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水政监察支队质量安全科 新疆喀什图木舒克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强化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其中工程质量检测为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保驾护航,为水利工程正常运转提供依据。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策略
我国水利工程项目能够更好地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通过水利工程设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保障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应当高度重视质量检测工作,加强对水利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并不断完善质检部门的管理体系,规范质检部门工作流程,国家行业标准和统一的质检标准,利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和检测体系,建造出质量安全可靠的水利工程项目。那么,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更进一步规范质量检测体系,彰显质量监督的重要性:
一、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检测管理的认识不足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检测管理在各方面的发展尚不完善,施工企业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从而导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各项管理制度、法规,都一味地强调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甚至错误地将检测方也列入质量主要责任方,以为这样责任主体多了就能更好地分担工程质量责任,就会使工程质量得到提高。工程质量检测是公正、权威、客观、准确地量化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将给建设施工方供质量依据,为政府监督工程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然而,目前施工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重要性,没有通过重视检测管理途径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最终导致建设工程检测管理水平低下。
2.建筑施工材料不符合标准
检查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时,施工单位使用不达标材料,不合理的节省材料、人力,工程建设偷工减料,或者缩减施工工序,无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导致水利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如钢筋不符合规定的标准,机械性能不达标,闸室钢材使用非国标,止水、混凝土砂石骨料含泥量超标,引气剂等外用添加剂使用不当,砼抗冻防渗低,水泥过期或潮湿,混凝土水灰比计算不精准等等。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不符合项目规定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或工程设备,由于检测部门管理欠缺把关不严格,或受外界因素干扰一味地迎合客户,导致不达标原材料使用在工程中使用,严重威胁着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发生程度不等的质量安全事故,进而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3.安全管理隐患
在水利工程质量调查中,发现有些水利项目缺乏基本的安全管理。一些项目监测和管理部门,片面地对施工进度和提高质量感兴趣,没有将安全管理视为监测的关键要素。对施工材料把关不严,试验检测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不合格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入到施工现场,使用在工程实体的各个部位,形成质量安全隐患,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准备不够,专项施工方案不具体,无针对性,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甚至造成质量安全事故, 影响了的水工工程建筑物质量,给国家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4.施工秩序混乱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建设单位要求,在赶工措施不具体甚至没有赶工措施和专项方案的前提下,许多单位在施工期间盲目赶工,设备超负荷运行,工人疲劳作业,施工检测不能及时跟进,工程质量检测与施工进度不同步。有的甚至不听从监理和检测方的建议,突击赶进度。这些问题存在,导致施工人员在处理特定施工过程时,无暇顾及工程质量和安全,违反施工工艺,省略部分工序,未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施工,忽略质量安全规范,无形中造成水利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的隐患,导致水利工程的项目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及控制措施
1.通过质检体系建设规范质检程序及行为
高度重视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完善工程检测管理制度,规范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市场,严把检测单位门槛关,要求检测单位资质必须符合行业规范,按要求设置现场试验室和配备人员,健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现场试验室及试验设备计量检定必须有法定计量部门出具的计量检定证明;检测机构对送检的试样应当及时提交检测方案和检测成果;抽检比例科学,选用的检测试验方法、试验规程、质量标准符合水利工程行业规范;建立检测台帐和不合格项目台帐。规范水利建设市场,加强检测部门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严格检测程序,通过建设网络平台,加强质量监督部门对送检样品的跟踪监督,杜绝编造材料、送样检测数据,坚决打击虚假检测报告,让水利工程检测部门真正为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2.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注重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重视施工人员的选拔,对施工人员进行良好的业务技术和安全意识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在施工队伍内部明确责任负责制,质量保障体系要精细到每一项工程的具体的工序,渗透到各个工作的具体流程,让质量安全成为硬性指标、强制性标准,深深刻入到施工人员的心里。要做到对采购人员进行严密的监管,提高施工队伍中的采购人员的各项素质以及对材料质量的鉴别能力,保证水利工程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设备的优质达标。加强监理对施工现场的巡视频次和力度,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工程设计、工程建设标准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使用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是否合格。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到位。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这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3.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我国针对工程材料检测,已出台了相关的质量检测标准,有国标,部标,行业标准,这为建筑材料的选择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包括产品质量合格资料,以及产品规格、产品型号,还有产品的性能检测报告。某些特殊的建筑材料,供应商要提供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性能检验报告以及相关的安全认证。最为重要的是,要对建筑材料的真伪作出肯定、精准的判断,避免和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尤其要预防其进入施工现场,从而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并为工程质量安全埋下隐患。按照现行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检测管理制度要求,质量检测的主体主要包括一检(施工单位自检)、二检(监理单位平行和跟踪检测)、项目法人全过程检测和质量监督部门质量抽检,不同类型的质量检测工作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检测体系,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工作的进行,其要求和标准要严格依据材料的设计要求,在最大限度上,控制工程材料质量,防止不达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为保证工程材料的可靠性,对施工中所要应用的材料以及设备,要按规定程序的检测报审备案。
4.严格检测程序控制
严格审核检测单位的资质,配置质量检测团队,规范检测单位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学习和培训,丰富和更新检测专业知识,不断引进和完善先进的检测设备,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测人员要通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检测资质,要求检测人员持证上岗,专业检测。加强对检测人员的职业教育,促使其不断提高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检测工作的监管机制,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拒绝受贿,避免出现私相授受、以权谋私的行为。除此以外,要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考核,奖优劣汰,不断完善激励机制。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现阶段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质量检测措施和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水利建设工程的整体发展状况。通过强化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与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预防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隐患,提高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车海燕。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及控制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5):87-88.
[2]沈福学。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及控制要点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4):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