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岛礁救助的风险与措施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邢益冠
[导读] 摘要:我国南海海域海岸线分布较长,存在众多自然形成或是人工开发的岛礁。
        南海救助局海口救助基地
        摘要:我国南海海域海岸线分布较长,存在众多自然形成或是人工开发的岛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需求存在多元化,岛礁钓鱼、驴友野游等各类沿岸旅游活动也日渐频繁。然而人们在追求着旅游乐趣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安全问题。
        关键词:岛礁救助  受困人员 风险与措施
        1.前言
        近年来,许多游客对海上瞬息万变的天气情况缺乏了解,常发生游客受困在岩石、礁盘、荒芜岛礁之上的情况。所以每年都有接到人员因岛礁钓鱼、野游等旅游活动而被困岛礁的救援信息。因此,实施岛礁救援必须安全,快速,有效。为此专门制定了关于岛礁救助的相关应急措施。
        2.岛礁救助的风险
        2.1浅滩、暗礁等危险物的影响。岛礁区浅滩、暗礁、明礁多,海底地形复杂,水深变化大且不规则,在这一区域航行和救助需要特别谨慎。否则容易搁浅,触礁或是车、舵的损坏也会发生。
        2.2 风浪的影响。在岛屿迎风的一面,由于风浪经过充分的成长,且到达岛礁区时水深变浅则波高增大,不利于救援作业;而在岛屿背风的一面,风浪明显较小,有利于救援作业。
        2.3 流速、流向的影响。岛礁区的潮流,由于受地形的影响,流速较大,流向也比较复杂,常形成涡流和回流,增加了航行和救助操作的困难。
        2.4渔网、渔栅等障碍物的影响。在岛礁浅水区往往海草丛生,并附着各种垃圾和废弃的渔网、渔栅、绳索,车叶容易被绞缠或打到石头。
        2.5受困人员在大风浪区。救援时,小艇受大风浪的影响难于操纵,以至于被风浪推上礁石甚至打翻,给救援人员构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2.6 救援人员登岛救援的风险。如果遇险人员有受伤,则需要救援人员下水登岛利用担架将伤员转移到小艇上。在大风浪区救援人员离艇下水是危险的,可能发生摔伤、被海浪卷向深水区。
        3.受困人员的情况
        3.1在岛礁遇险受困的人员可能存在生病或受伤的情况,救援的及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3.2岛礁遇险受困人员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海风、日光和海水侵蚀的环境中,将会迅速消耗其体能,再者没有足够的淡水和食物补充,体能会急速下降,威胁其生命安全。在冬季,湿透的衣服,冰冷的海水和寒冷海风会大大缩短遇险人员的生存时间。
        3.3当受困于岩礁、礁盘、荒芜岛礁之时,受困人员举目四望,茫茫大海,心里有莫名的恐惧感,精神容易受到刺激。


        4.岛礁救助的措施
        4.1在抵达岛礁区救援前,认真审阅该区的大比例海图、查看当天潮汐表充分估算当时的潮汐潮流,事先计划好预计的停船点、终止点,或划定以某一经线或纬线为终止线,充分利用导航仪器准确定位。
        4.2 准备充足的救援设备,常需携带:气动撇缆枪、测深杆、铝直梯、救生圈等,夜间救援时携带手持探照灯,有伤病员时还需带上担架和急救药箱。
        4.3使用无人机协助救援任务,当救助艇无法掌握事发地周围海况、受困人员的现状时,可用无人机前往勘察,利用其图像传输功能,将被困人员及附近水域情况的图片传回,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救助方案提供依据。无人机还可承担传递引缆的工作,将引缆送至受困人员手中。
        4.4救助筏下水后,合理安排随筏救助人员。选派头脑冷静清醒、行动果断、突发情况处理能力强的人员担任救援的现场指挥。岛礁周围水深较浅、暗礁丛生、环境复杂,妥善挑选技能娴熟老练,意志坚强的人员作为蹬筏上岛的救援人员。
        4.5做好救援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进行救援设备的检查、试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通过设备的维护保养,进一步深入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工作性能,以便在使用时能得心应手,提高设备操作的安全性。
        4.6寻找合适的救援地点,尽量避免在海底有大块礁石突出的地点,尽可能选择海底较为平坦、沙底或碎石底的地点进行救援。未经考察的地点切勿盲目进入。
        4.7强化日常定点操艇训练,定点操艇训练是提升操纵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日常训练中抓住每一个训练机会,开展在各种不同海况条件下的定点操纵训练,以使在面临复杂海况与环境时能够有效掌控艇的旋回半径,控制好惯性作用,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4.8做好登岛救援人员的自身防护,所有参与登岛救援的人员均需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同时至少携带2条安全带,以防止在救援作业中意外落水。携带通讯联络设备,保持与母船的联络畅通。
        5.防范险情发生措施
        5.1涉海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在沿海城市周围的无人岛礁上设立安全警示牌,向游客宣传海边游玩的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公布每天的气象信息。提醒游客关注潮水涨落,做好安全措施。
        5.2政府监管部门对海钓船、渔船、游艇等驾驶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知识培训。印制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安全宣传手册,广泛地在海钓船、渔船、游艇及其驾驶人员中分发派送。
        5.3强制要求海钓船、渔船、游艇等配备足够的、合格的救生衣和救生圈,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以满足海上自救最基本的要求。
        6.结语:
        岛礁救援现场的环境和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救援人员需迅速对现场的环境和情况作出充分的评估和判断,制定相应的对策展开救援行动。因此,在日常的训练科目中应当加强利用陌生岛礁开展岛礁救援训练,积累救援经验,提升救援能力,才能在岛礁救援的任务中既能确保自身的安全又能保障救援任务能够顺利的完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