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63619910313XXXX
摘要:城市测绘实践中地理信息系统地运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运用来说,能够为建筑规划建设和轨道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此,本文就城市测绘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展开分析。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测绘;运用
1.城市测绘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意义
第一,优化了地图制作流程。引入GIS技术,方便地图的获取,增加现势性,有效缩短了地图的制作时间,降低了资料存储费用。第二,便于数据信息的查询与检索。第三,能够快速获得各类信息,为城市规划提供多种方案。4)GIS技术地运用,提高了城市规划的分析能力,增强了和公众以及非专业人员的交流与沟通。第五,提高了城市测绘服务质量,有效短了工作时间,比如建设申请等。总的来说,GIS技术地运用,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城市测绘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2.1技术地运用方案
规划设计工作流程:第一,对规划区域,利用无人机摄影技术,开展倾斜摄影,获得地面分辨率为5cm的影像,构建实景三维模型。第二,对获得的BIM模型数据以及GIS数据进行融合,存储到三维可视化平台,实现对轨道交通规划线路周围地理信息的有效利用。第三,基于规划信息系统,为交通线路的选择,提供指标分析和站点合理性分析等的支撑。引入GIS技术和BIM技术等,有效解决了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空间冲突问题和线路设计质量问题等,弥补了二维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不足之处。
2.2规划选线
基于搭建的3DGIS系统,利用倾斜实景三维模型大场景,加载反映当前情况的地理信息数据,即POI和建筑矢量面数据以及地下管线数据等,同BIM模型数据相互结合,实现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把控,对轨道交通线路相应范围内,实施一张图管理,通过微观信息和宏观GIS数据的有机结合,保证线路设计规划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具体运用如下:
第一,道路红线数据。交通网络规划设计,要做好建设所需的预留,实现对用地矛盾的有效控制。规划时,利用倾斜摄影获得的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利用3DGIS平台,进行道路红线数据的加载,为后期工作提供支持,比如数据查询以及规划控制用地指标的分析。第二,POI数据。利用POI数据,可以获得房产小区和超市等属性资料,能够全面反映当前的情况,为后期的分析查询提供基础,辅助线路设计和出站口设置,保证规划设计的合理性。第三,建筑矢量面数据。规划时,要做好经济性的把控。这需要利用建筑矢量数据,比如建筑面积和名称等,获得关于拆迁分析的数据。第四,地下管线数据。开展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既要做好地上部分的设计,还需要反映并且分析地下部分。基于GIS平台,进行地下管线三维模型的加载,可以清晰地展现各类管线的走向和分部,比如给水管道等,通过查询相关属性,实现对线路和管线冲突问题的避免,实现线路地上地下一体化综合分析。第五,BIM模型数据。按照轨道交通设计图纸,构建地铁站内部的BIM模型,进而展现管线排布情况和各类有关信息。基于3DGIS平台,通过将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和BIM模型数据的有机融合,全面反映现状与设计协调情况。
3.城市测绘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策略
3.1GIS空间分析和规划决策
第一,确定问题。细化和分解决策目标,进行所需的环境数据收集整理。
第二,选择准则。选择准则的原则具体为,最大程度上反映实际情况;尽量简洁,方便决策的简化。第三,确定选项,即参加评价的选项;确定权重。第四,决策和敏感度分析。
利用GIS软件的功能模块,比如ArcGIS空间分析功能模块,进行数据空间分析,通过表面分析和重分类等,获得相关信息。
3.2数字航摄和遥感影像服务
从城市规划建设实际来说,要结合当前城市发展问题,比如土地开发速度快等,分析面临的问题,比如耕地少和环境退化等。这需要获取相应的地理空间信息,掌握土地资源现状。传统的调查方法,难以达到快速调查的要求,而且数量大、标准不一,数据信息的质量水平不高。引入数字航摄、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地理信息的调查和监测,能够及时获得动态化数据信息。城市规划和管理中,数字航摄以及遥感技术地运用日益广泛,能够提供可视化服务,例如背景地图以及三维景观模型等。根据监测结果,对规划实施的情况进行检查,能够快速定位非法建设用地等,在城市规划动态化监管以及城市测绘更新等方面运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3空间信息可视化和景观仿真
从城市规划的研究角度来说,空间信息可视化为研究的热点,主要围绕科学计算可视化。传统的规划模式下,使用二维平面图纸或者三维模型,进行城市空间和规划设计意图等的表达,难以达到全面展现的效果。基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空间信息可视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测绘领域,运用三维规划方案审批辅助决策系统,能够为高层决策者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支持,便于非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规划设计方案的核心理念。可视化表达越贴近真实,越有利于规划师、公众的沟通。利用三维可视化,能够为不同的主体提供服务,比如管理人员和规划设计人员等,以真实城市为背景,通过对规划方案中的建筑以及环境,开展三维仿真建模,使得相关主体可通过模型,实现对单个物体以及整个场景的精准分析。利用城市空间数据库,实现准确快速高效的互动编辑,能够更好地进行互动展示和成果输出,为各类项目的规划以及设计等工作开展,提供三维可视化技术支持。目前来说,可为城市规划提供支持的三维可视化软件比较多,比如三维规划方案审批系统,具有快速三维建模功能和规划信息查询功能以及多方案对比功能等,提高了规划方案的展现效果。
3.4规划管理信息业务服务
按照城市规划体系划分,规划业务包括编制与管理。从日常业务来说,涉及规划编制成果的管理,以及建设申请的审批等。各类业务的开展,都需要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引入GIS技术,实现其和规划管理业务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能够提高规划业务数据的管理水平,便于数据信息的管理,发挥着空间数据库的功能作用,规划实施环节能够实现地理数据信息的采集,同时具有空间查询功能和属性查询功能等。
3.5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规划模型的结合
从城市测绘实践来说,将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规划模型相互结合,能够模拟远景发展设想方案,并且将模拟结果,通过专题图的形式显示,方便决策人员理解以及判断。利用GIS技术,能够实现对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高效预测,可为人口估算和经济增长趋势分析,提供相应的支持。构建空间模型,进行空间分布的模拟分析,对模型结果开展评价实现预测分析。目前来说,常用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主要包括一般引力模型和一般潜能模型等,借助GIS技术,发挥其空间数据管理优势和属性数据管理优势,实现数据共享,能够降低数据收集以及更新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廖木生.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9,(2).161-163.
[2] 倪元龙,杨鲁.地理信息系统中测量数据的管理探究[J].山西建筑,2019,(4).212-213.
[3] 何炜,毕静霞.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9).223-224.
[4] 陈菲.基础测绘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影响及应用策略[J].科学技术创新,2018,(3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