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三业成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要保证项目施工的总体质量,就要以严谨态度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措施的正常有效运作,统筹兼顾施工过程中设计、原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管理、施工环境等涉及方面,及时干预,促进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安全、经济效益发展。质量管理有缺陷,工程质量控制不到位,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施工工期的拖延,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有效解决质量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工程技术水平也要随之增长,合理科学安排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有效开展,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工程整体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工程各项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质量管理直接影响项目整体质量,关系到整个项目进程与施工周期,更影响着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不断探究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措施,不断完善,提高监管力度,从而有效保证项目质量。
1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
1.1工程质量的概念
工程质量的概念不单单指工程施工主体质量,还涵盖了整体施工环节的工作质量,这一环节就牵涉到了工程施工主要的参与者。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工程设计单位、现场施工环境以及人员素质等,对这些环节的监督管理,就是从细节工作中控制质量管理,基于建筑施工项目周期长的特性,施工质量的管理应包含整体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主体的耐久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
1.2工程经济性
经济性就是工程施工消耗所有的成本,要合理控制在最佳状态,这一环节的把控主要在于工程设计、实际施工过程,通过对施工整体各个环节的严密把控,拒绝不必要的浪费,减少经济损失,最终通过专业的对比与分析,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整体成本支出,不仅能够保证工程主体按照要求交付,而且成本控制与整体价值有较高的经济性。
1.3工程安全性
安全性就是指工程在施工全过程或者使用中,充分确保工程的安全性,不会对在场人员人身造成伤害以及环境的破坏。安全性的检测主要体现在是否根据设计以及工程质量标准进行施工、材料的使用标准、施工技术的科学性等因素,有完善的标准执行,达到工程安全性标准。
1.4工程建筑的耐久性
建筑的耐久性是指工程在规定条件下最大限度满足使用年限的要求。建筑的使用寿命周期都有合理的范畴,基于建筑施工材料的影响,外界环境以及使用强度等多方面因素,通过严格的执行,力求达到建筑的最大耐久性,达到建筑的最大使用周期。
1.5工程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不同地域环境对建筑的使用要求都有所差异,要与本区域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统一协调,保证建筑的有效使用价值,促使建筑本身发挥基本作用同时,带来更大的经济和文化效益。
1.6工程可靠性
可靠性主要指的是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其应具备的功能,比如抗击地震、防水防风的性能,工程验收遵循严格指标执行,实际使用过程中才能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保证建筑的使用价值。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现有问题
参与单位及人员的复杂性致使管理难度加大。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涉项目众多,参与人员复杂多样,人员的配备、材料的使用以及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每个环节都需要科学的管理,这就造成了管理监督的难度。如果某个环节管理上出现疏忽,就会造成这一环节的问题出现,造成施工项目质量受到影响,如果这一环节出现的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解决,那么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势必会造成严重影响。
项目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因外界因素影响发生变化。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计划是控制工程有效推进的主要标准,然而在实施过程当中,如果施工主体单位责任意识不足,控制力度不到位,干预能力不强,极易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计划的中断,不能有效实施,如果主体单位不能有效解决当前出现问题,会造成问题的拖延或者延伸出其他问题的出现,使得目标的实现出现偏差。
监督管理过程需要完善的监督体系进行有效指导,根据我国现有监督体制现状,漏洞仍然存在。法制建设不健全,不能依法有效管理,执行力度不到位,不能有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造成出现问题事实真相不能及时披露,掩盖真相的后果就是质量安全问题的频发发生。监管体系的完善是及时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如果出现执行体系不能适应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监管作用,将极大影响整个施工环节与结果。
3如何推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策略
落实岗位职责制度,确保参与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从个人岗位抓起,提升个人责任意识,确保施工质量。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出现问题也能迅速找到责任人,不会出现推诿现象,一环扣一环,确保施工整体施工效率的提升,也能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加深对责任制度的认知,时刻牢记职业道德,确保岗位责任制的顺利开展。
科学合理制定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办法,质量管理办法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执行标准,所以在制定方案中要全面认真探查施工现场,严格把控施工中每一个需要检验的项目,再通过汇总检验,不断改进,确保施工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建立长效监理与验收机制,确保施工项目每个阶段能顺利完成并参与验收,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完善着阶段性施工管理成效,对建筑施工整个项目是重要的监管环节。监理单位人员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管理,确保过程不出差错,同时也能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质量,工程施工完成,做最后的验收,完善整体质量工作。监管过程中认真核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资料数据和合同,确保每个环节真实有效,确保施工质量。
4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施工单位整体水平的体现,在实际工程建设当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学习先进的管理办法,提升管理模式的科学有效性,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提高,同时也促进施工单位管理水平、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对于提升建筑质量本身具有有效作用,同时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与提升也有重要作用,最终建筑行业在自我提升和促进建筑工程行业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对于施工工程质量的保证有重要意义,杜绝劣质产品的使用,不合格技术影响整个项目质量,管理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保证施工整体质量。施工质量的提升,侧面反映出技术的成熟,施工整体管理的提高,对于企业本身在行业地位提升有巨大促进作用,同时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关乎建筑工程质量,是保障建筑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关乎着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建筑行业的长久发展有重要的基础作用。现阶段,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项目质量管理要求更为苛刻,从项目设计、施工阶段以及最后的验收,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控,确保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建设过程的责任落实,验收环节的实事求是,都是促进工程质量的有效方式,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严格要求,不断创新质量管理,才能有效保证建筑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冰远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6):192-193.
[2] 朱富康.关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7):43-44.