屋施工中,通过逆作法施工能明显降低上层房屋建筑对于基坑的负荷影响。在具体施工应用中,施工人员需提前留出人工钻孔桩施工、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区域。排桩支护技术在实际地基基础施工中,主要包括套管灌注桩技术、干作业灌注桩技术及泥浆护壁灌注桩技术等类型,其施工意义在于可有效支持、挡护基坑土体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在排桩支护技术施工中,为提升后续基坑施工安全与质量水平,应强化排桩支护施工的养护管理。
2.6注浆处理技术的应用
水泥注浆处理技术是房屋地基基础施工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施工人员注意严格把控好水泥浆的比例,需要将水灰比例控制在1/2。确保与施工图纸相符合,且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技术要点:首先,确保水泥浆配比科学,符合要求后再注入建筑主体结构中。其次,在水泥浆灌注过程中,务必控制好注入速度,为避免出现空隙,及时排除水泥中多余水分。最后,为确保地基基础牢固,应当使硬化后的水泥浆与基坑土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建筑上部结构提供有效支撑。
3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3.1注重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是由施工要求、现场环境特点、地质条件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在实际设计时,应确保施工方案适用于当地的具体情况和经济基础,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地基的承载力,保证地基基础能有效承担建筑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所有重力。
3.2确保工程现场勘查的准确性
在开展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作之前,现场勘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了确保房屋建筑工程在完工后能达到预期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要求,就必须提前了解现场的地质与水文条件,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然后结合勘查结果,编制出最佳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3.3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管控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的最终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管控。做好原材料的采购、运输、进场检查、存放等各环节的工作,避免将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运用于施工过程中。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施工对工程整体质量起到基础性、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当前,由于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施工具有施工过程隐蔽性、施工难度大、施工结果不可逆性等特点,在具体施工中应尤其需要强化地基基础技术的应用,建筑企业应选择合理、科学的施工手段,确保后续上层建筑结构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熊培涛.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9,26(02):146+148.
[2]孙建华.试析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J].价值工程,2018,37(21):275-277.
[3]林兴敏.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5(01):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